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設紡織強國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
第一節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紡織工業要順應人民群眾對更高物質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根據“十二五”規劃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長期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這一重大戰略將給紡織工業帶來新期待。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一年,200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622元(當年價),按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超過1000美元,標志著人民衣著消費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到2010年人均GDP已達29992元,按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達4430美元,按可比價(1978年="100)計算這十年我國人均GDP年均增長9.84%。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這十年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支出從2000年500.46元上升到2010年1444.34元,占人均生活消費的比重從10.01%上升到10.72%;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支出從2000年95.95元上升到2010年264.03元,占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從5.75%上升到6.03%??紤]這十年人口總增長5.8%和城鎮化率從33.62%提到49.95%這兩大因素,城鄉居民加權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從2000年242.46元上升到2010年853.59元,占總生活消費的比重從2000年8.43%上升到2010年9.57%,由此推算全國城鄉居民衣著消費總支出在這十年增長了2.72倍,年均增長14.05%,按可比價年均增長15.84%。從人民群眾對衣著消費的內在結構分析,衣著消費增長有兩大內涵,一是伴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對纖維制品使用數量的不斷增長,二是適應生活方式的改變,滿足衣著功能品質細分和對日常生活更高審美化追求(如時尚化影響)。進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二個十年(2011-2020年),在新時期我國堅持擴大消費需求戰略以及縮小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個人收入分配差別的重大決策,將使我國城鄉居民衣著消費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其中占10%的最高收入家庭人均衣著支出是占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6.13倍。農村人均純收入5919元,還不到1000美元,其中人均年純收入低于5000元的家庭占農村居民的47.59%,約有3.2億人口。隨著較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較快提高,將成為新時期衣著消費實現較快增長的重要因素。
“十二五”規劃將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目標調整為7%,2011年實際增長速度為9.2%,2012年確定增長目標為7.5%,根據國際經濟將處于長期緩慢復蘇態勢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趨勢,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GDP年均增速在7.5%左右。雖然GDP增速低于前十年,但消費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預計我國消費率將從2010年47.4%上升到2020年62.3%以上(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消費率在67%左右,我國在2000年消費率為62.3%)。那么在第二個十年,在支出法GDP以7.5%的速度增長模型中,最終消費將以10.5%左右的速度增長,比前十年的增速提高3個百分點。如果居民消費在最終消費所占比例從2010年71.3%到2020年調整為74.5%以上(2000年居民消費占最終消費比重曾為74.5%),那么居民消費在第二個十年就將以11%的速度增長。
根據2011年國家統計局快報,2011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9.8元,比2010年增長14.1%,按可比價增長8.4%,衣著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按可比價增長13.45%。2011年我國農村居民純收入6977元,比2010年增長17.87%,按可比價增長11.4%,人均衣著支出341.1元,比2010年提高29.50%,按可比價提高17.52%(農村居民在“十一五”期間衣著支出水平平均增速12.38%)。城鎮居民衣著支出占消費的比重從上年10.72%上升到11.05%,鄉村居民從上年6.83%上升到7.21%。
預期在第二個十年,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支出平均增長率按12.5%左右,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平均增長率按15%左右。則城鄉居民人均衣著支出之比將從2010年5.47倍下降到2020年4.39倍。城鄉居民加權衣著總支出的增速為14.27%左右。加上人口增長因素,城鄉居民衣著支出總額年均增長將達14.77%左右(2020年我國人口預計14億人,城鎮化比率達60%)。
