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服飾、家紡等紡織品的使用周期越來越短,廢舊紡織品的處理成了問題。日前,中國工程院發布的《廢舊化纖紡織品資源再生循環技術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紡織品回收利用率不足10%,相比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低,55.8%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產業鏈不成熟。對于通過填埋、焚燒等渠道簡單化處理廢舊紡織品,68.0%的受訪者擔心低溫燃燒會造成大氣污染,55.5%的受訪者指出紡織品難降解,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資源,54.1%的受訪者認為會導致本土資源浪費,化纖原料進口依存度居高不下。提高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52.7%的受訪者建議優化、創新回收和再生技術。
68.0%受訪者擔心焚燒處理紡織品會造成大氣污染
許夢蝶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讀大二,家里有很多廢舊衣物。“很多衣服我去年覺得好看,今年就不喜歡了,放著占空間,一般都是直接扔掉,或者給親戚家的孩子。”許夢蝶說,她身邊人大多都是這樣做的,“大家還沒有較強的舊衣物回收的意識,且對于回收渠道、方法也不是很了解,直接扔掉大概是最簡便、最快捷的方式了。”
“大部分廢舊紡織品其實都被當作一般的垃圾處理了,如填埋、焚燒等。”“廢舊化纖紡織品資源再生循環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秘書長、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告訴記者,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的現狀主要是點狀的回收,不成體系,不夠系統,沒有專業化的分工協同。
調查顯示,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低,55.8%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產業鏈不成熟,53.5%的受訪者指出回收降解技術研發成本過高,企業不愿或無力投資,45.1%的受訪者覺得與廢舊紡織品基數大大增加有關,30.2%的受訪者指出產業相關立法、標準缺失,26.0%的受訪者認為我國化纖紡織品再生方面的基礎研究及創新能力仍相對薄弱,25.9%的受訪者指出行業門檻低,同質化競爭激烈,24.6%的受訪者歸因于回收的廢舊紡織品種類、成分等復雜多樣,19.3%的受訪者指出人們科學回收化纖紡織品意識薄弱。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購置的紡織品數量越來越多,同時生活節奏變快,人們消費理念在改變,紡織品廢置的周期越來越短。但社會各方面沒有達成很好的協作。”王華平認為,從技術方面來說,我國再生纖維技術其實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果進一步成熟,可以完全還原成布料原來的形態。但是,我國的垃圾預處理能力比較弱,垃圾分類做得不到位,廢舊紡織品沒有被作為單獨的項目進行回收,大多都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直接簡單化處理了。國家的支持政策比較少,也不夠連貫,再生項目的優惠政策仍未落實。而且,目前沒有明確的部門去處理循環經濟的問題,這個問題處于各個職能部門的交界地帶。
通過填埋、焚燒等渠道簡單化處理廢舊紡織品,68.0%的受訪者擔心低溫燃燒造成大氣污染,55.5%的受訪者指出紡織品難降解,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資源,54.1%的受訪者認為會導致本土資源浪費,化纖原料進口依存度居高不下,27.9%的受訪者認為會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
王華平指出,用焚燒、填埋等方式處理廢舊紡織品,會造成沉重的資源和環境壓力。他同時表示,越來越沉重的環境壓力也會倒逼社會工業組織和消費者反思相關問題,推動紡織品設計的改變。“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服飾功能的需要,現在的服飾大多是三四種纖維混紡,但是不利于回收過程中的分離、抽取。環境問題使人們開始考慮服飾如何能既時尚又對環境友好,如在設計時就考慮回收問題,采取同質異構的方式既滿足人們所需的服飾功能,又為回收提供便利”。
52.7%受訪者期待優化、創新廢舊紡織品回收和再生技術
提高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調查中,52.7%的受訪者建議優化、創新廢舊紡織品回收和再生技術,43.0%的受訪者建議建設更加完備的回收體系和產業鏈,42.4%的受訪者建議國家加強立法政策和產業標準建設,38.3%的受訪者建議建設廢舊化纖紡織品循環再生產業集聚及示范園區,28.5%的受訪者建議建設廢舊化纖紡織品產學研用創新與展示平臺,24.9%的受訪者建議健全回收品物流運輸體系,17.8%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對群眾的相關宣傳教育。
許夢蝶認為,應該加強廢舊紡織品回收等宣傳教育,向人們普及廢舊紡織品回收的重要性、渠道和方法。其次,應該切實加強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回收渠道。另外,還要完善建立廢舊紡織品流轉的機制,提高回收利用率。
“應使品牌運營商和制造業體系融合,考慮循環利用和再生扶持。比如在專賣店門口設置回收箱,一方面展示服裝,另一方面把回收方式的介紹融合進去,完善循環再生的體系。”王華平認為,應該培養消費者的回收意識,為再生循環經濟的推廣提供社會土壤。讓人們既享受社會發展的便利,又注意社會與自然的融合。
他指出,提高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需要推動社會的協同合作,優化產業鏈。為此,首先應將服裝進行分類,提高廢舊紡織品預處理環節的效率,其次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完善的物流體系支持廢舊紡織品回收,加強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此外,國家政策也要支持新技術的發展,推動專業化公司的涌現。“我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制造業體系,也應該建立起最大的再生循環體系。在這點上我國是有后發優勢的,因為我國廢舊紡織品體量大且產業協同、專業化分工規模效應大”。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0.5%,90后占29.4%,80后占51.5%,70后占14.6%,60后占3.6%。(標題:52.7%受訪者期待創新廢舊紡織品回收再生技術)
?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50058號 | 青島網監備案號:37021202000115 | 魯ICP備15026196號 | 營業執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