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據調查,上周以來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市場進口棉紗詢價、成交仍未現起色,C40S及以下支數棉紗交投較清淡,C40S出貨稍好于C32S;外盤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紗交易氣氛更淡,整個進口紗市場陷入深度僵持、進退兩難的境地。整體來看,6月中旬以來巴基斯坦低支賽絡紡紗、C21-32S進口漂白紗等外盤報價逆勢調漲0.02-0.03美元/公斤,其它紗支企穩。業內分析:
一、雖ICE期棉主力合約從87.18美分跌至76美分以下,跌幅超過13%,但印度S-6、J34、MCU5等報價走勢卻與ICE期棉背離,出廠價連續兩周在85-86美分/磅范圍內微幅調整(6月10、11日S-6遠東主港報價87.90-88美分/磅,高于EMOT SM 1-5/32"報價0.20-0.30美分/磅),紗廠紡紗成本、出口和運輸費用穩定。
二、印度盧比、越南盾等貨幣對美元匯率繼續走強,以美元計價的棉花、棉紗CNF(CIF)價格易漲難跌。從技術來看,美元指數中期下落到1月初以來的平行通道下沿96.50獲支撐企穩回升,但美元指數日內接下來仍有回調壓力,關注97.10支撐作用。
三、自5月以來港口棉紗保稅數量持續下滑,C21S、26S、32S等包漂紗及高品質賽絡紡紗供應趨緊,貿易商抗跌情緒重。
據海關統計,4月我國進口棉紗14.10萬噸,環比減少22.73%,同比減少14.35%,如此快速下降引起涉棉涉紗企業、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從一些大型棉紗進口企業、外商、紡企的粗略統計來看,2017年5月我國棉紗進口仍將呈現較明顯回落,或低于12.50萬噸(環比下滑超過12%),其中越南紗雖仍占據我國棉紗進口量第一,遙遙領先于巴基斯坦紗、印度紗,但危機已越來越近,不排除逐漸被印度紗追趕并彎道超車可能,原因如下:
首先,7月1日起印度推行GST法案,其中與棉紡行業相關的GST稅率調整為:棉花及棉紗(5%)、紡織品(5%)、成衣(12%)、絲麻(0%)。業內分析5%的GST(商品和服務稅)將為企業降低成本,鼓勵棉農種植更多的棉花,使印度紡織業在國際市場上重新獲得競爭力,促進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對印度棉紡織業長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其次,隨2016/17年度美棉銷售殆盡,越南紗在配棉、品質穩定性、供貨及時上的難度加大。據USDA月報,2016/17年度越南棉花進口量將達到117.6萬噸,其中65%以上為美棉,但截至6月1日美國2016/17年度棉花凈出口銷售量累計達到328.4萬噸,同比增長63%,6-9月可供中國、越南、印尼、印度等買家選擇的2016/17年度美棉已寥寥無幾,而越南紗廠大多沒有廣積糧的習慣,因此采購印度棉、西非棉等必然導致棉紗品質波動、供貨能力不足。
再次,越南紗價格優勢正逐漸消退,市場接受度下降。自5月中旬以來國產棉紗在儲備棉輪出底價下調、鄭期各合約跳水(CF1709跌幅8.13%)的拉動下進入下滑通道,截止6月中旬前OE紗、普梳紗、高支精梳紗出廠價普遍回落300-500元/噸;而越南紗清關人民幣報價卻穩中略漲,紗價倒掛有所加深。另外近1個多月來印度紗FOB、CNF、CIF報價整體下調0.12-0.15美元/公斤,C21-40S與越南紗的差價由前期的0.20-0.30美元/公斤下滑至0.08-0.15美元/公斤,印度紗逐漸上位。內外盤成交低迷 越南紗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