二、紡織工業要順應人民群眾對更好就業的新期待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長河中,就業始終是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第一需求。充分就業作為人民群眾自己創造歷史的必要條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不同時期,人民群眾對就業的不同要求始終與各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密切相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兩大內生動力相輔相成,即工業化和城鎮化,國家通過工業化強大起來,城鄉人民通過城鎮化富起來,而城鎮化的核心任務是擴大城鎮就業。加快從世界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對于順應新時期人民群眾對更好就業的新期待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紡織工業在承擔民生使命的歷史進程中,從沒停止過自身產業升級的腳步,而且正是我國各族人民尋求更好就業的新期待,成為紡織工業加快升級的巨大動力。
在2000年,紡織工業規模以上(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企業1.94萬戶,從業人員738.48萬人(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職工的13.28%),創造了8894.52億元的總產值,經過“十五”和“十一五”兩個五年規劃期的發展和提升,在2010年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5.46萬戶,從業人員增加到1151.89萬人(占全國工業職工的12.07%),創造了47612.80億元的總產值。與從業人員增長57%相對應的是工業總產值增長了4.35倍。這十年以規模以上企業為主力的紡織工業全行業(包括規模以下企業)國際貿易順差從391.54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總額的162.36%)增加到1862.79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總額的104.69%),增長3.76倍。
實踐證明,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第一生產力和提高人力第一資源素質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做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是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從紡織大國變成紡織強國是開拓國內外市場和增強吸納就業能力的關鍵。從2000年到2010年,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職工人均工資增長2.52倍,人均支配總資產增長1倍,每創造1億元產值所吸納的就業人數從830人減少到242人,下降71.2%,與此同時,中國紡織工業國內外市場總規模擴大了4.62倍,從中不難發現,在新時期紡織工業就業規模擴大57%,主要原因在于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從而開拓了更大市場,這樣人均實現利潤總額增長5.46倍,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總資產貢獻率從2000年7.81%上升到2010年15.65%。
我國在2020年人口將達到14億,城鎮化率將達到60%,屆時城鎮人口要比2010年再增加1.7億,農村人口繼續比2010年減少1.1億。人民受教育程度將在前十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大力普及高中和職業教育,將使受過高職教育、大專以上教育的人才占行業從業人數比重大幅提升,人們對更好就業的期待更強烈,就業目的早已從解決溫飽,上升到滿足小康生活,預示著新時期紡織工業吸納就業的總趨勢是高工資、高創造力。
然而,當前紡織工業的生產力狀況還不足以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新時期更好就業的新期待。這一矛盾在“十一五”時期已經有所顯露,“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人均工資年均增長17.92%,增速比“十五”提高近1倍,從業人數年均增長2.98%,增速比“十五”下降51%。如果用銷售收入增長與工資總額增長間的彈性系數來衡量行業創造力,那么“十五”期間該系數為131.91%,而“十一五”期間彈性系數已下降到83.62%,說明雖然在“十一五”末人均銷售收入比“十五”末提高了97.57%,但銷售收入的增速(18.00%)落后于工資總額的增速(21.43%)。顯然,在第二個十年,紡織工業要保持全行業就業總規模在2000萬人以上,就必須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既擴大直接生產體系吸納就業能力,又擴大產業內現代服務體系的吸納就業能力,還要在調整區域布局結構、提升產業集群活力以及健全跨國跨地區供應鏈網絡體系等多方面,發揮新的比較優勢,開拓更大的就業空間。
三、紡織工業要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
在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人們不僅對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而且對良好的生態環境有更高的期待。要求紡織工業要對節約資源能源和環境友好有新的突破,做出新的貢獻,促進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在“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每出口1億美元紗線、面料和服裝,加工數量分別下降了7.7%、20.1%和26.0%;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在“十一五”期間單位增加值綜合能耗累計下降約32%,百米印染布新鮮水取水量下降幅度達37.5%;印染行業中水回用率大幅提高;紡織行業單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下降40%;在2010年纖維加工總量中已有400萬噸為再利用纖維。
在第二個十年繼續以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為導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事關我國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也是建成紡織強國的重要標志。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紡織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分別降低20%、20%、30%、10%,循環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到800萬噸左右,預計在“十三五”期間上述各項重大節能減排速度將持續推進,實現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的新要求。
