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博州始終貫徹“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理念,及時轉變棉花發展思路,把生產重點放在強化優質棉生產基地建設、提高棉花品質、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上,進一步促進棉花增效、農民增收。圍繞棉花生產,堅持以提高棉花種植效益為突破口,采取行政推動、技術服務、示范引導等方式,狠抓田間作業質量和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使全州棉花田間管理質量和生產效益明顯提高,主導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一、采取的措施
㈠狠抓各項實用技術措施到位率,不斷提高棉花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加快建立育、繁、推一體化的棉花良種繁育體系。近年來,博州逐年加大棉花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力度,每年根據氣候狀況和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時確定棉花主栽品種和品種布局意見,增強棉花主栽品種的控制力。每年2-3月,加強棉花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確保全州棉花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以上。每年建立棉花“三圃田”和良種繁育田近6萬畝,建立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近500畝,展示各類品種50余個。二是大力推廣棉花高標準滴灌技術。自2003年,博州在博樂市達勒特鎮建立3000畝棉花膜下滴灌示范區,當年建設,當年受益。通過多年宣傳,目前全州已基本全覆蓋。三是深入實施棉花高產攻關項目。近年來,為全面提高棉花單產,博州每年都實施棉花高產攻關項目,并組織技術力量深入棉花生產一線,按照精準種子、精準播種、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精準化控、精準收獲的要求,從整地播種到收獲進行全程跟蹤技術指導服務,強化棉花增產環節的技術攻關,不斷破解關鍵性技術難題,為棉花產量的提高奠定了技術基礎。全州每年落實棉花150公斤高產攻關面積70萬畝以上,180公斤高產攻關面積5萬畝以上。四是健全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遵循可持續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益控害的綜合防治策略,對棉葉螨、棉蚜蟲、棉鈴蟲,棉花枯萎病、黃萎病等重大病蟲害認真開展“四定一查”和大田普查,定期向縣市農業部門、鄉鎮(場)發布病蟲情報和病蟲動態,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為科學防治病蟲害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針對棉花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大力推廣包衣種子,設置黃板,懸掛殺蟲燈,種植誘集帶、生態帶等化學、物理、生物綜合防治措施,積極建立農業植保專業化機防隊,進一步加大統防統治力度。五是全力做好科技服務工作。每年整合州、縣市、鄉鎮(場)三級農業部門的種子、植保、推廣、土肥專業技術力量,依托農業科技項目的實施,組織下派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全州植棉鄉鎮(場)進行掛牌式蹲點技術服務,形成了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圍繞發展優質高效棉花生產,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結合基層農民對農業新知識的需求熱點,通過組織開展“科技之冬”培訓、“科技大巴扎”、田間地頭現場講解等活動形式,廣泛全面宣傳培訓植棉農戶,農民的科技素質和應用先進技術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㈡認真落實棉花生產各項扶持政策,提高農民發展優質棉花生產的積極性。一是認真落實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政策,確保棉農得實惠。為確保棉花良種補貼政策落實到位,真正讓農民得實惠,博州嚴格執行“一公開”(將享受補貼農戶名單張榜公開)、“三到戶”(政策宣傳到戶,面積登記到戶,補貼足額到戶)、“五不準”(不準調整補貼標準,不準截留、擠占、挪用補貼資金,不準用補貼資金抵扣各種稅費、貸款、欠款,不準無故拖延補貼發放時間,不準在補貼中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的工作原則,確保棉農及時足額享受補貼政策。二是積極開展棉花政策性保險,降低棉花種植風險。近年自然災害頻發重發,給棉花生產帶來不利影響。面對頻發的自然災害,積極穩妥推進種植業政策性保險工作,加快建立農業風險防范機制。2019年全州落實棉花政策性保險面積102萬畝,占棉花播種面積的72%。
㈢示范推廣棉花供給側改革試點,全面提升棉花品質。按照“提質增效、產銷對接、品牌創建、利益共享”的總體思路,以合作社+大戶+軋花企業+紡織企業密切協作為推動,形成訂單式、托管式、社企聯盟制、聯營制等多種管理模式,用棉企業+原棉加工+合作社的利益共同體,2019年在精河縣圍繞3個主栽品種落實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積10萬余畝,主要集中在阿合其農場、大河沿子鎮、托里鎮和八家戶農場4個鄉鎮。建立從品種選育、播種、田管、采摘、儲運、加工、訂單收購環節形成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和規范的操作技術規程。
