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魏橋創業集團不過是一個職工不過百人、資產不過百萬元、利稅僅有50多萬元的小油棉加工廠?,F在,則是一家擁有10個生產基地、總資產1756億元,集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于一體的特大型企業,技術裝備居世界一流,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連續18年居全國棉紡織行業首位,是世界上*大的棉紡織企業。
全球棉紡織大王:年收入3590億,他的收入是阿里巴巴的2倍
張士平這位全球*大棉紡織企業的當家人,也隨著魏橋創業集團的驚人發展聲名鵲起,被譽為“中國紡織行業巨人”,充滿了傳奇色彩。
張士平出生在鄒平縣一個叫做魏橋鎮的偏遠鄉村里,父母都是窮苦的普通農民。張士平說過他*早的記憶就是餓肚子,由于是家里的長子,他在初中之后便停止了學業,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1968年,22歲的張士平被下放至山東德州慶云縣勞動。那段為期4個月、在慶云縣拓寬黃河河道的經歷令張士平此生難忘,他認為那時吃盡了“人間之苦”。 去之前張士平從家里帶了兩件襯衣,但是有經驗的工友告訴他,不管穿什么衣服,兩天肯定會被磨爛。張士平索性光著上身挖溝推車,4個月之后,張士平的體重驟降了20斤,卻帶著一次未穿的襯衣回到家,老母親從他的背上完完整整地揭下了一層曬脫了的皮。
后來,他開始進入當地的一家油棉廠工作。直到1981年,張士平因為“能吃苦、*勤勞”被提拔為廠長之前,他度過了十幾年推車工、扛棉工的平淡歲月。
全球棉紡織大王:年收入3590億,他的收入是阿里巴巴的2倍
1989年,我國紡織行業進入低迷時期,紡織企業發展艱難。但張士平認為這正是一個加快自身發展的機遇。對此,魏橋創業集團逆勢而行,果斷決策,投資600萬元上了萬錠棉紡規模。這一舉措看似風險巨大,但是卻為魏橋日后成為世界*大的棉紡織企業奠定了產業基礎。正是這一年,魏橋利稅比1981年多了992萬元,達到了1085萬元。
張士平認為,每一次市場波動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市場地位和發展差距往往在市場低谷時形成。進入20世紀90年代,魏橋創業集團更大膽的擴張之路也拉開了序幕。1994年和1996年分別設立了染織和印染兩個合資公司。與此同時,魏橋還大膽鼓勵高管人員、技術營銷骨干和優秀員工購買股權,在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上實現了大突破。在此后幾年里,企業利稅從1990年的1220萬元猛增到2006年的601105萬元,擁有8個生產基地,并一舉成為世界上*大的棉紡織企業。
全球棉紡織大王:年收入3590億,他的收入是阿里巴巴的2倍
在魏橋,員工滿五年就可以以每平米一千多元(不到當地市場價的一半)買房子(只有使用權)。入托、看病等生活事宜都很方便,水電費只是象征性交一點,員工的歸屬感很強。
魏橋創業集團20余人的高管團隊經常會聚集在一間會議室里面對面交談,這樣的場景已經發生了數十年,從未間斷。張士平說:“我們一直都是把一分錢當一塊錢花。”也把魏橋創業集團打造成為全球*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