要實現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唯有建設成具有國際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國際先進的產業結構和產業文明,大幅提高紡織產業附加值,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作為價值觀和產業動力,大力推進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科研、工藝技術、新型裝備、產品開發和現代管理,淘汰落后,大力營造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產業集群和區域布局體系,大力提倡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消費方式。
第二節 適應我國工業化中后期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新要求
一、紡織工業要適應我國制造業改造提升的新要求
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現在已經處在工業化進程的中后期。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對于處在國民經濟基礎地位的制造業,提出“改造提升”的中心任務。紡織工業作為重要的消費品工業,推進其改造提升,不僅關系我國工業現代化全局,而且直接關系到各族人民在新技術革命時代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進入新世紀以來,紡織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結構性地位并非因為新興科技在現代經濟社會廣泛滲透、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以及重化工產業的大規模發展而相形見絀、走向衰落,相反,紡織工業正是從新興科技獲得更大創造力,從新興產業獲得更先進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從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中獲得更大規模、更高附加值的消費市場(包括生活消費和產業中間消費)。在當代,無論是人們對更高生存質量的新期待,還是各相關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新要求,都離不開紡織工業在現代工業體系中無可替代的承上啟下關聯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所作我國國民經濟投入產出完全消耗系數表分析,紡織服裝制造業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影響力系數和感應系數始終處在大于1的重要地位,并且從2000年到2007年,影響力系數從1.17上升的1.21,感應系數從1.02上升到1.22。
中國紡織工業正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持續改造提升規模,使承上啟下的關聯創造力持續增強。根據我國制造業改造提升的總體要求,紡織工業要在第二個十年致力于進一步增強內生動力,適應新時期市場需求變化和國家工業化宏觀需要,爭奪新時期產業制高點。
二、紡織工業要適應我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新要求
作為生產人類生活消費品的制造業,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在我國現代經濟社會不僅與人們消費方式、交往方式的發展變化息息相關,而且始終與產業體系現代化的發展變化融為一體。
紡織工業與消費者的相互依存關系,本質是現代產業體系與消費者現代生活方式的關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眾所周知,生產在外部為消費者提供消費的對象,消費的方式,消費的動力,從而,生產成為消費的手段。而消費在觀念上提出生產的對象,提供作為內心的圖像、創造出新的生產的需要和動力,從而,消費成為生產活動的一個內在要素。
中國紡織工業滿足人民群眾現代化衣著消費,首先,它使用原材料的1/4是天然纖維,反映了它同現代農業的關系;它使用原材料的3/4是化學纖維,反映了它同現代石油化學工業的關系。第二,紡織工業的生產資料涉及機電裝備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以及生產過程的信息化水平,它的生產工藝涉及現代高分子技術、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現代物理和現代化學技術、生物技術、能源和環境技術、生命科學和人體工學以及文化生產力。第三,紡織工業的供應鏈管理和營銷體系建設涉及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總之,紡織工業由大變強實質上是我國整個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問題,紡織工業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要適應在國際分工新定位創造新優勢,不僅拉動著整個制造業的提升,也拉動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快培育和發展,以及現代服務業、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紡織工業由大變強不僅為這些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而且也為這些產業提供重要的生產要素。新世紀以來,紡織工業順應我國工業化中后期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力高速發展,已成為紡織工業新的增長點。中國紡織工業為工業、農業、土木、水利、建材、各種醫療衛生、環境工程、能源工程、交通與航空航天工程、信息技術工程等生產的產品,在2000年使用纖維數量174萬噸,占全部纖維加工量的12.8%,到2010年已增加到822萬噸,約占全部纖維加工量的20%。預計到2020年可能發展到占纖維加工總量27%的總規模。而今后產業用紡織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滿足各相關產業對更高科技含量產品的要求。紡織工業發展高功能、高性能纖維材料和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既是紡織工業自身由大變強的要求,又是我國相關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工程,打破對某些國際壟斷資源的依賴,對化石資源、礦石資源的依賴,對與糧爭地的天然資源的依賴,以及對我國解決氣候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糧食問題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之,我國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為紡織工業由大變強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紡織工業由大變強是我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客觀需要。
