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產業經濟運行分析及建議
一、上半年產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ㄒ唬┕I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從結構看,重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輕工業;分地區看,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速最快。從行業看,41個大類工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除鋼鐵、煤炭等行業增速有所減緩外,多數行業增速穩中有升,特別是汽車、機械等行業增長較快。上半年,汽車銷量增長12.3%,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9.4個百分點。 (二)工業投資增速明顯回落,投資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長16.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7.6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2.2%,較去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的空間布局呈現“投資增長中西部地區明顯快于東部地區、傳統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承接轉移”的特點。中西部地區投資的快速增長,提升了我國工業增長的活力。從產業結構看,我國制造業總體投資增速下降,上半年增長17.1%,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7.4個百分點。其中,部分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和節能環保領域投資增長較快,而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表明我國制造業結構得到一定優化。 ?。ㄈ┙Y構調整進一步推進,企業利潤止跌回升。今年以來,很多產業集中度不同程度提高,區域合作和產業轉移積極推進,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增速持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進展。以電解鋁業為例,通過節能技術的廣泛應用,電解鋁產品電耗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受益于外需回暖,上半年,我國出口總額達到10528億美元,增長10.4%,累計實現順差101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6.6%。其中建材、電子信息產品、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較快。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行業企業利潤止跌回升。初步統計,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主營收入利潤率都好高于去年同期。 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國產業經濟運行平穩,增速仍保持在預期范圍之內。從主要先行指標看,制造業PMI指數連續8個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氣區間,工業用電量增速震蕩上升,顯示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是,部分行業特別是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尚未擺脫下行壓力,企業盈利狀況繼續惡化。 二、當前產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 當前,我國重點產業運行中遇到諸多困難,從短期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ㄒ唬﹥韧庑柙鲩L動力仍顯不足。一是歐美主要發達國家持續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顯著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統計,1-5月份,人民幣實際加權有效匯率累積升值高達4%。二是近些年來,我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對象國和全球貿易摩擦的中心。其中,礦產品、紡織及金屬產品勞動密集型等傳統優勢產業將成為貿易摩擦的重點領域。三是受國內宏觀經濟減速、消費信心不足因素影響,特別是前些年房地產、汽車、家電等消費能力的提前和過度釋放,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增長乏力。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明顯低于前些年16%—18%的水平,大大低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20.1%的增速。 ?。ǘ┊a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盡管市場需求震蕩回升,部分行業由于前期大規模投資導致產能大幅增加,產能過剩矛盾日益突出,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目前,鋼鐵產能利用率下降到67%左右;水泥和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均低于75%;船舶工業全年產能利用率為50%左右。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始終維持低位。例如,機械工業產品當月價格指數連續18個月低于100。不僅如此,產能過剩形成的庫存積壓占用大量資金,企業流動資金日益緊張。 ?。ㄈ┢髽I成本快速上漲。今年以來,盡管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仍然保持在較低水平,但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仍然大幅上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持續增加。一方面導致企業開始使用質低價廉的原材料,增加了節能減排的壓力;另一方面企業加大減員增效力度,導致就業壓力持續增加。信貸市場趨緊增加企業融資成本。6月末,人民幣貸款新增5.08萬億元,同比僅多增2217億元。為降低信貸風險,銀行更傾向于為企業提供短期貸款,導致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企業稅費負擔較重壓縮盈利空間,導致運營風險較高。 ?。ㄋ模┊a業總體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目前重點產業技術裝備仍然十分落后,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的進口依存度較大。比如,我國機械工業50%以上的高端產品依賴進口;在重大裝備領域更低,特別是高新技術設備、微細加工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又如,集成電路長期以來成為我國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中低端芯片出口,高端芯片進口”的格局難以突破。 究其原因,既有外需持續萎縮問題,也有國內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由此導致的內需不足問題;但從根本上看,是我國長期以來過度依靠政府主導、投資推動、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的必然結果,與經濟改革滯后、社會轉型不到位密切相關。 三、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產業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總體上講,我國經濟已進入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期,經濟的潛在增長率開始逐步下降,產業發展的低成本競爭模式將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一)美國和歐洲國家“再工業化”戰略對我國制造業發展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美國和歐洲力推的“再工業化”戰略,實質就是“制造業回歸”,重塑產業競爭優勢,推動全球制造業格局重組。這將對我國制造業產生不利影響:一是國際產業的“逆轉移”,導致產業結構失衡狀況更為嚴重。二是中國與歐美貿易摩擦將加劇,直接影響我國制造業產品競爭力。三是歐美可能加大資本和技術輸出控制,對我國形成“技術封鎖”,遲滯我國產業升級步伐。 ?。ǘ?ldquo;高成本時代”的到來,將對我國低成本競爭模式形成巨大挑戰。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土地價格不斷攀升;能源、資源的日益枯竭,原材料能源成本大幅度增加;此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期待越來越來強烈,社會、企業的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成本也將越來越巨大。隨著低成本要素優勢的逐步減弱,我國產業發展“兩頭擠壓”的情況越來越突出。 ?。ㄈ┈F行體制機制不利于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一是資源、能源等要素市場化改革滯后,由政府控制定價權的生產要素大部分價格嚴重偏低,這不僅助長了我國制造業過度重視低成本出口戰略而忽視創新,而且造成國內生產模式扭曲,社會資金更多地流向制造業,制造業產能過剩壓力過大。二是以國有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的結構和功能與發展創新型產業、服務業和中小企業不匹配,難以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需要。三是現行中央與地方關系格局下,地方政府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國產業結構的“過度重型化、服務業滯后”的格局。 四、當前促進產業經濟穩定增長的對策建議 重點產業穩定增長是保持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前提。為此,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產業運行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ㄒ唬┞鋵嵑屯晟茢U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增強對產業穩定增長的支撐作用。