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 — 資訊頻道 > 紡織動態 > 正文
智慧型紡織基地、西部時尚之都,能夠想象這些字眼和寧夏銀川聯系在一起嗎?答案是肯定的。3月11日銀川市與中國紡織業協會簽訂“銀川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創建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工作正式全面啟動,同時也標志著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建設正式落戶寧夏銀川,千億元的世界級紡織產業“航母”集群即將啟航。
國家智慧型紡織基地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提出的現代紡織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是增強紡織產品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拓展應用新領域的必由之路,更是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加強的紡織工業發展新格局的內在要求。強化高品質、功能性、智能化產品比重大幅提升,推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業形態快速發展,離不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支撐,必須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制造示范基地,形成3-5個產值達千億元的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
現代紡織產業示范園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二號工程”,也是國家發改委批準建立的全國第一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寧夏作為全球原絨交易集散地和原料基地,年收購交易原絨達12000噸,占全球原絨交易總量的65%以上。并通過保稅區加工貿易出口再進口,免除棉花和部分化纖原料多重稅收。
銀川市長白尚成介紹,發展智慧產業是創新時代背景下銀川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當今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在“互聯網+”創新背景下,現代產業體系正沿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主線演進,最終方向是智能化。近年來,銀川市積極迎接產業智慧化的時代挑戰,大力實施“反梯度”發展戰略,提前謀劃、搶先布局現代紡織、智慧城市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累計投資近千億元,構建“一城四園”的紡織產業發展格局,形成紡紗紡織、羊絨精紡、服裝設計、化纖等業態為一體的現代紡織全產業鏈,年產值近300億元。同時我們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支撐,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嫁接到紡織產業,通過信息(數據)要素投入,改善產業邊際效率,提升勞動生產率,3D掃描裁剪、30秒形成180多個數據、2小時成衣,實現個性化訂制、智能化生產,成就了高端智能紡織產業發展的業界典范,成為銀川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近年來,寧夏培育和引進大型知名紡織企業,不斷延伸羊絨、棉紡、化纖等產業鏈,上游與寧東基地煤化工、石油化工銜接,下游向服裝、家紡等終端產品拓展,打造紡織全產業鏈。預計“十三五”末寧夏現代紡織產業規模將達到近兩千億元、年產值將達700億元。
銀川市率先在恒天如意科技產業城建設中采用“8+1”模式,設立100億元紡織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山東如意集團通過搭建融資平臺,斥資110億元,成功控股日本瑞納、收購法國杉卓、曼之、柯笛碧羅等國際一線輕奢品牌。
銀川副市長郭柏春說,與如意集團有約定,如果在銀川投資,第一,可以大比例配資,服裝可以按1:4配資,其他好的項目按1:7配資。最后如意投資5億,我們投20億,7個項目加在一起,如意投20億,銀川投140億。
“但我有3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全產業鏈。除做紗,還必須做面料、服裝、更要做品牌。第二,必須得有創新?,F在很多的服裝產業都面臨著轉型,很多的商業模式通過電商發生很大的變化,商業模式創新是一個變化。銀川政府提出‘四低一高一創‘,‘四低’指在電、氣、勞動力薪酬成本和培訓成本、土地四項成本上,大幅度降低。‘一高’指最新進的設備。‘一創’指要自主創業的商業模式。”郭柏春說,“紡織服裝是一個‘紅海’,但競爭是激烈的,一定要不停地創新,在模式上突破,用新興技術進行改造,讓成本降下來,利潤才能上來。”
山東如意控股集團執行總裁宇恒星介紹,對于三大園區的建設,有棉紡、化纖、服裝、面料,短期規劃要完成300億元的投資,最終實現產業鏈的先行。從長遠來說,基地依托銀川國家建設智慧型紡織基地的契機和建設智慧城市的契機,從而打造以民營集團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通過雙方精誠合作,優化智慧資源配置,打造“智慧紡織”樣板工程,以創建示范企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建成智慧紡織產業集群,必將實現傳統產業向智慧產業的華麗轉身。
銀川能否如愿成為國家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表率,助推寧夏輕重工業比重趨向合理化及拉動全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我們將拭目以待。銀川打造千億紡織產業“航母”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