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專稿】2010/11棉花年度注定在棉花行情史上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歷史時刻。因為它前半程“神馬”行空,乘“浮云”,沖“新高”,給力行情;后半程則又“蛟龍”入海,駕“銀河”,跌“淵底”,打壓棉價。這跌宕起伏猶如“過山車”似的棉花行情,攪得棉市周天寒徹,擾得涉棉人士大跌眼鏡。
2010/11棉花年度從全程統計數據上看,年度初與年度末相比,棉價是小幅升漲的態勢。例如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由2010年8月31日年度初的18005元/噸,至2011年8月31日年度末的19307元/噸,12個月累計升漲了1302元/噸,漲幅為7.23%。(參見:表一和圖一)
同期,國外棉價也是小幅升漲的態勢。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累計升漲了21.40美分/磅,漲幅為22.72%。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累計升漲了31.30美分/磅,漲幅為32.03%。(參見:表一和圖二)
可以看出,2010/11棉花年度,外盤棉花價格的漲幅要大于國內棉花價格的漲幅,而我國進口棉花價格的漲幅又大于外盤棉花價格的漲幅。
表一 原棉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美分/磅 |
日期 項目 |
CCindex328 |
漲跌 |
CotlookA(FE) |
漲跌 |
FCindexM |
漲跌 |
12/31/2009 |
14873 |
13 |
78.45 |
0 |
82.18 |
0.23 |
08/31/2010 |
18005 |
-13 |
94.20 |
0.20 |
97.73 |
1.15 |
10/29/2010 |
26760 |
436 |
141.50 |
-0.60 |
146.53 |
-0.88 |
11/11/2010 |
31302 |
441 |
168.40 |
-4.00 |
170.47 |
-3.23 |
11/30/2010 |
26248 |
-41 |
146.75 |
3.40 |
150.58 |
2.39 |
12/31/2010 |
27508 |
5 |
171.95 |
2.90 |
172.21 |
0.62 |
02/28/2011 |
30313 |
15 |
216.30 |
7 |
212.79 |
2.79 |
前半程漲、跌總量 |
|
12308 |
|
122.10 |
|
115.06 |
±幅度(%) |
|
68.36 |
|
129.62 |
|
117.73 |
03/01/2011 |
30467 |
154 |
223.30 |
7 |
219 |
6.21 |
03/08/2011 |
31241 |
236 |
243.65 |
0.40 |
241.20 |
1.34 |
03/31/2011 |
30128 |
-207 |
221.95 |
-1.50 |
220.45 |
-0.92 |
04/01/2011 |
30008 |
-120 |
227.75 |
5.80 |
226.27 |
5.82 |
04/07/2011 |
29608 |
-19 |
234.40 |
6.40 |
231.25 |
6.72 |
05/03/2011 |
26638 |
-289 |
182.28 |
0.16 |
173.10 |
0.40 |
06/01/2011 |
24495 |
17 |
182.20 |
3.96 |
168.95 |
4.20 |
07/01/2011 |
23927 |
-129 |
133.55 |
-2.80 |
166.67 |
-6.08 |
08/01/2011 |
19945 |
-178 |
113.80 |
-1.10 |
132.89 |
-0.52 |
08/03/2011 |
19800 |
-86 |
116.50 |
0.50 |
134.81 |
1.20 |
08/17/2011 |
19057 |
-2 |
114.50 |
-0.10 |
129.35 |
-0.38 |
08/31/2011 |
19307 |
60 |
115.60 |
0.50 |
129.03 |
0.46 |
后半程漲、跌總量 |
|
-11006 |
|
-100.70 |
|
-93.76 |
±幅度(%) |
|
-36.31 |
|
-46.56 |
|
-39.36 |
全年度漲、跌總量 |
|
1302 |
|
21.40 |
|
31.30 |
±幅度(%) |
|
7.23 |
|
22.72 |
|
32.03 |
注:為方便數據對比,統一按中國棉花年度(為當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計算。
如果僅從2010/11棉花年度統計表的年度初與年度末相比的數據上看棉花價格,結論是平靜無奇的,但若結合全程的棉花價格統計數字和走勢圖(表一、圖一和圖二)來看其運行過程,卻是風起云涌,跌宕起伏。
一、前半程行情走勢概述
2010/11棉花年度初期(2010年9月~11月中旬)的72個工作日,棉價飆升暴漲。至11月1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扶搖直上”三萬元,升漲至31302元/噸的國內現貨棉價的最高價位(也是本棉花年度的最高價位),飆升暴漲了13297元/噸,漲幅高達73.85%。同期,鄭棉期貨也從18500元/噸漲至34000元/噸,上漲了15500元/噸,漲幅高達83.79%。(參見:表一和圖一)
