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貿“晴雨表”看出口企業新出路
既然要保出口企業,如何去保?這無疑是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問題。隆國強認為,保出口企業的兩大關鍵就在于要解決出口企業的融資問題以及引導出口企業利用好國內市場。 “資金鏈斷了,企業自然就死了。大量的出口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雖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實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企業總體的融資環境改善了,但是仔細了解后就會發現,銀行更多地是推崇有政府項目的大企業,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依然十分嚴峻。”隨后隆國強辯證地補充道,“銀行也是企業,不可能要求把風險轉嫁給銀行,那誰來承擔風險呢?我覺得政府應該考慮,把更多的資金投入來做中小企業特別是出口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而這就類似于浙江省和廣東省東莞市所分別推行的3個100億元和3個10億元政策,都是分別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持企業的融資、創新,以及結構轉型。 對于如何引導出口企業利用好國內市場的問題,隆國強認為國內經濟目前仍舊較為平穩,中小企業應當適當依靠國內市場以求生存。對于內銷有沒有市場的爭論,隆國強舉了兩個生動的例子,“前兩天有記者給我打電話,說北京有一個北京市商務局組織的外貿大集,把外貿出口產品轉向內銷,生意火得不得了。湖南也有一個超市到東莞把一些原來的外貿出口產品,打上超市的商標在超市內銷,生意也好得不得了。”不難發現,我國出口商品在質量上、價格上有著相當的優勢。而對于產能過剩,競爭過度的說法,隆國強則表示,國內很多的細分市場仍舊處于空白,利用好了這些市場,對出口企業而言將成為一大優勢。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