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 — 資訊頻道 > 紡織動態 > 正文
2月25-26日兩天是周末,但已63歲的唐一林,并沒閑著。除開會調研、進車間,就是忙著整理手頭的調研材料,修改自己的議案,答應記者的采訪也是一拖再拖。而在這之前的十余天,他更是奔波于江蘇、廣州、泉州、北京等地調研、開會、學習。這兩天,還要與山東大學、省旅游局等機構洽談下一步合作項目。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在其一直研究的生物質石墨烯應用領域,他所帶領的團隊又取得創造性的突破——導電纖維,這將對可穿戴智能服飾、防靜電服裝、軍工服裝、醫療紡織品等商業化應用具有里程碑意義。
說起石墨烯,很多人也許會感到陌生,但對于唐一林來說,他正把這種被預言能改變21世紀的“神奇材料”,從實驗室推向百姓生活。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圣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向總理匯報生物質石墨烯的最新成果,受到總理點贊。
當聽到圣泉所產的石墨烯原料來源是玉米芯之后,李克強總理很感興趣地說:“如果你們能夠在玉米加工方面有新的突破,國家將全力支持!”總理進一步指出,這不僅將減輕財政壓力,還將增加農民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對于總理的囑托,唐一林一直記在心上。
“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如果沒有農民的富裕,就沒有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唐一林說,圣泉集團幾十年做的一件事,就是增加農業產業轉化,提高農村植物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讓農民增收致富。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我國每年以植物秸稈為主的生物質總量達8億噸。但綜合利用率特別是高附加值利用是個老大難問題,秸稈焚燒更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唐一林就提出《大力發展農業高科技產業,積極扶持生物基纖維材料發展提高農業收入的建議》,在對植物秸稈的“吃干榨盡”上,他帶領的圣泉集團做了大量艱苦卓絕的探索。
除纖維素乙醇、木質素、木糖、阿拉伯糖等系列產品外,他們運用全球唯一的“基團配位組裝法”生產工藝生產出了生物質石墨烯新材料。而這些原材料都是農村植物秸稈。30多年來圣泉一直專注于把我國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競爭優勢,在植物秸稈的開發、研制和綜合利用方面走出一條對全球有示范意義的成功道路,成為全球生物質新材料與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引領者。
而這一系列成功的背后源于他“實業報國”的抱負。在唐一林看來,企業是少數人實現人生價值與多數人謀生勞作的合作體,也是創業報國的“永動機”。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的農村小伙已變成萬眾矚目的商界傳奇,但他仍如往常一樣出入車間、外出談判、四處調研,處處踐行著自己的信念。
“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寄望咱們山東能夠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這一點與我們所從事的產業不謀而合。”唐一林介紹說,企業從傳統化工向高科技新材料轉型,先后推出“神舟”飛船返回艙外層保溫材料、高端電子樹脂、“生物質石墨烯”、“內暖圣養功能服飾”等顛覆性新材料,并逐步完善產業鏈,帶領大家增收致富。
4年履職,為國家發展竭智,為民生福祉奔走,唐一林桌子上擺放著七八本記錄本,翻開看密密麻麻寫滿的他的調研報告。從城市到鄉村,從田間地頭到工廠車間,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聽心聲,才能發出“兩會好聲音”。2013年唐一林提出的《關于加快纖維素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緩解霧霾天氣發生的建議》被列為重點議案。2014年、2015年、2016年“兩會”上,唐一林提的幾個建議都與綠色循環經濟有關。積極扶持以農村植物秸稈為原材料的植物纖維產業發展、推進節能建筑進程、克服白色污染等建議,得到眾多代表的贊同和媒體的關注。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唐一林帶來“協調構建產業鏈促進石墨烯應用開發,加快產業創新發展”、“全力推進綠色公路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新三板市場”、“加強有機肥監管”等6份建議,繼續傳遞創新、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
“人大代表的身份不只是一種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多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事兒,才能對得起人民賦予的這份權利。”唐一林說,他將竭盡所能表達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