隨之從2010年11月12日突然開始階段性的回調修正。經14個工作日至12月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急轉速降,“飛流直下”五千元,跌落至26164元/噸,速降了5138元/噸,降幅為16.41%。同期,鄭棉期貨也由34000元/噸左右下降至26000元/噸左右,降幅為25%左右。而同期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從172.40美分/磅下降至143.35美分/磅,下降了29.05美分/磅,降幅為16.85%;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從173.70美分/磅下降至148.19美分/磅,下降了25.51美分/磅,降幅為14.69%。二者的降幅均低于國內現貨棉價下降的降幅。(參見:表一、圖一和圖二)
從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棉價基本是在“高價位運行”中,寬幅震蕩、盤整升漲的走勢。表現不同的是國內現貨棉價升漲走勢較為平緩,而外盤棉價升漲走勢震蕩強烈、寬幅波動。這三個月中,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累計上漲了4065元/噸,漲幅為15.49%;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累計升漲了69.55美分/磅,漲幅為47.39%;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累計升漲了62.21美分/磅,漲幅為41.31%。(參見:表二)
表二 棉花價格漲、跌幅度一覽表 |
單位:元/噸、美分/磅 |
日期 項目 |
CCindex328 |
漲跌 |
CotlookA(FE) |
漲跌 |
FCindexM |
漲跌 |
11/30/2010 |
26248 |
-41 |
146.75 |
3.40 |
150.58 |
2.39 |
12/31/2010 |
27508 |
5 |
171.95 |
2.90 |
172.21 |
0.62 |
01/31/2011 |
28682 |
20 |
193.25 |
-4.25 |
190.97 |
0 |
02/28/2011 |
30313 |
15 |
216.30 |
7 |
212.79 |
2.79 |
漲、跌總量 |
|
4065 |
|
69.55 |
|
62.21 |
±幅度(%) |
|
15.49 |
|
47.39 |
|
41.31 |
2010/11棉花年度前半程,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累計升漲了12308元/噸,漲幅為68.36%。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累計升漲了122.10美分/磅,漲幅為129.62%。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累計升漲了115.06美分/磅,漲幅為117.73%。(參見:表一、圖一和圖二)
往年都是國內棉價要高于外棉價格,而2010/11棉花年度前半程,則是外棉價格高于國內棉價,且領漲國內棉價,國內外棉花價格的差距曾一度達到6000~7000元/噸。而棉價的“飆升暴漲”,引發棉紡織品的價格也隨之普遍上漲。這不但使得國內的消費需求受到很大抑制,更嚴重的是同時也使得外貿簽單困難重重。其“后遺癥”遺害無窮。
2010/11棉花年度前半程行情回顧,請見拙文《棉花是神馬浮云遮望眼》,此不贅述。
二、后半程行情走勢回顧
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累計下降了11006元/噸,降幅為36.31%。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累計下降了100.70美分/磅,降幅為46.56%。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累計下降了93.76美分/磅,降幅為39.36%。
三者都是在2010年3月8日連續上漲至最高價位后,自3月9日開始連續下跌的疲軟走勢。唯一不同的是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下跌至2011年8月17日后,自8月18日至8月31日,開始了連續微幅上漲的走勢;而同期的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和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則仍是盤整下跌的走勢。
另外,從棉價走勢圖上可以看出,在2011年5月12日至6月24日期間的曲線,是全程唯一相對平緩的盤整走勢,這期間(32個工作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累計僅僅下跌了472元/噸,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累計僅僅下降了29.80美分/磅,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累計僅僅下降了6.59美分/磅。2010/11棉花年度后期,國內、外棉花價差已回落至2000元/噸以內。(參見:表一、圖一和圖二)
(一)自3月中旬棉價開始下跌,前期棉價飆升暴漲帶來的“后遺癥”逐步顯現
