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受原料價格變動,紗線在堅守一段時間后也陸續大幅下調,短期仍然將弱勢整理。
11月32支棉紗先由34500元漲至43000元后又跌回至37000元,即先漲8500元后又下跌6000元,快于棉價跌幅,而且每次下調幅度都在千元左右;30支人棉紗先由29500元漲至36500元后跌回至34000元,即先漲7000元后又下跌2500元;32支純滌紗由19200元漲至25500元后回至20500元,即先漲6300元后又跌5000元。紗線市場觀望濃郁,市場較低迷,仍然面臨繼續下調壓力。由于下游棉紗市場低迷狀況,也加速棉價的下調。
二、11月棉價巨幅波動給囤棉企業帶來諸多不利,但是調整勢在必行
從11月棉市總體運行情況看,近期棉市巨幅波動,應該說借助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出臺對前期瘋漲棉價泡沫的深度調整。
首先基本面不支持過高棉價和爆漲。
從棉花供需平衡情況看,國內供需缺口雖然略擴大,但是不支持如此高的棉價或漲幅。從棉花生產量看,不同機構均有不同預測,大體在640-660萬噸,比上年度降幅2-3%左右;美國農業部預測我國棉花產量約653萬噸,比上年度下降6.2%。從消費量看,預計比上年度增長8%左右,美國農業部預計下降6%,按供需比率框算,棉價應在18000-20000元左右為宜。同時全球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并明顯好于上一年度。據美國農業部11月預測,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生產2509.3萬噸,較上年度增長13.7%,消費2543.5萬噸,較上年度微降1.4%,產需微缺1.5%,上年度缺口率高達14.5%;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11月也預測,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生產2534萬噸,增長16.4%,消費2499萬噸,增長1.6%,產需微余1.4%,上年度缺口11.5%。
從棉價上漲后棉紗線出口情況看,國際市場對高紗價排斥,出口量銳減。據海關資料,2010年10月紗線單月出口20.35萬噸,同比下降4.4%,是2010年以來單月出口連續第2個月下降,而且降幅比上個月擴大1.9個百分點。同時因為棉價持續爆漲,大部分企業只接短、小單,回避長、大單,后序生產將因為訂單減少而受影響。
從成本傳導情況看,棉價上漲推漲紗價,但是織布、針復制、服裝等后序企業接盤困難,這些生產企業不得不壓縮產能,有不少企業被迫停產或半停產。
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看,國家將嚴格控制其快速增長。10月全國CPI同比上漲4.4%,比9月擴大0.8個百分點,價格上漲是主要推手。從結構上看,新漲價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類價格和居住類價格,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0.1%,居住類價格上漲4.9%。衣著類價格同比下降1.3%,縮小CPI增長。這是因為棉價不直接計入消費價格指數,棉價上漲傳導效應還沒體現到衣著消費價格中。若棉價繼續上漲傳導到CPI價格指數體系中,那么全國CPI指數就不是上升4.4的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講,棉價繼續上漲不符合宏觀指標的需要。
二是宏觀調控政策相繼出臺,引導市場逐步回歸平穩。
綜上分析,棉價續漲動能已經基本缺失,短期內棉價將步入震蕩整理:一是棉價上漲的因素前期已基本釋放,后期棉價上漲動能減退;二是宏觀經濟政策對棉價影響逐步增強,對棉價調整仍然將產生較大影響;三是2011年植棉面積有望增加的預期將對年度中后期行情產生一定影響。
在此輪調整過程中,已經給部分企業產生負面影響。據了解,在新疆產棉阿克蘇地區的5000多名溫州棉商,8成棉商已經被套,2010年不賺錢幾乎已經成定局。
經過11月調整,棉價已經構筑起2.5-2.6萬元短期下限,預計短期內棉花弱勢行情難改,近期有望維持在24000-26000元區間內振蕩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