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 — 資訊頻道 > 紡織動態 > 正文
紡織工業可謂是我國工業化的先導產業,是最大的民生產業和最大的實體經濟部門之一。今天的中國紡織工業,以不同于傳統的制造業,成為涵蓋紡織和服裝、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三大類終端產品制造,及纖維材料制造,紡織服裝機械制造與一體的大紡織工業。近日眾多紡織界大咖共聚“2017中國紡織企業家年會暨中紡企協九屆五次理事會”,表示當前要認清紡織產業發展和行業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在紡織轉型升級、強國建設中研究新形勢,提供新方案。
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曹學軍指出,十八大以來,紡織行業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積極適應和努力應對要素成本上漲,國際需求不振,消費結構升級,國際產業調整等環境變化,加速技術進步,優化產業結構,推進質量品牌建設,實現了行業的平穩發展,為滿足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做出新貢獻。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矛盾的變化,紡織行業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是全要素生產類的提升與要素成本上漲不同步,產業鏈高端掌控能力以完善的紡織制造體系不匹配,品種質量品牌與消費升級的需求不適應,節能環保的進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還有差距。特別是當前,中低端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中高端產品性價比不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展不明顯,主要標志是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平均單價,至2013年以來持續回落,中低端口產品比重大,創新發展動能不足,這也是紡織行業生產增速持續回落,主要出口市場份額下降,質量效益轉型提升不快的主要原因,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化解紡織行業發展矛盾,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建設紡織強國的根本途徑。
“紡織行業作為重要的民生產業,肩負著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紡織服裝產品的重任。”中國紡織工業企業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表示,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紡織行業應不斷提品質、創品牌、增品種,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摒棄低端產品,邁向中高端。他說,“當今提及頻率最高的信息技術應用,如何真正融合到紡織產業里來,是有許多瓶頸需要突破的,這就是需要技術研發者和產業應用,共同去研究、去推動,才有可能真正把信息技術融合到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當中來,能夠為紡織服裝生產力提升真正發揮作用。”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尹援平非常贊同夏令敏的意見,她認為,紡織行業繼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要致力于打造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致力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紗、布、服裝、化纖的產量分別同比增長4.3%、2.3%、0.3%、5.7%;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262.9億美元,同比增長1%;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11883億元,同比增速為7.3%;紡織全行業投資完成額11088億元,同比增長7.3%;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098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利潤總額3195億元,同比增長9.3%。預計全年有望維持目前的增長態勢。
雖今年紡織經濟運行好于預期,但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行業發展還存在著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解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不斷提升行業的創新發展的能力,而管理創新更是紡織行業建設紡織強國的關鍵環節,是軟實力中的硬指標,是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說,當前我國紡織工業正在加速向紡織強國目標邁進,“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必須要克服過去行業粗放式發展過程中積累下的,大量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平衡首先體現在產業結構的不平衡,在滿足人民穿衣蓋被需求的同時,對人民生活中其他紡織品的需求,還遠遠不能滿足。”同時存在區域結構、企業結構、基礎結構、產品結構等不平衡的狀態,不充分主要體現在作為制造業、紡織工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還遠遠不充分,消費者對紡織品和服裝個性化、定制化的要求,體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在新時代,充分滿足消費者對美的需求,是解決不充分的重點,紡織工業是富民產業,但是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還沒有充分發揮精準扶貧的作用。紡織工業是綠色產業,但是在綠色制造的作用還遠遠沒有充分體現。而“行業要解決這些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創新是必然之舉。”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總經理王臻在創新及品牌塑造方面頗有心得,他認為,每一個品牌獨立運營的背后,創意是至關重要的,但也要能夠做好門店渠道的匹配、拓展和升級。他說,“過去鄂爾多斯門店在全國1100多家門店,是同一個品牌,但形象有差異,我們基于4個品牌的戰略和市場定位的不同,把全國上千家渠道分成六個等級、三個類別,來進行優化和匹配,對于渠道進行科學系統的評估,細化制訂每個品牌的渠道策略和規劃,快速地完成了全國渠道體系的重塑。再從每個不同的品牌定位下,大膽地從產品上開始突破傳統的羊絨邊界,不斷進行羊絨和相關品類的延伸,讓它時尚化、系列化,把很多新材料、新技術大膽地應用進來,來展現以羊絨為中心的,千變萬化的時尚生命力。”
未來只有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以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斷創新,打造高品質的綠色產品和個性化服務,用高效率的新零售模式來推動產業創新,推動消費升級,中國紡織工業才會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創新、綠色、個性化服務: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