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首月3月份的開初六個工作日(3月1日~8日),國內現貨棉價延續二月份的上漲勢頭,連續攀升上漲至3月8日的最高價位31241元/噸后(也是本棉花年度的次高價位),即掉頭向下,進入了連續下降的通道,但降勢平緩,波瀾不驚,緩緩的滑降至月底。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從月初的30467元/噸,盤整至月末的30128元/噸,累計微幅下降了185元/噸,降幅僅為0.61%。雖然降幅不大,但誰也沒有料到,棉價的“高臺跳水”竟然由此起步,連續下降了5個月零7天,直至8月18日方才止跌企穩。
自3月中旬棉價下跌,2010/11新棉花年度前期棉價飆升暴漲帶來的“后遺癥”逐步顯現出來,導致花紗布市場直至2011年8月末都是行情低迷,交易清淡的疲軟態勢。棉花價格由3月份的弱勢盤整走低直至4月份之后的大幅度下跌,使得棉企和棉商存(囤)的棉花價格已經高于當時市價,成了燙手的山芋,賣與不賣陷于兩難的尷尬境地;純棉紗、布庫存積壓增加(7月份部分棉紡織企業庫存積壓的棉紗線數量有三、四個月之多),被迫讓利甩庫,售價大幅下跌,停產、限產的棉紡織企業逐日增加,直至2011年的8月中旬,才開始有所緩解。
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與金融局勢風波迭起、極不平靜,引發全球股市和期市的震蕩起伏,也牽連棉市在震蕩起伏中弱行下跌。
初期,3月11日東方日本大地震與海嘯造成的災情觸目驚心,其引發的7級“核危機”至今還令人憂慮。3月19日西線歐美“十國聯軍”又打著執行聯合國設立“禁飛區決議”的幌子,突然對利比亞實施空中打擊。4月18日標準普爾公司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的前景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導致美元指數大幅上升、美股以及金屬等商品價格大幅下挫,對金融股市形成打擊。
而期間尤以8月5日,標準普爾將美國保持了94年的AAA級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AA+,以及同日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和西班牙又繼6月份希臘之后爆出債務問題為甚。這二大事件一下子拉緊了全球神經,引發對經濟前景及全球經濟或可能進入二次探底的擔憂,市場恐慌情緒加劇并蔓延。8月8日(周一)一開市,即引發全球股市劇烈震蕩下跌及商品市場全面下挫,美股、亞太股市、國內A股普遍出現大幅下跌,原油暴跌、黃金價格不斷創下新高。
再如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就業壓力長期不減;日本經濟已經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財政赤字也進一步上升;一些新興經濟體受緊縮政策的影響,增速也有所放緩;印度棉花放開出口;美國、巴基斯坦等國年度后期惡劣天氣對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影響等等因素,都直接困擾著并延緩了國際經濟復蘇的進程,并牽連棉市走勢的疲軟低迷。
國內方面,如3月25日和4月21日,央行分別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4月6日央行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等舉措,此后接連不斷。央行的金融政策調控壓力,已形成常態,并逐漸傳遞到棉花市場,正在促使國內棉花價格從“畸高”的價位回落至理性的價位上。
山東魏橋自2010年3月14始,至2011年7月16日止,共18次連續下調三、四級皮棉采購價格。此“驚市駭俗”的降價舉措,無疑在實際上配合《收儲預案》,催動、加大了國內“畸高”棉價的下降速度和幅度。
3月30日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顯示了政府建立常態化棉花收儲政策的動向。《收儲預案》對穩定植棉面積,調控棉價,導引棉花行情的走向,維護棉花市場的穩定,保證涉棉產業鏈的良性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收儲預案》還向我們顯示了政府部門要扶持涉棉企業,調控規范棉花市場的決心和信心,以及政府部門對于棉花基本價位的預期和目標。這對棉花后市行情的定位和走向起到了未雨綢繆的作用,而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的走勢,也確實未能偏離收儲價格的“權衡”。
動蕩、“多事”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與金融局勢,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遲遲未見啟動的下游紡織服裝消費需求,阻滯了本年度期間4、5月份傳統紡織旺季的到來,使自3月份開始就疲軟的花紗布市場愈加“雪上加霜”。棉企和棉商停止收購棉花和出售存(囤)的棉花,退市觀望。
(二)2月份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的大幅回落,催化了畸高棉價“后遺癥”的顯露
2月份紡織出口增勢遭遇“春節效應”,紡織品服裝貿易額較1月份大幅回落,出口增長步伐放緩。2月出口104.4億美元,尚不及1月出口額的一半,同比也出現17.4%的下降;進口12.4億美元,較1月環比下降31.5%,同比增長22.1%。當月實現92億美元的順差,較1月大幅回落106億美元。
