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動搖投資者信心 中國吸引力增強
如今恐慌情緒傳導到了東南亞。投資者和制造商正對東南亞最大汽車生產中心——泰國產生動搖。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包括通用、福特和豐田在內的至少六家汽車制造商已經警告去年11月份以來爆發的泰國政治動蕩給它們的銷售帶來沖擊。其中,豐田表示將重新考慮在泰國最高6.1億美元擴大卡車產能的計劃。 華爾街日報還報道稱,泰國工資水平不斷上升和政治緊張已促使海外汽車制造商考慮在越南和老撾等成本更低的國家進行投資。此外,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吸引力也在增強。 不過在經歷了自去年以來兩輪市場波動之后,恐怕所有制造商都要重新對這些新興市場國家進行風險評估了?! ?/p>
在美國退出量化寬松的背景下,新興經濟體自身的調整能力堪憂,尤其是一些問題相對嚴重的國家,2013年5-6月,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爆發匯率危機,隨后2014年1月土耳其、南非、越南、印尼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爆發匯率危機,匯率危機本身顯示的正是對這些國家經濟前景的看淡。 其中,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尼甚至被冠以“脆弱五國”(FragileFive)的稱呼。 正在舉辦冬奧會的俄羅斯也不容樂觀。今年以來,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和歐元匯率均走低,貶值引發了民眾恐慌,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擠兌潮。對于試圖通過舉辦索契冬奧會來提升國家形象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新興市場貨幣一片“貶”聲中,人民幣卻傲然挺立。彭博匯編的資料顯示,2014年以來,全球最主要的24個新興市場貨幣中,僅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其余全線貶值。 對此方正證券首席分析師湯云飛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還將長期高于歐美日,并且長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只要美國不進入危險狀態,人民幣在短暫時期內可能有技術性調整,但中長期持續升值的趨勢不會改變。而這種對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看法顯然并非個案。 中國工資增速放緩成為利好? 中國經濟的平穩態勢可能是對制造商投資最大的優勢所在,但在此前,中國用工成本上漲一直是困擾在華企業的最大問題,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對用工成本尤其敏感。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面,中國薪資增速已顯著放緩。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PeterHooper在2013年7月的報告稱,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薪資工資增長明顯放緩,這也符合經濟增速不斷降低的勢頭。 年增幅在2007年達到19%的頂峰后(2002年和2008年之間的平均為15%),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已在2012年和2013年的頭幾個月放慢至12%。除去通脹因素后,實際工資相比危機爆發前僅增長約13%。 而引人注意的是,2013年迄今為止工資增長的名義和實際價值都要低于2009年。工資增幅放緩主因現勞動力增長停滯不前,需求的周期性弱勢抵消了供給的結構性疲弱。 無獨有偶,高盛分析師鄧敏強也在2013年8月的報告中稱,中國工資增長隨產出同步放緩,從而緩沖了就業受到的影響。 與此同時,中國制造在產業鏈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美國學者DanSteinbock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新興市場國家首次超過發達國家成為獲得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地方,其原因之一是全球創新正在向亞洲特別是中國轉移。 而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ScienceBoard)的一份報告顯示,世界的高科技重心正在轉向亞洲特別是中國,中國在世界高科技制造方面所占的份額2012年達到24%,僅略低于美國所占的27%。 1月份糟糕的PMI數據?別忽略春節因素對中國經濟全方位的影響,所有人都在回家。真正值得擔心的還是人民幣升值。 改變人民幣升值趨勢的臨界點 強勢人民幣讓中國并未遭受大規模資金流出的侵襲,但卻一步步拖累了出口業的發展,海關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中國出口增速已經下降到4%,增幅遠低于11月份的12.7%。而全年出口增速7.9%也沒有達到8%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的報告顯示,受薪酬上漲和生產率下降的影響,在天津生產空中客車A320飛機的成本比在法國圖盧茲的成本要高出10%。 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會侵蝕中國的出口競爭力,造成出口企業倒閉,進而引發就業壓力。特別是部分勞動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出口企業確實遇到了困難,存在關?,F象。 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廣東省的制鞋企業已經將三分之一的生產遷至中國內陸城市,還有三分之一遷至東南亞國家。而隨著工資增速的放緩和東南亞國家自身經濟遇到困難,制造業外遷的跡象將得到遏制。 摩根士丹利駐香港的經濟學家切坦·阿希亞也表示,制造商現在根據匯率波動將訂單從中國轉移出去還為時尚早。不過他也警告稱,今年這可能成為一個更重要的因素。而根據環球資源企業網調查顯示,受訪中國企業普遍認為2014年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民幣升值。
不過從目前各方分析來看,人民幣升值趨勢在2014年并不會出現折轉,甚至普遍認為破6是大概率事件。而且決策層也有足夠的理由支持人民幣持續升值: 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了約36%,迄今卻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出口企業破產倒閉潮,貿易順差反而從2005年的1021億美元,上升至2013年底的2597.5億美元。這表明,中國出口部門對匯率的抗壓性比想象中要強得多。 只要在擺脫出口和重工業的依賴過程中,不出現經濟失調和失業率上升,而且又可以避免引發主要貿易伙伴的政治壓力,人民幣依然有升值空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