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貿“晴雨表”看出口企業新出路
世貿組織日前明確表示,2009年全球貿易形勢不容樂觀,貿易量將結束數十年持續增長的態勢。 本月初,中國外貿“晴雨表”之一的華交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出口總成交額較上屆下降39.06%,幾乎回落至2003年水平。 4月,同樣具有中國外貿“晴雨表”之稱的廣交會也將面臨考驗。廣交會能否“多云轉晴” “交易會的成交額主要取決于進口商,然而在目前經濟形勢不甚明朗的情況下,進口商大多都選擇了把之前會下到三個月至半年不等的訂單縮減為甚至只有十五天的訂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日前在出席由《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如何幫助中國外貿走出下滑困境”論壇間隙告訴記者,受經濟形勢影響,本屆廣交會的交易情況將不容樂觀。隆國強還表示,參展商應該對本屆廣交會的交易情況作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隨著兩大“晴雨表”相繼宣告及預報“多云”,對于外向型經濟依賴較為嚴重的中國經濟來說,如何應對出口數額的下滑和實現外貿領域的保增長、促發展難免也就成為了目前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對于這個話題,隆國強認為,“要應對出口的嚴峻形勢,首先就要搞清楚影響我國出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匯率因素和外貿萎縮 成罪魁禍首 隆國強分析認為,出口企業的困難從2007年就開始逐漸顯現,造成出口企業困難的因素也在逐漸變化,但是其中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升值和外貿短期的大幅萎縮則是主要原因。 談到出口,最直接的聯系就是人民幣匯率。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元的匯率不但沒有貶值,反而強勁升值。去年7月份到9月份,人民幣升值了7.38%,“從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開始重新實現匯率以來,累計的升值幅度都沒有這么多。” 隆國強表示,雖然隨后隨著美元的走軟,人民幣也有所回落,但到今年2月份,人民幣升值幅度再次加大,“對我國的出口企業來說,本來就遇到很多困難,再加上人民幣的匯率快速升值,出口企業的困難可想而知。”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則表示,“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人民幣匯率能夠通過貶值的方式來促進出口,但是從國家的角度,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依靠人民幣匯率的貶值來促進出口,可行性很小。”此外,美聯儲日前宣布將在公開市場上收購至多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消息也讓各方多有憂慮。對此,李向陽表示,“美聯儲收購美國國債所引發的美國通貨膨脹的預期風險和美元的下跌,使得人們擔心客觀上對人民幣的匯率正在構成被動的壓力,而美元的下跌和美國通貨膨脹的上升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復雜的。” 而另一影響出口的重要因素則是外貿的萎縮。外貿短期的大幅萎縮,首先是由于金融危機導致實體經濟在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出現了價格下滑。同時,進口商也遇到包括融資問題在內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進口商破產了,但最可怕的還是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形勢。許多進口商開始把原來的一個單子分成十個來做,而且交貨期很嚴。當然,所有國家都碰到了由于金融危機導致的外貿萎縮,中國相對來說可能還不是最差的。但是不難看出,當前影響我國出口最突出的兩個因素就是外需出了問題的同時人民幣還在升值,我們相對的價格競爭力正在被削弱。”隆國強說。 保出口份額還是保出口企業 金融危機的來臨,被很多人看作了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并且樂見其成。對此,隆國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認為應該利用這一次危機,實現優勝劣汰,把落后的生產力淘汰掉。但是在危機的沖擊下,壞的企業會死,好的企業也可能會死掉。”因此隆國強認為,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應該明確地提出來要保出口企業。保出口份額是保眼前,保出口企業則是保未來。” 對于隆國強保出口企業的觀點,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育新在表示肯定的同時則進一步發展為應該保出口產業而不僅僅是保出口企業。梅新育認為,企業有生有死是非常正常的,不可能保證所有的企業都能繼續生存,特別是在危機時期。“但是保證產業生存、發展,這是可以做到的,也是應該去努力做的。”梅新育同時指出,在危機時期不能指望保持原有的市場規模,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原有的市場份額就算成功。“特別是像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產品,我們產能、產量和出口量可能占世界市場80%、90%,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市場容量萎縮到了原來的70%甚至50%的話,我們還想指望原來的那種產量和出口量,那恐怕是做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