其中,歐盟、美國、日本、東盟前四大出口市場下降幅度見下表:
二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統計表 |
國別 項目 |
出口金額(億美元) |
增減(+、-) |
備注 |
總額 |
104.40 |
-17.40% |
不到1月出口額的一半。 |
歐盟 |
25.20 |
-15.40% |
|
美國 |
14.80 |
-25.20% |
降幅最大。 |
日本 |
13.40 |
-7.80% |
|
東盟 |
7.20 |
-3.60% |
除2009年下降外,均保持增長。 |
大類出口商品中,雖然紗線仍保持較快的增長,增幅達到35.6%。但紗線出口增長是由數量擴大和價格提升共同推動的,且價格提升是主要的推動因素,當月紗線的出口量、價分別提升9.5%和23.8%(2010.9~2011.2月棉花價格漲幅為68.36%)。盡管出口呈現下降,但大部分商品的出口單價在棉價升漲的拉動下,卻保持小于棉價升幅的漲勢,其中面料提升35%,針織、梭織服裝提升15%。
2月份的出口受阻,導致了3月份國內下游紡織服飾消費需求的低迷疲軟。紗、布交易的清淡,進而引發紗、布庫存的增加(棉紡織廠的紗線平均庫存量已經增加至一個月以上的產量,遠高于往年旺季時的庫存量,且庫存增加速度還在加快。)和讓利求市、降價促銷。庫存積壓增長帶來的資金壓力,既使紡紗企業無款買棉,也使織布企業無錢購紗,就連紡機制造企業也感受到了棉價下降的颯颯冷風,例如已有購買細紗機意向的紡企不再簽約,已經訂購了細紗機的紡企要求延期交貨等。其后果就是棉花價格也在銷勢不旺中一路下滑。
春節過后原是傳統的紡織市場淡季,按老經驗來看,價格調降亦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因為今年春節后至3月8日現貨棉價一直是升漲的走勢,紗布價格也是春節后先上漲,后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企穩的走勢,故而3月份現貨棉價的微幅下降并未引起人們過多的關注。但此時因前期棉價畸高導致的下游紡織服飾企業訂單減少,尤其是長期訂單大量減少的隱憂,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對于2月下旬國內電子盤棉價的一波降價,人們又歸因于國內收縮流動性的金融舉措和國外利比亞政局動蕩致ICE期棉的打壓。當然也就更不會有人能預料到前期“飆升暴漲”的棉價,會從此如破閘的洪水一樣,“一泄”5個月,“滑降”一萬元。
在3月份方顯露出來的畸高棉價“后遺癥”,導致拉動整條涉棉產業鏈的下游紡織服飾產品貿易受挫,并使得下游產業運轉阻滯,這對于花紗布市場的打擊是致命的,也是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行情疲軟、低迷,企業停產、限產、產品滯庫的“癥結”所在。這是市場在釋放前期“畸高棉價”的壓力,也可以說是在釋放“高棉價泡沫”的市場整理行為。
(三)山東某大型紡企連續下調皮棉采購價格,催動加快了棉價下跌的步伐
在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山東某大型紡企自3月14日至7月16日,共18次下調皮棉采購價格,總共合計下調了三級皮棉采購價格10000元/噸,下調了四級皮棉采購價格3700元/噸。其中:三月份3次(《收儲預案》發布前),共下調三級皮棉采購價格1500元/噸;四月份5次,共下調三級皮棉采購價格3000元/噸;五月份3次,共下調三級皮棉采購價格2000元/噸;六月份1次,共下調四級皮棉采購價格500元/噸;七月份6次,共下調三級皮棉采購價格3500元/噸,下調四級皮棉采購價格3200元/噸。
在《收儲預案》發布前后,山東某大型紡企頻頻下調皮棉采購價格,且每次調整后的采購價格,均大大的低于當時的市場現貨價格。這就更加劇了棉花行情的疲軟走勢,催動并壓迫棉價也隨之一次次的大幅下跌,使得棉花交易更加清淡,市場觀望情緒更加濃重。同時也使得棉紡織企業的“去庫存”進程愈加艱難且售紗的虧損額度一再加大,特別是小型棉紡織企業的壓力更大,導致停工、減(限)產企業的數量繼續增加。
特別是七月份連續6次,三、四級皮棉采購價格的交替下調,使得在新老棉花年度交替的過渡期間,已經連續四個多月疲軟下滑的棉花價格,在面臨著農發行收貸“雙結零”的巨大壓力時,再經此番連續“人工操作”下調收購價格的一次又一次強力沖擊后,國內現貨棉價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的走勢,并已經靠近下年度的棉花收儲價格。而現貨棉價的下降,又牽動國內電子盤鄭棉期貨和電子撮合行情的震蕩下降。就連外盤棉花行情也隨之產生了連鎖震蕩的行情。棉價的連續大幅下跌,也使得棉花加工企業(棉商)和棉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一次次的“沖擊”。
(四)新棉收儲價格“權衡”弱勢運行的棉市
在弱勢運行的2010/11棉花年度后半程,消費需求難以提振,再加之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與金融局勢極不平靜的打壓,國內、外棉市行情在震蕩起伏中總體上是弱勢盤整,一路下跌的運行走勢,期間一直未能獲得支撐上行的“能量”。倒是《收儲預案》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先是給涉棉人士吃了“定心丸”,繼而又逐步顯示了“權衡”棉價走向的“標尺”的作用。特別是在有關部門承諾不限量收儲新棉不久,2011年8月26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公布了《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辦法》,更是保證了棉價的穩定和新老棉花年度的順利過渡。