三、紡織工業要適應自身轉變發展方式的新要求
紡織工業要滿足中國工業化中后期的巨大經濟社會需求,必須緊緊抓住自身轉變發展方式主線和結構調整主攻方向。
首先,產業要素結構需要進行重大調整,要從以大量資源投入和低工資勞動力投入為主,轉向擴大知識和技術要素的投入、依靠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為主的發展方式。
第二,產業的功能要從在國際價值鏈低端的加工型制造業,向在國內國際價值鏈高端具有產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品牌創造能力的創新型制造業轉變。
第三,產業的價值結構要從市場供求內部性的效益驅動,向將質量效益內部性動力與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和諧等市場外部性責任緊密結合的科學發展動力轉變。
第四,產業的生產方式要從企業間分散重復、盲目擴張、粗放發展的生產方式,向以自主發展、戰略合作,自主研發、集成創新,有序競爭、公平鏈接的社會化大生產方式轉變。從各自為戰打造品牌優勢向以骨干企業為主力,以供應鏈為紐帶打造產業同盟品牌優勢或區域品牌群落的品牌集成優勢轉變。
第五,從我國東部產業帶優勢向東中西部主體功能區相協調配套的戰略優勢轉變。
第六,整合國內外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從以往產品“走出去”的發展方式,向“品牌”走出去、運用資本實力,跨國兼并,提高跨區域跨國資源配置能力,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跨國公司,發展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提升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
第三節 積極創造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全球紡織市場和產業分工結構調整加快,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的競爭更加激烈,氣候變化以及能源、糧食等全球性問題的影響更加突出,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紡織工業由大變強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發達國家紡織工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正在經歷較大幅度的結構調整,形成較大的資本需求空間和較大的技術、品牌、人才資源溢出效應,這為中國紡織工業擴大“走出去”空間、整合國際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帶來難得機遇。同時,中國紡織工業的產業升級也面臨國際國內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我國紡織工業首先面對主要發達國家市場低速的挑戰,同時又面對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創新體系和國際知名品牌壟斷優勢的擠壓,發達國家調整產業政策、尋求實體經濟回歸與我國紡織工業高端領域的競爭將更為激烈;一批新興市場經濟體以其勞動力成本優勢與我國在國際價值鏈低端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紡織工業在當代國際市場的“在位優勢”面臨嚴峻挑戰。
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消費結構升級,內需對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的動力增強,工業化推進與國際化深入相互促進,科技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區域布局調整推進,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紡織工業在“十五”、“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成就為實現由大變強打下堅實基礎,完全有條件推動紡織工業加快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新優勢。同時,我國在發展中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較多,紡織工業人工成本進入持續高增長期、資源與環境約束加大,長期粗放發展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傳統的低成本制造競爭優勢衰減明顯,而走向價值鏈高端的新的競爭優勢還遠未到位。中國紡織工業正在面臨國際新定位和創造新優勢的嚴峻考驗,無論外部環境的新變化,還是內部發展的新約束,都要求中國紡織工業加快由大變強。紡織工業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堅持以更廣闊的視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搶抓機遇,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我國紡織工業適應國際新定位,創造新優勢已有一定的基礎。“十五”期間,出口額增長121.58%,出口在世界的比重從14.71%上升到24%,其中數量增長因素占106.41個百分點,價值增長因素僅占15.17個百分點;而在“十一五”期間,在國際經濟不景氣環境下,出口額增長80.37%,出口額在世界出口比重繼續提高到35%,其中價值提高因素已經占45.69個百分點,數量增長因素下降到34.68個百分點,表明出口正在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國紡織服裝骨干企業以其品牌、資本、管理優勢,抓住有利條件加大整合國際創新資源、品牌資源力度,加快品牌產品走出去步伐,開拓零售市場,在發達國家開辦品牌連鎖,建立跨國開發、經營機構等。根據國際經濟走勢和我國面臨新的競爭形勢,中國紡織工業將創造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重點放在科學技術、自主品牌創建、可持續發展、創新人才這四大領域,加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以此達到國際分工新定位的客觀需要。預計“十二五”出口額年均增長約7.5%左右,在“十三五”期間出口額年均增速6%左右,到2020年纖維制品(包括第94章褥墊制品)出口總額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比2010年增長約1倍,其中數量增長的貢獻率為25%左右,價值提高的貢獻率約75%。
一、紡織工業要創造科學技術的新優勢
