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 — 資訊頻道 > 紡織動態 > 正文
再過十幾天,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疆的項目就可以開工了。“等天氣暖和一點,過了凍土期就抓緊建設。”3月16日,指著規劃圖,奧美董事長崔金海說,位于新疆昌吉的這個紡織項目計劃年底全面投產。
這是湖北省紡織企業加速走進新疆的一個縮影。
湖北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一帶一路”戰略,去年以孝棉實業為代表的一批湖北紡織龍頭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相繼在新疆投資建設全產業鏈生產基地。
相隔近萬里,一根細細的紗線正串起鄂疆紡織產業鏈。
戈壁灘上起廠房 紡織企業扎堆走進新疆
昌吉州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工業園區,距烏魯木齊不到37公里,奧美的新紡織基地就在那里。“去年3月去考察,6月就定下來了。”作為中國最大醫用敷料產品制造商,崔金海坦言自己還是晚了一步。“應該更早一點在新疆投資建廠,山東、浙江、福建的同行動作比我們快些。”
他介紹,奧美新疆項目占地500畝,1期總投資8億元,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年產能60萬錠。
顯然不只是老崔一個人在新疆紡紗。
作為湖北省最早一批在疆投資的紡織企業,湖北孝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位于博州金三角工業園的基地已投產大半年。“去年10月18日正式投產,當年實現盈利。”孝棉實業董事長孫應安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今年2月的財務報表剛剛出來,達到預期目標。”
孝棉博州項目1期20萬錠已全部投產,擁有10000臺進口氣流紡設備和500臺噴氣織機,已吸納來自漢族、維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員工500多人。
孫應安說,未來兩年博州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高檔紗線60000噸產能,年銷售收入約20億元,可為當地提供2000多個就業崗位。
搶灘新疆,已成為湖北省紡織企業的共同選擇。
目前孝棉實業、奧美醫療等一批湖北紡織骨干企業已相繼在新疆投資生產基地。不久前,愛帝、貓人、凱晨等湖北服裝龍頭企業也已與新疆博州簽下投資協議。
每噸紗成本降一半 “棉花+政策”激發投資熱情
為什么都要去新疆?“我們的紡織業將在未來10年內立于不敗之地。”跟美國同行打了30多年交道,崔金海表示,依托國家戰略部署和新疆原料資源優勢,我國紡織企業完全有能力完成轉型升級,參與全球競爭。
此言不虛。
早在2014年,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棉花主產區之一,新疆就已出臺十項優惠政策加快推進紡織服裝產業;2015年國務院發文明確提出,從財政、金融、運費補貼等方面予以支持,到2020年新疆將要建成國家重要棉紡產業基地、絲綢之路經濟核心區服裝服飾生產基地與出口集散中心。
政策背后是真金白銀。“紡織企業成本主要就是原材料棉花、用電和人工。”崔金海粗略算了一下,如果將公司生產環節全部放在昌吉基地,僅紡織這一個環節,公司每年至少可以節省5000萬元。
孝棉博州項目運營已近半年,孫應安算了一筆細賬。“用電是企業的第二大成本,目前新疆工業用電每度0.35元。”他說,加上其他政策性補貼,新疆基地每噸紗生產成本比內地少一半,這對利潤率本就不高的紡織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新疆紡織服裝企業達到2083家,最近3年棉紡紗錠數量從700萬錠增長到1360萬錠。“再不抓緊,就沒機會了。”崔金海說,新疆紡織產能容量也是有限的,不會無限增加。
兩頭在鄂,中間在疆 紡織大省謀求“微笑曲線”
“微笑曲線”將一條產業鏈分為三個區間,即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營銷與服務,越往兩端,附加值越高。
當前湖北紡織企業的共同選擇就是:兩頭在鄂,中間在疆。
“我們將繼續加大投資,生產規模要做到40萬錠。”孫應安說,未來1年內要從孝感總部派出120名管理和技術人員前往新疆基地。“現在當務之急是員工培訓,集團總經理親自上陣。”
發力新疆基地的背后,孝棉實業有著更為長遠的考慮。
近年來,通過滾動發展,孝棉實業已先后投資8億多元用于智能化改造,對孝感總部的紡紗生產線進行全流程“緊密紡”“賽絡紡”技術升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如果不是技術改造,就熬不過前幾年的困難期。”孫應安直言,在保持現有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孝感總部將重在研發和市場,“用新疆項目賺到的資金迅速提升總部基地的水平和能力。”
無獨有偶。在崔金海的計劃里,未來1年內公司計劃將生產線搬遷至新疆基地,“集團公司注冊地依然還是在湖北,枝江就是我們的總部。”老崔說,枝江總部基地將致力于技術研發和銷售,及高端出口醫用品的生產。
對此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陶輝表示,紡織產業是湖北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以新疆優勢資源作為切入點,湖北省紡織企業積極拓展延伸產業鏈和轉型升級,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戰略選擇。
湖北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當前湖北省部分紡織企業有“走出去”的需求,資源大省新疆也有“引進來”的愿望。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優化配置資源,可實現鄂疆產業合作共贏。一根細紗串起微笑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