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專稿】一、生產、進出口、效益平穩增長,PMI連續回升,經濟顯緩慢復蘇跡象。
1、從生產數平穩增長,1-7月紗、布、化纖生產均保持8.5%的平穩增幅,大企業生產恢復狀況明顯好于中小企業。
2、出口呈恢復性增長,出口市場和產品結構有所變化。7月份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比、環比分達15.8%和14.9%。從出口市場結構看,對東盟市場增長強勁,對歐美市場呈恢復性增長,對日出口有所回落。從出口產品看,面料出口平穩,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其中7月份增速達24.1%,明顯高于其他產品增速,紗線、服裝增速分別僅9.4%和12%。而進口棉紗線持續高速增長,7月份同比增長45.5%,且是出口量的4.5倍。
3、效益穩步回升,魏橋利潤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紡織行業實現利潤1351億元,同比增長16.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8.5個百分點。上半年魏橋實現利潤2.62億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毛利率達8.98%,同比上升3.54個百分點。
從上述變化情況可以看出,我國棉紗線、服裝出口競爭優勢逐漸下降,面料加工水平仍具有一定競爭力。從棉紗進口情況看,目前來源國不僅是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奮起直追,7月份進口印度紗量已超過巴紗。從7月份越南和孟加拉紡織服裝進出口情況看,7月份越南紡織服裝出口96億,面輔料進口76億,增速分別達16.3%和18.2%;孟加拉國7月梭織和針織服裝出口增速分別達27.08%和25.27%,反映出南亞地區服裝出口明顯上升,但對我國面輔料需求也明顯增加。
4、PMI指數連續回升。據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來,我國制造業PMI指數持續保持50%分界點上方運行,8月份上升至51%,其中新訂單指數52.4%,均為今年來最高值,表明經濟、市場需求開始呈緩慢回升態勢。
5、油價支撐化纖價穩,棉價雙雙小跌,內外棉價差維持4000-5000元。
上周“化武”加劇敘的緊張局勢,自7月份油價突破百美元以來,并持續在百美元上方運行,上周最高達110美元,為15個月來的最高點。在高油價支撐下,滌綸短纖止跌回穩,目前基本穩定在10300元左右/噸。粘膠短纖在13000元左右弱市盤整。
棉花市場受全球性棉花庫存增加和我國拋儲結束,棉價繼續低位整理。紐約期棉在83-84美分/磅區間盤整,cotlookA指數穩定在89美分左右,國內現貨棉價繼續維持有價無貨陰跌的19150元/噸左右,國內棉價與進口棉折口岸價14000-15000元/噸相比,價差仍維持在4000-5000元的水平,約當于生產1噸32支紗的工費成本。
二、棉花新政備受關注,新棉收儲仍在準備之中。
1、下周開始,棉花將執行新的棉花標準和計價方法。新的棉花標準將在棉花等級、顏色、長度、長度整齊度、馬克隆值、斷裂強度、軋花質量、異性纖維含量等方面加強檢驗,同時棉價也在這幾個方面由原來等級差價率改為各項目差額計價,計價方法也相對原差價率復雜。
2、棉花新政“直補”、“收儲”仍在爭議中,紡織聯合會稱爭議逐步向“直補”政策靠近,棉花協會稱今年“收儲”仍將繼續。筆者認為不能全盤否認“收儲”和“拋儲”,他們在一定時期在保護棉農利益和滿足紡織企業用棉需求方面級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國的棉花流通體制確需改革,建立相適應的長效機制,應在保護棉農利益,內外市場接軌和平衡涉棉企業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功夫。
三、本年度棉花拋儲基本結束,本次拋儲時間長,數量大,但因價格明顯高于國際棉價,國內棉花質量相對較差以及資金緊張,紡企競拍謹慎,成交相對較低。
1、7月31日,本年度棉花拋儲結束。從1月14日至7月31日,全國累計成交372萬噸,投入成交比24.7%,不足1/4。成交量占當年收儲總量的57%左右,其中國產棉276.57萬噸,進口棉95.56萬噸。
2、本年度競拍成交前五位的地區依次為:山東成交92.24萬噸,占24.8%;江蘇成交67.5萬噸,占18.1%;河南成交57.39萬噸,占15.4%;湖北成交28.93萬噸,占7.8%,浙江成交21.35萬噸,占5.7%。
3、在全國1100余家成交企業中,山東魏橋股份成交最多,達25.38萬噸,占全國成交總量的6.8%,超過浙江省的總量。另外百隆東方股份5.37萬噸、河南新野紡織股份4.9萬噸、新疆六孚紡織3.39萬噸,山東岱銀紡織3.29萬噸、浙江華孚色紡3.23萬噸、河北宏潤新型面料3.07萬噸、江陰市天華紗業2.72萬噸、山東如意科技2.55萬噸和焦作海華紡織2.48萬噸等。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