現在不妨通過回顧山東某大型紡企在3月14日至7月16日共18次頻頻下調皮棉采購價格的舉措,略窺其如何在實際上配合《收儲預案》,催動、加大了國內“畸高”棉價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其首先是在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狀況和進行市場分析的前提下,在《收儲預案》發布前,分三次下調三級皮棉采購價格,表露出了輿論“導向”的意圖。接著,是其在《收儲預案》發布后至6月份步步為營的外圍“收縮”戰術。最后,是7月份緊鑼密鼓的三、四級棉價同時下調的“總攻擊”,矛頭直指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總“目標”。
在《收儲預案》的“權衡”之下,8月3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終于下跌至19800元/噸的價位。此后又經10個工作日的小幅盤降,至8月17日跌至本年度的最低價位19057元/噸。自8月18日至31日本年度的最后10個工作日,國內棉價即日日微幅攀升,3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升漲在19307元/噸的價位上,為2010/11棉花年度畫上了一個尚算“滿意”的句號,比較圓滿順暢的交出了“接力棒”。2011年8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先抑后揚,累計下降了816元/噸,降幅為4.06%,是盤整企穩的走勢。
受我國棉市盤整企穩的影響(當然還有諸如美棉出口不佳、惡劣天氣影響棉花產量等其他因素),8月3日,國際棉花價格指數CotlookA(FE)從116.50美分/磅的8月最高價位,盤整下降至31日的115.60美分/磅,僅下降了0.90美分/磅,走勢盤整企穩;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indexM從134.81美分/磅的8月最高價位,盤整下降至31日的129.03美分/磅,下降了5.78美分/磅,也基本是盤整企穩的走勢。
可以說,是新棉收儲價格的“權衡”,在支撐并維持著國內現貨棉價后期相對平穩的弱行走勢。
三、后市走勢
當前,全球經濟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恢復階段,特別是又剛剛經歷了美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和歐債危機發酵蔓延的震動之后,全球經濟面臨著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全面復蘇的前景仍不樂觀。政治、經濟、金融、戰爭、消費、氣候等諸多利空因素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不確定性增加,風險性加大,直接困擾著國際經濟復蘇的進程。
我國的棉紡織產品大部分出口國外,但國內通貨膨脹嚴重、銀根緊縮、人民幣持續升值(2011年6、7、8三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分別為0.2%、0.44%、0.77%,從8月11日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入“6.3時代”。)、出口訂單流失、外貿糾紛頻發、能源和人工成本大幅增加等不利因素,都影響紡織企業接簽外單,將拖累棉紡織行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也不利于棉花市場轉暖,并持續影響國、內外紡織品市場的啟動。
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一切決定于市場!”棉價的回升與良性運行,還得靠終端紡織服飾產品的消費需求來拉升與平衡。2010/11棉花年度棉價的“飆漲暴跌”對整個棉花產業鏈都造成了嚴重沖擊和損,其根源就在于供需失衡。只有供需結構合理,才會實現整個棉花產業鏈的良性運作,棉市行情也才會平穩運行。而本棉花年度的慘痛教訓就在于我們預見性的遲滯和救市措施的乏力。依我國目前的紡織生產能力和棉花產量,每年需進口棉花300萬噸才能基本維持平衡。那么,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數量與時機則是緩解供需缺口的唯一方式,而多渠道、多國別的采購與進口外棉,也是避免外棉炒作價格的有效途徑之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后在把握外盤棉市動態和進口外棉的操作上,確需改進。
市場的經驗之談是“上漲看供給,下跌看消費。”已經疲弱運行了半年之久的花紗布市場,其振作的“動力源”就是下游紡織服飾消費需求的啟動。近期,在紡織品市場消費尚無根本性好轉的形勢下,若無重大事件的爆發,國內棉市還需靠新棉收儲政策對棉價產生的支撐,維持盤整運行的走勢。當然,在經濟一體化的全球市場上,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而不受影響,故而還需關注全球政、經、商、貿等各方的信息,特別是歐元債務危機“發酵”進度、美國的經濟數據如失業率高企動態、產棉國天氣狀況、股市與期棉走勢等等,以便及時判定和把握棉市動態?! ?/p>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