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用工荒背后:第二代農民工就業難成新瓶頸
根據了解,在一片經濟回暖和用工短缺聲中出現的新問題是,80年代末期出來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子女已經高中或初中畢業,開始了新的外出打工生涯。 這部分人由于文化程度相對比第一代農民工要高,因此一般對于太苦太累的活不感興趣,但是尋找相對輕松而又能掙到錢的活又比較難。 孫玉安說,有的初、高中生來到東伊順餐飲公司后,經常半夜偷偷出去上網,進而影響第二天上班。而這些第二代農民工的父輩也不放心,專程跑到寧波詢問子女就業情況;并提出,寧可給子女一些錢在寧波上班,只要不回家不太累,開一點工資也可以。 類似的情況在珠三角也有表現。廣州勞動力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寶穎8月底帶隊到貴州參加了一個技校和企業的聯系活動。 當時7家企業人士前往該校,提出培訓的要求進而招工。張寶穎發現,目前新一代農村戶籍的外出打工者的學歷很高,但是技術往往不夠,令廣州地區不但技工短缺,服裝行業的普通工也短缺。 “這些十八九歲的學生干紡織一些熟練工種活存在難度。加上現在不是招工旺季,企業因為訂單增加,部分企業用工短缺就出現了。”張寶穎說。 張寶穎指出,鑒于新一代農村戶籍的外出打工者文化程度高,不愿干原來的粗活累活,因此一些城市的產業應該加快升級的步伐,同時國家應該加快對這部分人的技術培訓力度。比如紡織行業的熟練工,培訓2周就可以上崗。 而此前根據廣州勞動力市場服務中心的調查,廣州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要初、中等級別勞動證書的比例達到40-50%,但是市場上提供的農民工有相關等級證書的比例不到20%。 而根據統計局的調查,外出農民工絕大多數為初中畢業生,仍主要以從事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主,而從事服務業的比例不到一半。84%的農民工認為參加技能培訓對找工作有幫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農民工沒有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培訓信息和培訓費用是制約農民工參加技能培訓的主因。 王美艷說,新一代農民工既不可能回到農村,目前暫時也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樣在城市定居,這部分人引起的新的就業結構性問題需要展開全面研究。 “在培訓方面的力度要加大是肯定的,但是產業結構如何與之配備,是一個新的問題。特別是在老的一代農民工逐步退出舞臺,如何解決這些產業的出路,需要盡快找到出路。”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