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接連減負 調控組合拳仍有后招
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小微企業免稅減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一系列為實體經濟減負的措施正在落實。分析人士指出,政策組合拳體現了發力促改革、調結構的特點,將溫和刺激企業資本支出,對沖投資下滑壓力,起到穩增長作用。未來以改革為主題的調控組合拳仍將繼續出招。 “調結構”發力 分析人士指出,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相當于暫緩征稅和政府提供無息貸款,可以改善企業現金流,從而創造更大效益。國金證券估算,首年預計緩征1500億-1750億元,促進科研投入約100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最新出臺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政策將對企業起到實質性減負效果,助推企業主動進行技術設備更新換代。當前中國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內需相對疲弱,投資需求不旺。經濟轉型需要產業裝備升級,企業加強國際競爭力也需要提升技術水平。 中信證券認為,短期來看,加速折舊政策有助于擴大制造業投資。按照2013年改建和技改投資規模共6.1萬億元估算,如果技改投資增速提高10%,投資規模將擴大6000億元。長期來看,加速折舊政策在促進企業設備更新的同時,將帶動和支持裝備制造業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實現經濟轉型長期發展目標。 微刺激有累積效應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這一定向調控能更有效地實現穩增長、調結構的雙重目的。加速折舊將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改善企業現金流狀況,改善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的盈利風險機制,增加銀行信貸配置的內生動力。加速折舊將改善企業息稅前利潤,提高資本回報率,可提升中小企業內生加杠桿動力。可以鼓勵傳統行業研發創新,激勵新興產業購進固定資產。 申銀萬國分析稱,減稅一直是調控的主要政策之一,能溫和刺激固定資產投資,比較符合微刺激的特征。新一屆政府在逆周期政策上一直避免簡單地擴大貨幣供給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而更希望借助減稅、簡政放權等市場化的微刺激方式。隨著政策的不斷積累,微刺激政策一定會對實體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專家認為,未來調控政策仍有較大的可選擇空間,改革將是政策的關鍵詞。例如,繼續擴大營改增試點,支持服務業發展;優化投資結構,通過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帶動有效需求的釋放;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等。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