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廣東外貿初步止血 年底有望回暖
ldquo;皇帝女兒不愁嫁”,手上大把海外訂單,只要控制好成本、按時交貨就行了。如今,海外訂單少了,它們不得不轉向。這些港企產品20%至30%銷往內地,這一比例還在攀升。
為了幫助它們轉向,廣東今年6月將在東莞舉行“首屆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內銷)博覽會”。屆時,省政府邀請省內約1000家外商投資企業參展,參展企業一律免收展位費。 舍得“真金白銀”,舍得“使勁吆喝”,廣貨北上聲勢之大,前所未有。“擴大內需是長期戰略,廣貨北進是第一仗,”省經貿委副主任吳鋒說,這一仗打贏了,廣東將彌補外需內需“一腿長一腿短”的不足。 珠三角“擰成一股繩”,打造廣東“集團軍” “科學發展,先行先試”,是中央賦予珠三角新的歷史重任。廣東抓住這一契機,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產業轉型,率領珠三角“突圍”。 3月29日,汪洋和黃華華帶領珠三角9個市的“當家人”,一天一市,現場調研,行程2300公里,考察46個點,拍板46項措施。9天的思維激蕩,開闊了思路,開出了成效。 “一年開好局,四年大發展,十年大跨越。”4月11日,廣東下達了全面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動員令:“十年之后,珠三角地區GDP達到72500億元,力爭趕上韓國;人均GDP達到135000元,超過現在臺灣地區水平;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0歲。” 珠三角突圍,突破口是一體化。珠三角一體化,突破口是“廣佛同城化”。廣州和佛山兩地相連,文化同源,互補性強,是珠三角地區核心區域。3月19日,《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簽訂,邁出珠三角一體化實質性步伐。 如今,廣(州)佛(山)肇(慶)、珠(海)中(山)江(門)、深(圳)東(莞)惠(州)等都市圈合作加快步伐,聯合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聯系緊密的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9市立下“軍令狀”:今年經濟增長均要確保達8.5%以上。 “分則雙輸,合則多贏”。一體化的本質是打破行政區劃藩籬,實現資源共享,“擰成一股繩”,打造廣東“集團軍”品牌。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說,這不僅能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力,更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珠三角走向一體化,粵港澳緊密合作區呼之欲出。去年,廣東省委確定的12個重點調研課題中,“深化粵港澳合作”排在第一,汪洋親自擔任課題組牽頭人。4月23日,由100多人組成的香港工商界代表團訪粵。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說:“香港各界對實施《規劃綱要》、深化粵港緊密合作充滿期待。” 今年頭兩個月,廣東吸收外資下降了2%,但港澳對廣東投資上升了32%。制造業“前店后廠”的舊模式,開始轉向服務業“前店后臺”新模式。省政府副秘書長謝鵬飛說,粵港澳將在現代服務業、金融業、基建等五大領域提升合作水平,10至20年內建成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經濟區域之一。 珠三角騰飛,關鍵在于產業升級。珠三角是廣東經濟“引擎”,走在全省“促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前面,掀起了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熱潮。在珠三角各市的帶動下,一季度,全省技術改造投資增長54.8%。 佛山市狠抓傳統產業改造,陶瓷、家具、電器等支柱產業積極轉型,產品3/4銷往內地。禪城區陶瓷產量下降了39%,產值、稅收卻增長30%以上。去年,佛山市GDP超過4000億元,今年一季度GDP增長11%,全省第一,初顯率先“突圍”態勢。 抓好“三學三落實”,增強應對危機信心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有效辦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 廣東提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科學發展;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中,化解危機沖擊,開創工作新局。 3月以來,全省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蓬勃發展,以“三學三落實”為重點,增強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三學三落實”即:學理論,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三促進一保持”的決策部署;學綱要,落實“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要求和提升珠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