2000年以來是我國紡織科技進步最快的時期,紡織工業大量投資國產和引進先進技術裝備,與此同時,特別是“十一五”時期全行業落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于2004年制定的《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發展綱要》,重點組織突破“28項關鍵技術和10項新型成套關鍵裝備”(簡稱“28+10”),帶動全行業加大科技投入強度和創新隊伍成長,行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取得一系列突破,開展大批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廣工作,產品差異化、產業信息化、企業現代管理等取得顯著成效。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3左右的企業技術裝備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學研結合,上下游以先進技術為紐帶的產業創新同盟興起。
全球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已成新科技革命的催生劑,寄托于新的科技革命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氣候、資源、能源、糧食、人口等突出問題,特別是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對于依靠新科技革命和隨之而來的產業革命,改變經濟社會面貌的需求更加迫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紡織強國建設的基石。要切實將科技新優勢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升科技對于產業升級的貢獻率。正在深化和發生廣泛影響的新科技革命對于紡織工業由大變強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有難以預料的風險。機遇在于一旦掌握了高新技術,就會大幅提高產業創造力和競爭力,把握住全球經濟分工新定位的主動權;風險在于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往往對傳統技術帶來破壞性效應,而目前我國紡織行業的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技術進步的路徑基本處于技術追趕型、技術引進型發展方式,有相當多企業雖然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裝備技術,但產品創新價值并不高。
正是紡織工業等消費品工業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進步與人類自由的實現直接聯系起來,并將人類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質量推向新高度。當前,中國紡織工業適應國際分工新定位的緊迫性正是推進產業科學技術創新的最大動力。
首先,技術作為人類的基本文化現象直接影響著生活、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決定著各種經濟時代的生產方式、交往方式和消費方式,一旦在技術上落后了,新競爭優勢必然無從談起;第二,高技術并非以往技術的沿襲,而是以高科學含量為主要特征的技術發展革命性新階段,這就決定了我國紡織工業創造科學技術新優勢必須特別重視基礎性研究,以基礎研究的深化為紡織材料、裝備、工藝技術、產品功能性能創新提供重要源泉;第三,技術創新體系是紡織現代產業體系的靈魂。技術創新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產業性基礎研究以大學研究院所為主體,也要推進產學研結合,還要促進跨行業結合、軍民結合,組織廣泛集成創新;第四,堅持對內對外開放方針,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新特點,更要善于運用知識流和網絡資源,組織創新戰略同盟,自主開發,共贏合作;第五,要求真務實,突破行業科技瓶頸。重點圍繞突破新型纖維材料技術瓶頸,節能減排與清潔生產技術瓶頸,技術裝備、工藝流程、產品質量品質與功能升級的瓶頸,大力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升級,提高全行業運行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設行業性服務平臺,加強在全行業范圍內推廣科研產業化成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落后工藝、技術和裝備及時退出。
二、紡織工業要創造自主品牌的新優勢
在“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初步形成了涵蓋化學纖維材料生產、紗線、織造印染、針織、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及紡織機械等產業鏈各環節創建自主品牌的發展勢頭,特別是服裝、家紡、針織、面料等產品品牌發展日趨成熟,在建立市場信譽,提升品牌價值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紡織工業從加工制造向自主品牌創建提升,是在新時期把握國際分工新定位、創造新優勢的重點工程之一。作為世界紡織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出口大國的中國紡織工業,總體說品牌培育還處于初級階段,不僅在認識上存在許多誤區,而且在實踐中存在眾多薄弱環節,按照國際分工新定位的要求,我國與世界品牌強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創建品牌新優勢,首先,要把自主品牌建設擺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著力創建中國紡織工業在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中的品牌新優勢。一個產業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品牌價值高低,不僅反映該產業國際活動的話語權,而且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大小。因此,創建自主品牌要始終貫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第二,品牌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它是以商品的使用價值為物質承擔者,體現生產者與消費者(包括生產性消費)誠信關系的價值標識。在社會化大生產特別是全球化生產方式條件下,品牌價值不僅產生于品牌供應鏈各環節創造價值的系統集成,而且形成于商品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全過程,遵循著市場公認的價值體系,這一價值體系由四大核心因素構成,即質量、創新、快速反應和社會責任四位一體的價值體系。
