這幾年,有許多報道和分析談及中國紡織服裝制造業的遷移,高端制造業回流美國,低端制造業轉向成本更低廉的東南亞。但將工廠搬遷至東南亞,真的能挽救微薄的利潤嗎?
*近,某位開服裝廠的人講了這樣一個案例:
某跨國服裝M集團,旗下有很多產品線,其中的一條產品線的制造工廠在中國一南方城市。該公司位于全世界的銷售訂單都匯集到這家制造工廠,生意相當紅火。該跨國集團有一個部門(A部門),專門研究世界各地的比較成本,然后決定廠址遷移等事宜。
A部門考察了位于中國南方的這家工廠,認為其人力成本在這些年里逐步上升,已經沒有比較優勢了,建議將工廠遷移到其它地方。它又考察了東南亞某個國家(P國),發現這里的人力成本遠遠低于中國,而且這里有港口,運輸非常便利。*有利的是,這里恰好有一家原料工廠,面料質量也不錯,也就是說遷移過來的新工廠可以就地采購。
A部門的考察結論就是,這里是天然適合取代中國工廠的地方。*后總部拍板,在P國建立了新工廠,并且在新工廠建立的當年就關閉了中國工廠,企業SAP系統自動將全世界的銷售訂單都轉到了P國新工廠。
然后,悲劇開始了......
新工廠采購人員突然發現,那家面料工廠(規模較小)早已經和M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簽訂了獨家采購協議,新工廠在本地采購不了任何面料。沒辦法,只好緊急恢復原中國工廠的采購部門,從原有供應商那里采購原料,然后出口至P國新工廠。
成集裝箱的原料發到了P國港口,發現那里的港口裝卸以及報關手續繁瑣且效率低下,原料都堆積在港口;同樣的,工廠好不容易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在港口堆積,出不了關!位于世界各地的銷售叫苦連天,成天被客戶催貨?,F在悲劇還在繼續,不知道什么時候熬出頭......
鞏固制造業地位,取決于本土企業的崛起
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來自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并不多,主要是來自港澳臺的投資。在改革開發整個階段,中國一直堅持的是基礎設施投資,大約在2000年以后,也就是改革開放20年以后,跨國企業才開始真正大規模進入中國。也就是說,大規模的產業,除了需要目的地具備充足的人力資源外,還要具備完備的基礎設施。否則的話,都是深不見底的坑。
要鞏固中國制造業的地位,從根本上說,一定取決于本土制造企業的崛起。大型跨國企業在中國開辦的工廠,本質上說,是其產業鏈的一部分,這些工廠,要么缺乏技術研發能力,要么市場和技術兩頭在外,經營權又不在自己手中,工廠被轉移,也就是跨國公司總部一句話的事情,毫無辦法。從長遠的看,這一類型的工廠,是肯定要關閉的,是必然的,阻擋不了的。跨國企業對中國制造業的鯰魚效應,隨著中國本土制造業的興起,已經變得可有可無。
很多人擔心美國的制造業回歸,他們看到了美國更便宜的地價、電價或者其它有利的因素,卻很容易忽視一個更根本的因素,那就是“人”。在美國,傳統制造業工廠中,很難看到精干的年輕人,多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
如果中美打貿易戰,在*開始的幾年,美國或許會讓中國傷痕累累,但美國本土的制造業卻不能從中獲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花了巨大代價傷了中國的制造業,然后還得多花一筆錢,從其它國外產地進口。
畢竟,即使很多人支持有“反全球化”言論的特朗普,但在買東西的時候,*終還是選擇了購買性價比高的產品,而這些商品很可能90%都來自于中國。
中國在貿易戰中的一系列打擊中恢復過來,一定要依靠本土的制造企業。中興被美國人卡了脖子,但從國家層面看,這樣的企業表面上風光,實際上是我們隱藏的弱點,越早暴露越好,中興倒下去,其市場份額會被華為這樣的企業接手,從而使其更加強大。
產業鏈轉移并非易事,本土制造業轉型升級是關鍵
產業鏈從中國遷移出去并不是這么容易的事,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國是國際上僅有擁有聯合國工業分類中悉數工業類別的國家,構成了“類別完全、獨立完好”的工業系統,此外,我國的配套大大優于東南亞國家。
舉個例子--越南,我們國內的很多企業家也發現了,去越南考察的人是很多,但是真正去投資建廠的卻很少。為什么?你看得見的成本比如人工水電確實是比國內少,但看不見的隱性成本可能是一個深坑!
早早在越南投資建廠的日本企業和中國臺灣企業,也已不再在越南開設工廠,轉而將投資放在房地產和農業。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說明了市場風向。
我們現在一再強調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驅動力并不完全來自于東南亞所謂的取代“威脅”,目前“Made in China”能夠“占領”世界,未來也還是如此。但國家的政策導向在于促進制造業的發展,特別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大、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畢竟,誰也不想永遠站在“為他人做嫁衣”的那個位置上。
所以,要鞏固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地位,從根本上說,一定取決于中國本土企業的技術升級、品牌升級,向高端制造、精品戰略邁進。
說實話,在目前這個轉型期,一定會死掉一批低端制造業企業,為市場騰出空間,只有在經歷洗牌之后,才留下來真正做產品、做好產品的企業。
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