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紡織業利潤恢復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提升。
1.利潤大幅增長,利潤率穩步提升。1-11月全國紡織業實現利潤1331.49億元,同比增長25.4%,這是自去年11月利潤增速下降以來的恢復性大幅增長。其中6-8月同比增長29.1%,9-11月同比增長57.3%。銷售利潤率穩步提升,銷售利潤率由上半年的3.37%穩步提升至6-8月的4.2%、9-11月的4.72%。1-11月產品銷售利潤率平均達4.04%,同比提高0.48個百分點。
從行業細分類看,1-11月棉紡織業實現利潤427.09億元,同比增長15.6%;制成品業131.76億元,增長21.4%;針織業124.65億元,增長24%;服裝業415.88億元,增長21.3%;化纖業113.91億元,增長1.87倍,這是化纖業持續17個月利潤下降的首次增長,且利潤主要來源于粘膠業。
分地區看,利潤總額排序前5位的分別是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福建。1-11月山東利潤總額318.8億元,同比增長7.7%;江蘇271.37億元,增長24.1%;浙江262.33億元,增長25.3%;河南109.44億元,增長26.7%;福建76.38億元,增長42.6%。該5地利潤共計1038.32億元,同比增長19.1%,占全國紡織業利潤總額的78%,比重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
2.存貸款利率下調,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大幅下降。為應對金融危機和擴內需保增長,2008年9月開始央行連續5次調低存貸款利率,1年期貸款利率由7.47%下調至5.31%,累計下調2.16點。貸款利率下調,紡織企業財務費用、利息支出大幅下降。1-11月紡織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5.5%,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2%。
3.虧損面逐步減小,虧損額大幅下降。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和運行質量的提高,虧損企業虧損面逐步減小,虧損額下降明顯。1-11月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面17.69%,同比減少2.7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減少5.77個點。1-11月虧損企業虧損額159.65億元,同比下降23.8%,而上半年還增長18%。
分行業看,虧損較多的仍然集中于棉紡織、服裝、化纖3大行業。1-11月棉紡織業虧損面14.83%,同比下降3.02點;制成品和針織業分別是15.7%和17.69%,下降1.8和1.7點;服裝業20.3%,下降2.5點;化纖業17.6%,下降9.1點。從虧損企業虧損額看,各細分行業虧損額均不同程度減少,其中棉紡織業、服裝業、化纖業虧損額居前3位,降幅也列前3。1-11月棉紡織業虧損企業虧損額51.97億元,同比下降14.2%,占全行虧損額的32.6%;服裝36.31億元,下降8.8%,占22.7%;化纖27.14億元,下降58.2%,占17%;制成品和針織業分別是11.02億元和13.39億元,分別下降6.2%和0.6%。
從地區看,虧損額較大的是江蘇、廣東、浙江等地,廣東虧損面較大,山東虧損額不減反增。1-11月江蘇省虧損企業虧損額29.3億元,同比下降25.1%,虧損面14.2%,下降3.3點%;廣東25.93億元,下降12.5%,虧損面24.1%,下降1.7點;浙江24.37億元,下降12.5%,虧損面18.5%,下降2.6點;上海12.09億元,下降12%,虧損面35%,下降2.8點;遼寧11.94億元,下降59.4%,虧損面23.4%,下降5.1點;山東10.22億元,增加10%,虧損面7.6%,下降0.6點。
4.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同步增長,毛利水平保持平穩。
1-11月全國紡織業主營收入32961.5億元,同比增長10.5%,主營業務成本29156.9億元,同比增長10.1%。由于棉價及原料價格大幅變動,主營成本呈階段性大幅提升。其中上半年主營成本同比僅增長4.3%,6-8月上升至11.4%,9-11月同比增幅達19.3%。在原料價格推動下,紡織產品價格也相應上提,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原料價格暴漲因素,實現成本、收入同步增長,毛利維持平穩。1-11月全行業毛利率11.54%,同比微升0.37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08/09年度棉價波動幅度過大,前期因為金融危機影響棉價大幅下跌,跌至萬元左右的近年來最低點。中期在國儲棉收儲和拋儲的過程中,棉價轉暖回升,棉市趨于穩定,在維護棉農利益的同時,也為各方所能接受。進入新花年度,由于對棉花產能和紡織市場短期快速回升預期不足,未能就進口棉調控早做準備,加上炒作等因素影響,后期尤其是10、11月棉價著實漲得過快過猛,2月漲幅1600元左右,目前15000元/噸左右的棉價水平已經大大超出紡織產品承受的臨界點,棉價高懸,將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一是紡企經濟效益將大受影響。據了解,上述數據還未能真正反映成本變化情況,因為大部分企業高價原料在11月中下旬后才開始陸續投入生產,高價原料成本將在后期才能在帳面上逐步得已體現。加上前期受原料成本推動和經銷商炒作大幅提價后的熱銷紗線近段時期銷售明顯降溫,有的產品價格開始下調,加上電價,鐵路貨運價格上調等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后期紡企效益提升將面臨嚴峻考驗。
二是后序企業成本承受能力更有限。據調查,在前期紗線大幅提價的同時,棉布價格幾乎未漲。一方面面料出口形勢未見好轉跡象,尤其是歐美市場寬幅面料需求持續低迷萎縮;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消費觀念改變和水平降低,中低檔服裝被受這些消費者青睞,因此適合服裝需求的窄幅面料在國內尚有一定市場,而國內服裝企業因為訂單小、短、快、價格低等原因,不接受面料提價,目前面料生產企業大多勉強維持。
三是引發國際棉價大幅上漲,棉花進口成本將大幅提升。隨著第3批國儲棉競拍結束,管理層開始考慮發放棉花進口配額,來遲的棉花進口配額引發國際棉價直線大幅上漲。國際棉價A指數從10月初的63美分/磅左右直線上漲至目前的79美分,折口岸價(1%關稅)由11300元/噸左右上升至13600元/噸(按滑準稅折口岸價達14400元左右),漲幅達27%。因此遲來的棉花進口配額將使棉花進口成本大幅提升。
四是由于配額發放過晚、進口棉需要時間,加上大部分中小型紡企較難分得配額和棉花經營企業囤貨,近期棉價居高難下的狀況還將維持。但是從長遠看,囤貨仍然有風險。紡企應該采取隨用隨購和盡可能多地使用替代纖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