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貿易摩擦與貿易風險涉及的面越來越廣,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增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客戶對出口訂單不履約和毀約現象增多,使企業出口風險增多,壓力加大。紡織企業在產業轉型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建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風險防范機制和糾紛解決機制。近日,“應對國際貿易摩擦與防范法律風險”專題培訓,引發了業界對貿易風險產生與應對辦法的強烈關注。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出口地區二處處長梁杰介紹,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案件維持高發的態勢,以技術標準、知識產權、關稅為代表的貿易壁壘層出不窮,且強度越來越大。從市場格局看,與我國發生貿易摩擦的國家依然以歐美為主,但也逐步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從行業看,貿易摩擦開始從傳統產業向高新產業擴散。目前,我國的紡織行業相對于輕工、鋼鐵行業來說,貿易數量和金額都相對較少。造成的貿易摩擦糾紛也相對較少,但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不容忽視。
據統計,從2012年至今,涉及紡織出口的貿易摩擦案件大概為17起,涉案產品,一般是出口的原材料與半成品多一些,成品相對少一些;大多是棉花及棉混紡織品、棉線產品、服裝及配飾、尼龍長絲、聚酯長絲、化纖布、亞麻織物、彈力絲等。
如何識別與規避風險
基于全球范圍的經濟蕭條,我國外貿出口下滑趨勢明顯,外貿加工企業“僧多肉少”的現狀更加突出并會持續下去。由于企業接到外貿訂單后獲利心切,往往會造成匆忙簽約,而對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考慮甚少,為日后發生貿易摩擦埋下隱患。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何貴才認為,企業在接到外貿訂單簽訂時如何識別風險、合同簽訂中如何規避風險、合同履行中出現爭議如何控制風險、發生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如何維權,都是企業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根據全國188個仲裁機構的統計數據看,2012年受理了4000件涉外案件,其中涉及出口貿易的受理案件達2100件,由中方發起的占30%,外方發起的占70%。其中,由于條款缺失、不合理條款以及陰陽合同等因素造成的合同紕漏帶來的風險占60%,由于質量、交期、證據缺失、不合理的索賠、理賠等因素造成的,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執行不嚴占20%,不應約、代理人不合格等其他原因占10%。
何貴才說,在外貿合同中,容易出現風險主要是緣于企業不了解法律和外貿政策,風險意識差,在簽訂合同訂單時,由于忽視對客商資信調查,出現爭議后才發現被忽悠。在執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爭議,涉及不能合理的理賠、索賠;同時,由于不重視外商涉及知識產權等來源的調查,被動陷入訴訟紛爭;還有企業在簽訂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競爭,為爭訂單而放棄相應的合同權利,出現糾紛后忍氣吞聲或采取方式不當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
避免合同條款的疏漏
根據出口企業在外貿業務中遇到的實際情況看,很多貿易摩擦與糾紛產生的原因是在合同簽訂過程中的細節與條款不嚴謹,也有與出口市場的當地法規與文化習俗了解不夠造成的。以2012年的倫敦奧運吉祥物外貿加工合同出口爭議案為例,本案申請仲裁人為廣東一家玩具制造企業,這家企業與英國的一家采購商于2012年6月簽訂了5萬套文洛克吉祥物的毛絨玩具出口合同。合同訂立的條款大致為:由對方英國采購商提供樣式和規格,中方的交付期為第一批2萬套,10月15日裝船,貨到后3天付款;第二批3萬套,11月11日裝船。要趕上英國的圣誕節銷售旺季。產品質量方面只約定了符合相應標準,符合中國檢驗標準,申請人負責銷售許可,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相應損失。
在執行合同過程中,由于是特殊產品,應該有特殊銷售許可,但廣東的企業只辦理了一般的銷售許可進行生產。第二,交貨期太近,第一批貨還沒收到,第二批就要發貨;第三,由于不具備歐盟銷售許可,所以只能轉至非歐盟國家銷售,最終錯失了圣誕節的銷售旺季。第四,質量約定只符合相應標準,如發生意外,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相應損失,合同訂立的種種不嚴謹導致了爭議的發生。
又如,在合同簽訂時,文字表述不嚴謹,也容易造成貿易摩擦糾紛。紡織品的色牢度等級是衡量產品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中涉及多項細類的色牢度指標,常見的包括耐水色牢度、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日曬色牢度等。企業在接單中常犯的錯誤是在簽訂合同時沒有具體規定哪項具體色牢度的等級,而概以“色牢度大于X級”的表述,這樣往往造成交貨時雙方對貨物品質的判定不同,帶來貿易糾紛與摩擦。
除了上述的貿易風險以外,在簽訂和履行外貿合同中,還有因為不了解對方國家的消費習慣和風俗細節,導致對方拒收造成生產企業的損失。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宗關于中國出口到阿拉伯國家袍子的案例。由于阿拉伯國家的風俗習慣,熊貓圖案則被認為是“豬”的代名詞。由于企業不了解當地相關的文化習俗,所以生產的袍子貨物沒有被訂貨方接收,造成了嚴重損失和貿易糾紛。
尋求專業幫助避險維權
與會專家表示,如果把企業的整個出口貿易比喻為一場長跑,那么簽訂規范的合同,就猶如贏在起跑線上,而履行合同的過程就好比長跑中努力拼搏的過程,到達終點就算是圓滿完成了一次長跑。在貿易過程中,為發生貿易摩擦解決糾紛的仲裁機構就好比裁判哨。
歷經全球經濟危機、貿易摩擦的沖擊以及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后,中國紡織業正在從“拼成本、拼價格”走上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道路,單靠低廉的加工賺取微薄的利潤已難以為繼。企業要減少貿易摩擦,贏得在國際上的一席之地,就要在合同簽訂的起跑線上,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熟悉相關法律。如果一旦出現貿易糾紛,要及時申請仲裁機構進行協商,同時也要以紡織行業協會和商會為法律援助機構,通過行業標準為依據,共同發力維護正常的貿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