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棉花價格“暴漲”,以及能源和用工成本上漲等嚴峻形勢下,紡織企業積極應對,2010年前11個月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基本平穩,實現了產銷同步增長,虧損企業減少,虧損額大幅下降,效益大幅提升。但因成本增幅明顯,棉花進口縮減,紡織出口價揚量縮,產成品資金有回升,行業間發展不夠平衡。
一、1-11月紡織行業基本運行特點
1.生產、銷售穩步增長,內銷比例進一步提升。1-11月,全國產紗2485.52萬噸,增長14.8%;布604.38億米,增長19.1%;印染布540.65億米,增長12.9%;服裝256.74億件,增長19%;生產化纖2801.4萬噸,增長14.4%等。因棉價帶動紡織品價格上漲,全國紡織工業完成現價產值42761.34億元,同比增長27%,增幅遠大于量的增幅。完成銷售產值41751.03億元,同比增長26.8%。產銷率97.6%,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內銷占81.4%,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比1-8月提高0.2個點。
2.成本、收入同步上升,利潤大幅增長。1-11月,紡織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1678.05億元,同比增長28%;主營業務總成本36588.59億元,同比增長27.3%;毛利5089.47億元,同比增長33.8%;毛利率12.2%,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全行業利潤總額2053.56億元,同比增長54.6%。
從行業看,1-11月,棉紡織及印染行業利潤總額689.11億元,增長62.1%;紡織服裝業558.16億元,增長35.8%;化纖業259.13億元,增長1.2倍;紡織制成品業187.55億元,增長43.9%;針織制品業179.63億元,增長31.1%;毛紡業66.2億元,增長33.8%;絲絹業52.34億元,增長81.8%;紡機紡器業49.43億元,增長1.2倍;麻紡織業12.03億元,增長75.7%。
從地區看,1-11月,利潤總額排列前10位的地區依次為:江蘇446.3億元,同比增長60.9%;山東443.1億元,增長40.4%;浙江425.09億元,增長64.4%;河南132.81億元,增長35.4%;福建126.94億元,增長58.2%;廣東116.9億元,增長63.9%;河北58.21億元,增長25.9%;上海57.71億元,增長64.1%;湖北43.26億元,增長81%;江西37.24億元,增長52.1%。
3.虧損企業減少,虧損額大幅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11月,在55391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中,虧損企業6970戶,虧損面12.6%,虧損企業戶數和虧損面比上年同期分別減少1556戶和下降2.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102.25億元,同比下降29.1%。
4.應收帳款、產成品資金雖略有上升,但占產值比重有所下降,資金使用情況有所好轉。由于在高棉價區間,紡企大多采取快進快出或先打款后生產等措施,以規避資金風險,資金占用情況有所改善。11月末,全行業應收帳款和產成品資金5370.99億元,同比增長10.8%,遠低于產值和收入增速。其中應收賬款3269.22億元,增長14.2%,產成品資金2101.77億元,僅增長5.9%。按年度折算,應收帳款和產成品資金占全年產值比重為11.5%,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其中產成品占4.5%,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應收帳款占7%,同比下降1.8個點。按月度水平折算,應收帳款和產成品資金約相當于1.38個月生產量,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產成品約相當于0.54個月的生產量,同比下降0.11個百分點;應收帳款相當于0.84個月生產量,同比下降0.09個點。
5.棉花進口和紡織品出口大幅增長。2010年全年,我國進口棉花283.93萬噸,同比增長85.9%。2010年全年紡織服裝出口2065.29億美元,同比增長23.6%,同比2008年增長11.5%。其中紡織紗布及制成品出口770.51億美元,同比增長28.4%,同比2008年增長17.8%;服裝出口1294.78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同比2008年增長8.1%。
二、面對棉價巨幅波動,紡企積極應對
前11個月,在棉花價格巨幅波動的情況下,紡織企業積極應對,保持了經濟穩定增長。主要采取如下幾項措施:
一是密切關注信息變化,努力做好棉花儲備。受棉花供需缺口及大量游資炒作等因素影響,今年棉花市場呈現出期、現貨市場,國內、外市場基本同步,行情變化快,波動大,信息反應機制快等特點。面對這一新的形勢,紡企密切關注和分析信息,抓住機遇,為降低原料成本積極做好棉花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