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看見眾人排隊購買漢堡包,就得出中國缺少饅頭的結論。
★中國不缺棉花,缺的是棉花價格的的定價權。
★洋棉花只能是補充,不能成為主流。這是兩個獨立的子系統。
一、“缺口論”是陽謀——中國棉花產量和紡紗用棉量兩者之間的供需波動被明顯的放大了。
“缺口論”流行了多年,一直以為中國真的缺少棉花。
但我的疑問是:棉花生長的六要素:土地,陽光,空氣,水,物資—機械,人(棉農和管理者),咱中國什么也不缺,物流成本和災害性天氣對棉花價格的影響也是在可控范圍內,而且這些經濟要素的價格都不比美國的貴(除了機械化程度比較低)。怎么中國就缺少棉花呢?
中國棉花“缺口論”的始作俑者便是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簡稱USDA)和歐盟農業委員會歐盟棉紡織行業協會(Eurocotton)。許多分析師報告引用他們的數據,作為決策的依據??墒谴蠹覄e忘了,這兩個機構的主要使命就是幫助他們國家的棉農拓展海外市場的,說白了就是幫人賣棉花的。他們的服務對象絕不是中國棉農和中國的紡織企業。
于是,他們想賣多少棉花,他們預測中國棉花的“缺口”就有多大。
一直以來,對美國農業部操縱預測數據,影響商品價格的質疑聲從來沒有中斷過。
一項報告指出,在中國商人采購大宗商品以前,美國農業部的的報告數據基本是看多的,吹噓未來預計的“缺口”有多大等等,鼓勵中國企業大量購買。而一旦中國企業信用證開到,相關商品的價格迅速回落,然后美國農業部再進行數據“修正”。每一次的修正都會使得市場的參與者對未來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產生預期想象,繼而對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都不是美國農業部自己調查研究得出的數據,而是請了很多美國的市場人士提供的二手數據,這些所謂的“市場人士”是干嘛的?還不就是賣棉花的。
本人并非陰謀論者,但是你把歷年美國農業部的“預計-修正”行為配合價格走勢圖看看,你自然會得出很我一樣的疑問和結論。網上有數據,讀者不妨自己上維基百科上去看看或者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類似的針對中國企業的案例很多,不是我想像出來的。
中國擁有棉花產業鏈的四個最大,就是①最大的棉花生產國,②最大的棉紡織生產能力,③最大的棉花消費潛能,④最大的棉花市場潛力。正因為這“四大”特點,會引來無數的資金青睞,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來。
美國人為了石油可以發動戰爭,為了棉花銷售搞點“預計—修正”的數字游戲不足為奇。他們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只要能敲開中國棉花市場的大門,配合國際炒家,哪個數據對他們管用,他們就用斷章取義地采用哪個數據。國際投行“唱多做空“的事情司空見慣。可氣的是國內有些分析師就跟著USAD鸚鵡學舌。
目前,包括棉花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權由歐、美、澳洲等國的產業寡頭和金融寡頭控制著。中國缺乏國際棉花市場的定價權。
受“缺口論”影響以及炒家的瘋狂炒作,棉花價格從2010年的“井噴行情”到2011年的“高臺跳水”。莊家逼倉的手法嫻熟,其結果就是“農民受苦,紗廠受堵,國家受氣”。
看到中央電視臺報道,山東德州農民手中大量積壓大量的棉花沒有賣出去,此刻還在鼓吹“缺口論”者,若非掩耳盜鈴之流,便是別有用心之人。
二、洋棉花只能是補充,不能成為主流。這是兩個獨立的子系統。
中國棉花總體上是供需平衡的,市場自會借助無形之手進行調節。洋棉花對國內棉花市場的沖擊是有限的。這是兩個獨立的子系統,關聯度不大。
但是莊家利用時間差,制造“隔夜效應”,晚上(美國的白天)拉抬美國期貨市場棉花商品的價格,引發第二天國內盤的跟風,這種“圍魏救趙”的手法很古老,但往往很奏效。
2000年以前,中國基本上不進口棉花,洋棉花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2年以后。那時候許多外貿訂單由于使用“三來一補”的方式操作,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區,外商利用采購美國棉花遠期180天信用證的融資優勢,鎖定了價格,同時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還有,洋棉花,主要是美國棉花,雖然其棉纖維的特點并不比我國的新疆棉花有多大的優勢,有些指標甚至還不如我國的新疆棉花,但是由于美國棉花是使用機器采集,“三絲”幾乎沒有,可以用于生產漂白,淺色的面料,一部份國外品牌指定要用美國棉花,這也是造成洋棉花在中國有市場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國家今后大力推廣機器采摘棉花,同時借鑒國外的經驗,對中國棉農實行政策補貼或者逼迫美國消減給美國棉農的補貼,完善中國棉花品質檢測的體系和技術,降低物流的成本,用經濟杠桿調節和政策扶持雙管齊下,同時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和避險功能,中國的棉農賣棉難和紡織廠買棉難的瓶頸就能被突破。
農民兄弟的要求不高,他們不求暴利,穩定的收入就能使得他們主動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從而達到棉花產量和紡紗錠子之間的動態平衡。
隨著人民幣升值,紡織品外銷訂單的比例會逐漸減少,某些品牌服裝對洋棉花的依賴也會逐步減少從而導致進口量也會逐步減少。不遠的將來,中國紡織企業用的棉花幾乎可以不用進口,國產棉花逐步替代大部分的洋棉花指日可待。
由于經濟不景氣,影響消費者購物欲望,紡織品生產受到很大的影響,棉花需求量自然會減少很多。未來幾年,可能庫存棉花會多到農民看著都發愁。
有人打了一個比方,國人兩年不買衣服,衣柜里的衣服也足夠穿了,我說:即使3年棉花不進口。。。天也不會塌下來。。
【本文作者:廣州市愛紗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中國業務部總經理 吳法新 手機:13926571666 QQ:852190803】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