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 — 資訊頻道 > 紡織動態 > 正文
從“寸草難生的戈壁荒攤”選址建廠,到形成“紡紗、整經、織布”產業鏈,需要多長時間?
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綜保區)的答案是:2年。
綜保區內的紡企緊抓“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結合阿拉山口緊鄰中亞國家的地域優勢,紡織原料可以搭乘中歐班列直達綜保區內,延伸產業鏈,實現棉紡織產品快速升級發展。
引入龍頭壯大紡織產業
今年10月2日綜保區管委會與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簽訂10億元紡紗織造項目。據了解,該企業股票上市11年,是全國520家、河南省50家重點支持企業之一,此次將以全資子公司為投資主體,在綜保區內投資建設高檔氣流紡項目,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利潤總額2億元以上。
簽約儀式上,該公司董事長魏學柱說:“阿拉山口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節點,有不可替代的陸路口岸,加上綜保區政策的疊加優勢,能為公司原棉供應及國際貿易提供保障,是紡織行業投資的‘聚寶盆’。”
2015年6月初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入駐綜保區成立分公司,經過建廠、設備安裝和人員培訓等前期準備,其分公司在2016年實現4200頭氣流紡項目和5萬錠環錠紡項目的投產運營。經統計,該公司僅2017年以來,累計生產棉紗3701.5噸,出區銷售2975.5噸。
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招商局局長王新春介紹說:“綜保區積極引進的這些龍頭企業,不僅成為綜保區與國際的紐帶,也是紡織產品轉化增值的源泉,同時作為紡織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的載體,在‘一帶一路’倡議紡織產業發展進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先進設備帶來雙贏局面
占地19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整齊陳列著的紡紗設備發出“轟隆隆”的聲響,那是阿拉山口振德醫用紡織有限公司2016年從歐洲陸續引進的C70梳棉機、雙眼帶自調勻整并條機和R60/600頭全自動無痕接頭轉杯紡紗機。公司總經理唐忠明說:“這些新型紡紗設備年生產醫用特種棉紗達8000噸,年銷售額約1.8億元。”紡織設備不僅從過去數量的增長,轉為效率、產量、質量、技術的提高。同時又賦予一度成為“夕陽產業”的傳統紡織業以“朝陽產業”的生命力,帶來雙贏局面!
作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振德醫療集團考慮到要繼續延伸產業鏈,必須引進先進設備。
幾個月前阿拉山口振德醫用紡織有限公司引進248臺高速噴氣織機生產線設備,全部運作起來可年產1億米醫用紗布。“我們在延伸這個項目之前,也是充分考慮阿拉山口市的實際情況。”唐忠明坦言:“阿拉山口市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和新疆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紡織轉型升級的步子邁得很快,所以我們引進一些適合阿拉山口紡織產業的機器,就地化服務,幫助阿拉山口紡織產品實現多樣化,助力綜保區紡織產業轉型。”
目前振德紡織廠已成為國內自動化、信息化“二化融合”管理的現代化專業醫用棉紗樣板工廠,其醫用紗布織造和后續漂白及醫用敷料項目,是綜保區醫用紡紗項目的產業再延伸。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超3億元,可解決當地富余勞動力近300人。
服務成為延伸產業動力
“幸虧你們來得及時,幫忙檢修電路,我們剛接一個訂單,正等著啟動這些設備大干一場呢!”阿拉山口市億利達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我遵對電力維修人員連連道謝。
原來億利達紡織有限公司今年購買200臺大劍桿織布機設備,用于生產襯衣布、夾克布和西裝布料。但最近的一個規格較高的訂單,卻讓洪我遵犯難。當初購買的設備運作100套織布機,電力剛好夠訂單生產所需,眼下需要運作到200套織布機,電力難以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不知該向何處求助的洪我遵,向綜保區企業服務微信群詢問,立刻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阿拉山口電力部門負責人李輝第一時間來到現場,仔細檢查電力設備,并順利解決問題。“我們的設備要是受到電力的限制,生產進度也會受到影響。謝謝你的幫助,這下我們能正常生產,按時交貨。”洪我遵感激地說。
產業鏈的延伸、就地化的服務、產品檔次的提升,無一不是阿拉山口紡織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動力,這也很好地證明就地化服務,最大的好處就是12小時應急處理,24小時解決困難。
阿拉山口市委書記、綜保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狄永江說:“2017年依托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電價、融資、用工等系列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政策,綜保區成功引進億利達9000萬米織布、河南新野30萬錠紡紗、2000噸水刺布等項目,涉及紡紗、整經、織布、衛料等在內的全產業鏈,形成綜保區粗加工、綜保區配套產業區精加工,兩區聯動發展、鏈條完整的產業體系,實現綜保區和企業的雙贏。”引進龍頭企業 強化高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