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棉價大漲 需防范風險
二、近期棉價上漲主要原因
一是棉花減產的恐慌。據農業部調查統計,2009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7592萬畝左右,同比減少1000萬畝左右,減幅10%以上。預計棉花產量700萬噸左右,比上年度實際產量(800萬噸)下降12.5%。
二是棉花進口聚減,期初結轉數量減少。2008/09年度棉花進口144.15萬噸,同比下降40.9%,減少近百萬噸。按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10月份全球棉花預測相關資料,2008/09年度我國棉花總資源應=年初庫存332+棉花產量800+棉花進口144.15=1276.15萬噸;該委員會預測我國棉花消費比上一年度下降17.4%,僅900萬噸,2008/09年度期末結轉可達385萬噸。但是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8/09年度產紗2257.64萬噸,折棉花消費約1200萬噸,同比增長6.3%,經測算上期期末結存不足百萬噸。
三是對國家收儲政策預期過度。認為國家將高價收儲新疆棉,甚至傳出收儲價格將高達13600元/噸的傳言。
四是部分紡織因為訂單增加補庫心情急切等。
五是棉農惜售,期望值攀高。
三、對后期棉價走勢猜測
如國家發改委預測一樣,2009年度棉價總體水平將高于上一年度。
一是受金融危機影響,上年度棉價總體水平為近年來最低,挫傷棉農積極性,2009年棉農期望值明顯提升。
二是紡企生產企穩回升,需求量將穩步增加。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從2009年3月份開始我國紗線產量開始逐步回升,5-8月連續4個月均超過200萬噸,連創單月最高水平,預計2009/10年度產紗將增加10%左右,用棉需求有可能增加近200萬噸。
三是棉花產量減少,供需缺口數量加大。按照國家農業部門預測2009年棉花產量700萬噸計算,若棉花進口仍然維持現有水平,缺口至少在250萬噸左右。
四是新棉收購成本支撐。由于棉花減產及棉農期望值攀高,收購與交售相持,籽棉收購價居高不下,收購成本出現倒掛。
但是影響2009年棉花購銷工作不確定因素也有不少,國際經濟發展尚未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經濟回暖基礎還不牢固;我國紡紗產量雖增,但是企業虧損面積仍然很大,紡織品服裝出口短期內難以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2009年棉農對價格期望值較高,紡織企業還在艱難的爬坡階段,難以承受較高棉價。
一是國際市場復蘇步履艱難,紡織品服裝出口還在繼續下降。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8月份美國消費貸款余額較上年同期下降5.8%,消費貸款余額連續第7個月下滑,表明消費者緊縮開支。其中購買汽車和飛機票花費等一系列項目的交通支出下降1.8%,服裝開支下降4.3%。由于消費者緊縮開支,可能使美國經濟擺脫衰退的進程放緩。另據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GDP萎縮,失業率上升,零售額繼續下降。歐元區第1季度GDP同比下降4.9%,環比上年第4季度下降2.5%,均創下記錄最大降幅。第2季度GDP同比萎縮4.8%,環比1季度萎縮0.2%。8月份歐元區失業率由7月份的9.5%上升至9.6%,創1999年3月份以來最高水平,同時較上年同期上升2.0個百分點。8月份歐元區零售額同比下降2.6%,環比7月份下降0.2%。
由于消費緊縮,我國紡織品出口持續下降。據海關統計,9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67.5億美元,雖然環比上升6.7%,但是同比下降7%,且這一下降是在2008年9月低增長1.9%的情況下的降幅。1-9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216.4億美元,同比下降11.5%。
二是貿易救濟措施、貿易保護措施增長比較明顯。據商務部統計,2008年全球一共發起208起反傾銷調查,其中針對中國的就占到73起,占35%。上半年15個國家對中國發起60起“兩反兩保”調查,同比上升11%。美國出臺輪胎特保措施,可能會帶來其他行業以及國家的跟風,造成貿易摩擦的進一步擴大和升級。
三是紡企經濟效益相對低下,承受能力下降。1-8月全國紡織業利潤總額844.71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棉紡織業實現利潤272.2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均有所提升。全行業銷售利潤率3.73%,同比提高0.16個百分點,其中棉紡織業3.62%,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傮w看前8個月紡織業經濟效益基本維持平穩,但是這是低價原料成本換取的。
我們取2008年9月-2009年5月這一區間為例,由于國家大批量收儲,導致到5月末市場上已經基本無現貨供應。在此區間棉價在2008年9月的13300元/噸一路下滑至最低的10400元/噸后開始回升,至5月末回升至12700元/噸,平均價約11780元/噸,同比上年度13650元/噸降低1870元。按照全年棉花產量800萬噸計算,減去272萬噸收儲量,此前社會流通量接近530萬噸,僅此1項紡企就降低原料成本100億元以上。再加上2009年滌短均價同比下降2850元至8500元/噸,粘短均價下降3560元至14620元/噸。因此前8個月紡企效益逐步提升,主要源于原料成本降低。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全行業銷售利潤率僅3.73%,且仍然有1/5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如果原料價格漲幅過大,成本大幅上升,紡企基本無利可圖。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