第三,創建品牌新優勢必須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競爭為主要形成機制。從本質上認識優勢品牌是社會化生產力發展同市場配置資源基礎作用相結合的產物,既不能靠企業在市場上叫賣的技巧也不能靠行政拔苗助長,但是需要良好的品牌生長環境,即要創造有利于自主品牌生長的產業結構生態,有利于充分、公平競爭的市場生態,有利于品牌文化健康發展的文化生態,有利于自主品牌創建并快速成長的政策生態。
第四,創建自主品牌優勢必然與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關,中國紡織工業以數十萬戶中小企業為主體,創造行業品牌價值急需要經過市場檢驗的知名品牌企業作為骨干,并以知名品牌價值為紐帶將眾多小企業按社會化分工納入品牌供應鏈系統,以品牌的集中度帶動產業的集中度。
第五,提升品牌價值要靠提高社會化生產力來實現,“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始終與一定的共同活動的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系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因此,紡織工業創建品牌價值不僅要靠知名產品品牌、知名企業品牌、知名區域品牌來帶動,而且需要代表現代共同活動方式的知名公共服務品牌帶動,如知名品牌協會,知名品牌中介組織,知名品牌展覽、信息、物流、咨詢等現代服務業。
三、紡織工業要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時代人類共同面對的突出問題,紡織工業單純向自然索取以滿足人們的現實生存和發展需要,這種發展方式已無路可走。人類已經感受到遭到自然界報復的惡果,轉變這種不可持續發展方式已經成為當代的人類共識,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大小上升為國際競爭中市場價值量化的重要尺度,成為社會價值的評價準則。因此,嚴肅對待可持續發展,正確解決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準則。
中國紡織工業作為世界生產大國,纖維加工量占世界51%,中國有世界總人口1/5的人口,也是消費大國,中國出口額占世界1/3,因此落實可持續發展,實施綠色紡織、低碳紡織、循環經濟紡織,既對中國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又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承擔的義不容辭的大國責任。
在新時期,培育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第一,要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生產過程污染排放、碳排放,發展循環技術,減少資源消耗。第二,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產業發展、生活提高過程對環境危害和資源消耗的代價最低。第三,要通過提高隊伍素質,提升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和行業管理,形成價值共識,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自覺性。第四,紡織行業針對新時期的主要約束,腳踏實地解決以下幾個突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一是加快解決開拓新型纖維資源的問題,大力開發高技術可再生生物質纖維,大力開發超仿真化學纖維,節約農業纖維用耕地,發掘天然纖維潛能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加快突破纖維循環技術,緩解棉纖維、合成纖維原料不足的壓力;二是把開發清潔生產技術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加快突破產業鏈全過程,實現減排和節約用水的大目標;三是加強從教育、科研、生產、營銷直到消費全方位倡導可持續生產方式和可持續消費方式。
在新時期,紡織工業初步建立低碳、綠色和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污染物排放顯著減少,紡織制品纖維回收和循環利用體系逐步建立,綠色發展作為行業主導。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并在“十三五”把可持續發展水平推向世界先進水平。
四、紡織工業要創造人才隊伍的新優勢
建設紡織強國的決定性力量將是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廉價勞動。紡織行業現有職工2000多萬人,規模以上企業職工1160多萬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9.8%。從2000年到2010年,紡織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9萬戶增長到5.6萬戶,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相應大幅增加,包括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以及企業領軍人物、技術領軍人物和學科帶頭人,優秀服裝、紡織、家居產品與環境藝術設計師,國家和省市級重點試驗室、工程中心以及企業的科研骨干。
人才是建設紡織強國的第一資源。大力實施紡織人才強國戰略,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教育、人才成長規律,加快紡織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按照“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思路,以提高紡織人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為重點,以培育和穩定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基礎,建立能夠培養多層次的創新人才、更好地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機制,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努力建設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開拓創新的高水平紡織人才隊伍。
在新時期,努力改善紡織人才結構,要造就一批行業領軍人才,培養一批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企業家領軍人物,培養一批紡織行業卓越科學家、高校學科帶頭人、行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領軍人物,培養一批引領行業設計隊伍成長的設計大師、文化創意人才,充分發揮教育功能、培訓功能,努力創造干中學、快出人才的實戰環境,努力造就大批優秀企業家、卓越設計師、卓越工程師、高水平企業營銷管理團隊及宏大的高技能職工隊伍,以造就結構優化、實力雄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