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沒有贏家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各國政府相繼推出一些貿易保護措施,如果這種趨勢走到極端的話,對每一個國家都不利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在當地時間2月13日最終通過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令人遺憾的是,這項計劃保留了雖有所軟化,但仍帶有明顯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還有繼續蔓延的趨勢,各國也相繼采取了一些貿易保護措施。 貿易保護主義現象的抬頭,使人們想起了上世紀30年代的全球貿易大戰,如果貿易保護發展到很糟糕的程度,對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是不利的。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中國該如何應對?《新財經》記者專訪了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和曾在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工作、現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白樹強。 貿易保護對誰都不利 《新財經》: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對很多國家的打擊非常大。在金融危機時期,是不是容易發生貿易保護現象? 白樹強:大家之所以反對貿易保護,還得從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說起。由于1929年紐約股市崩盤,發生了金融危機,美國國會把紐約股市崩盤引發的金融危機歸罪于國際貿易。1930年,美國簽署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這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法案,美國對2萬多種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由此引發了世界貿易大戰。事后通過分析,人們普遍認為美國這么做是為了轉嫁矛盾,轉嫁危機。無論從世界史學界,還是從經濟學界,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都認為這次所謂的貿易戰,是誘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索。 所以,當美國重新面臨金融危機,提出了“購買美國貨”條款,使大家不得不談起歷史上的經驗教訓。 “二戰”對于西方國家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打擊都非常大,“二戰”后成立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把關稅放在了第一位,目的就是要降低關稅,避免重蹈“高筑墻(高筑關稅壁壘)深挖溝(設置非關稅壁壘)”的覆轍。 由于金融危機的原因,世貿組織也加強了對各成員國的貿易政策審議。從世貿組織審議的結果來看,實際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明目張膽地說要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可能有些成員國會采取一些苛刻的標準來限制進口,比如以達不到他們的技術標準,達不到環保標準等為理由。 宋泓:2008年11月,二十國集團會議已經提出了聲明,各國都不再采取新的活動。但從最近的形勢看,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采取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最明顯的是美國,還有歐盟、英國、阿根廷、巴西、印度,甚至包括中國。因為中國的經濟刺激規劃中,很多措施和投資機會對于內外資是不平等的。 《新財經》:既然貿易保護對各個國家的危害都很大,為什么美國這次又提出了“購買美國貨”條款? 宋泓:經濟困難時期,在國內經濟壓力下,很多國家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選擇貿易保護措施。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政治的壓力,另一方面在短期也可以見到一些效果。但從貿易限制的角度看,其他國家的政府很難對采取貿易保護的國家做出積極反應。就像美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以后,對美國出口的很多國家很難對美國的措施做出強硬的反應。一旦這些國家都采取報復性措施的話,那就是一種非常糟糕的選擇。整個世界打起貿易戰,全球貿易就會萎縮下來,整個貿易體系和秩序都混亂。 白樹強:美國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條款,是因為美國國內矛盾或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在給政府施加壓力,這些政客面對金融危機,面對國內的情況,從他們自己的角度,是想把矛盾轉移到其他國家去,減輕美國國內政治上的壓力。但是,面對其他國家,這個條款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貿易伙伴國的貿易報復或引發貿易戰。如果引發貿易戰,那就又回到上世紀30年代了,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是勝者。 世貿組織無法解決所有貿易 保護問題 《新財經》:這次很多國家提出的貿易保護措施是否違背了世貿組織的原則? 宋泓:有些是,有些不是。有些條款是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下可以實施的。從世貿組織關于政府采購的條款來看,如果沒有簽這個合同,其他國家很難參與到人家的政府采購中。中國就沒有簽這個合同,一方面我們參與不到,另一方面即使我們簽了,價格不是很低的話,別人也可以不選我們,這是合法的。 對于中國來講,在刺激經濟的規劃中,也可以不讓外國企業參與,因為中國沒有簽政府采購合同。這就意味著我們完全可以限制外國企業參與中國的經濟刺激規劃,這是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 白樹強:對于不同的貿易保護要區別對待,現在大致分為傳統的貿易保護和競爭性的貿易保護。比如,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不高,在一定特殊的歷史時期需要一定的貿易保護來保護本國的產業,這是可以的,也是傳統的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