㈣強化企業帶動加快一二三產融合。依托精河縣是自治區棉花紡織工業“三城七園一中心”的優勢,精河縣以澤匯紡織、惠農棉業2家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聯手,博樂市以恒昌棉業、亞東棉業與合作社合作社利益共享,按照紡織企業+軋花企業+科研及制種企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的聯盟形式,組織合作社與軋花企業簽訂優質種植協議,軋花企業與紡織企業簽訂供銷合同,從棉花“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層層落實利益雙贏訂單合同,通過由軋花企業免費供應優良品種及優質優價等優惠,形成棉花“產、供、銷”一體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裕泰棉業、惠農棉業加快機采棉加工生產線清雜、加濕返潮設備改造,提升機采棉加工技術能力,嚴格加工環節管理,提升加工皮棉品質,生產出符合紡織企業濕度、強度、長度等指標的棉花產品。
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供給側結構改革。目前,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達到1289家;新增家庭農場2家,達到109家;10家合作社吸納和帶動貧困戶78戶。農民合作社在推進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服務、營銷、加工服務能力方面發揮著明顯的示范帶動作用?;炯性诓芬詵|實施棉花供給側結構改革區域。
㈥強化督導與技術服務。精河縣、博樂市相繼成立棉花產業聯盟和社企聯盟技術專家小組、服務督導小組,開展全程技術服務和成果督導,安排專人做好試點企業及周邊棉田的棉花生產管理相關調查記錄工作,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試點企業完成訂單種植、訂單收購、訂單銷售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分階段抓好棉花全生育期技術落實,從播種到軋花各環節技術措施執行、落實、宣傳、培訓等情況進行全程督導服務。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博州通過棉花供給側改革試點工作推進,實現了合作社+大戶+科研機構+軋花企業+紡織企業密切協作,形成了訂單式、托管式、社企聯盟制、聯營制等多種管理模式,推進棉花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㈠解決棉花品種混亂問題。通過示范,開展統一優良品種種植,建立示范基地,種植品種按照“一主兩輔”的用種要求,每個品種均達萬畝以上規模。
㈡解決優質優價問題。通過示范優良品種種植,進行單一品種單軋公檢,企業對于達到“雙29”、“雙30”以上的加工皮棉,每公斤價格上浮0.2-0.8元,實現優質優價的目標,使棉花供給側改革示范區所產的皮棉達到美奧的進口棉標準,在棉花全產業鏈上提高農民、企業的收益,逐步扭轉農民僅僅追求單一高產的思想意識。
㈢創新社企聯盟全產業鏈融合新模式,實現了企農雙贏。由推廣部門與社企聯盟選定推廣棉花單品,供種企業、科研單位提供技術支撐和種子,采取單種、單采、單儲、單加工的方式,生產符合紡織企業對棉花纖維長度、強度、馬值、整齊度、色澤、成熟度要求的優質皮棉,提高棉花品質的一致性,增強了市場優勢競爭力,農民可畝增收50-100元。
㈣實現新型經營主體開展集約化和標準化生產。按照集約化種植模式,對同一品種進行單收、單軋,實行優質優價收購籽棉。建立適宜本地區棉花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形成一套互相支撐、相互促進的棉花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體系與收儲標準。逐步形成了由政府牽頭,棉花企業推動,合作社聯動的單一品種規?;a的格局。
㈤更好的落實享受優質補貼政策。通過試點工作的推動,積極爭取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與質量掛鉤的優惠政策,對試點縣種植300畝以上,對加工后皮棉質量達到“雙29”級(即長度達到29mm以上、斷裂比強度29cN/tex以上、馬克隆值A級3.7-4.2)以上,且可追溯到實際種植者的,落實優質籽棉每公斤0.2元的補貼政策。
三、存在的問題
㈠企農聯結機制不緊密。部分試點企業和農戶的聯結點少,約束力不強,還尚未形成互惠互利緊密聯系的共同體。全州軋花企業較多,競爭激烈時私人企業以略高于試點企業的收購價搶收棉花,影響企農合作的良性運轉。
㈡農業生產融資困難。商業銀行農村網點少,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較高、資金額度有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單個經濟實力不強,有效抵(質)押資產不足,農民貸款擔保體系還未完全建立等等,致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貸款難問題突出,農業發展資金短缺,農業生產物化投入能力有限。
四、對策建議
㈠新技術的研發、宣傳、示范推廣到普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研發和創新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
㈡新品種引進、培育、審定等耗時長、耗資大、競爭強、程序繁瑣。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博州新品種引進和更新的政策和項目傾斜力度。
㈢家庭農場、小微型企業在農業生產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示范帶動作用逐年提升,且不容忽視。建議加大對發展家庭農場、小微型企業的政策扶持和項目傾斜力度。
㈣農民接受新技術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土地流轉并地速度的加快、節水灌溉措施的大面積推廣等使各類合作社應用而生,但經濟實力不強,生產經營籌資出現困難,嚴重影響其發展速度。建議在保證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合作社的直接獎補、財政擔保貼息貸款的支持力度。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50058號 | 青島網監備案號:37021202000115 | 魯ICP備15026196號 | 營業執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