首先,強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規范和發展消費信貸,擴大消費信貸品種、范圍和規模。壓縮財政行政性支出特別是“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加大和保障民生支出,刺激居民即期消費增長。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對居民消費增長的激勵和引導作用,促進我國消費需求轉型升級。近期內,抓緊實施“寬帶中國戰略”、“信息惠民”工程,推進教育、衛生、社保、文化等重點民生領域信息服務;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刺激節能環保設備和產品需求,推動節能環保產品特別是光伏等產品的廣泛應用,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其次,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一是在調整投資結構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新的投資需求。比如,做好與民生密切相關、對未來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基礎性產業和社會管理等方面重大工程項目的儲備和啟動預案。二是以城鎮化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尤其是棚戶區改造為重要抓手,保持一定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三是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大力支持和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促進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融合。大力開發新能源技術或綠色技術,增加可再生能源、儲能、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 ?。ǘ嵤┯欣谔嵘a業競爭力的貿易政策。進一步優化出口結構,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營銷為重點,引導企業增強綜合競爭力。完善加工貿易政策,繼續發揮加工貿易的作用,著重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加國內配套能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引導企業構建境外營銷網絡,增強自主營銷能力,積極開拓非傳統出口市場,推進市場多元化。完善進出口稅收制度和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支持重點產業中的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深加工型產品以及成套設備出口。 ?。ㄈ┓珠T別類地堅決抑制和消化嚴重過剩產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化解產能過剩。一是強化環保監管,嚴把環保準入關,嚴格控制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完善區域限批措施,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二是分行業制定能耗限額、環保標準以及產能置換制度,鼓勵地方政府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市場化運作的產能置換指標交易,淘汰和退出一批產能。完善激勵和約束政策,引導企業主動退出過剩產能。中央與地方財政適當安排資金,支持消減產能過程中企業職工安置、資產處置。三是努力擴大國內和國際市場需求。拓展對外工程承包領域,積極承攬基礎設施、大型工業、能源、通信、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帶動國內技術、產品等出口。引導企業在境外設立經貿合作區,在資源能源富集和接近市場的境外地區,盡快建成一批境外資源開發和深加工基地,促進國內過剩產能輸出。 (四)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關鍵是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壓”原則調整信貸政策,通過窗口指導、推進利率市場化等措施,激活貨幣信貸存量,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服務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綠色環保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培育新的增長點。運用各種財政杠桿引導社會資金通過多種渠道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五)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著力提升產業集中度。大力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產業鏈條,形成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一是研究設立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的產業投資基金,作為戰略資本跟進,支持大企業做大做強,待企業形成良性自我發展能力后擇機退出。二是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企業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力度,穩妥擴大并購貸款規模,采取銀團貸款等多種方式,對兼并重組后的企業實行綜合授信。鼓勵金融機構設立面向海外的并購融資中心或專營窗口,提供多樣化、高層次的并購融資服務。三是落實好現行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兼并重組。 ?。┻M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一是加快取消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抓緊取消沒有法律依據或不適應形勢發展的管理類、準入類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二是穩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逐步消除重復征稅。通過打通增值稅稅收抵扣鏈,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三是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針對船舶、紡織等主要的外向型產業,在人民幣升值較快的情況下,通過適度提高附加值較高產品出口退稅率,以削弱給產業帶來的負面沖擊。四是加強對過橋過路費的清理整頓,切實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五、努力營造有利于產業轉型升級的制度環境 面對深刻變化的世情、國情和國際國內各種挑戰,既要采取措施化解當前產業運行中存在的風險,更要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建設,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ㄒ唬┣袑嵽D變政府職能,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時間、審批環節。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投資核準、備案事項,加強對企業投資項目的事中和事后檢查。清理廢除土地、資源、環境、稅收、電價等不合理的優惠政策和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的限制措施,切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質量體系建設,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形成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市場環境。 ?。ǘ┥罨鹑隗w制改革。一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健全金融機構自主定價機制,為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創造制度基礎。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二是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建立起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放寬準入與加強監管并進,積極發展中小型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三是整合和引導金融資源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對科技型、創新型、創業型的中小微企業,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理財、咨詢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ㄈ┥罨敹惛母锖鸵貎r格改革。深化財稅改革,逐步完善消費稅制度,將大量消耗能源、資源及污染的產品納入征稅范圍,推進資源稅、環保稅費改革。穩步推進土地、重要礦產和能源資源等要素價格改革,研究完善差別電價、懲罰性水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政策,有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ㄋ模┘訌娖髽I創新能力建設。一是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組建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聯盟,整合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資源,配合國家資金支持,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技術研發投入,實現率先突破,帶動產業發展。二是完善鼓勵科技創新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設備加速折舊等項政策,引導企業加大先進設備投入。三是更多使用政府采購、標準等創新政策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建立培育自主品牌支持體系。四是積極推進各類產業構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上下游相關企業共同協作、良性互動的高效供應鏈體系,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