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效率不如中國員工罷工頻發帶來社會動蕩
“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而節省出的制造成本,根本無法保持。”美國《商業周刊》日前引述在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投資的制造商的話發出這樣的感慨。近年來,不少跨國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將目光轉向工資低廉的東南亞。不過,該地區的制造業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孟加拉工廠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柬埔寨工人要求漲薪帶來的示威活動不時爆發,泰國政局新一波的不穩定,都使國際投資者面臨挑戰。近來,記者走訪了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國的制造業中心,發現這些地區的制造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也在迅速上升。亞洲政商界及多位學者對記者表示,整個亞洲民眾都在要求自己的權益,想要更高工資和更好工作環境,因此不能單純從工資水平來看制造成本。英國《金融時報》稱,在很長時間內,珠三角等中國地區依然會是“世界工廠”,但整個亞洲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意味著,30年來中國和亞洲為全世界提供價廉物美商品的模式已經結束,未來世界需要為此支付更公允的價格。
探訪柬埔寨制衣業中心
“希望沖突的兩邊能夠進行談判,和平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穩定是很多柬埔寨人的共同愿望”,索庇對記者說。索庇是一名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自由廣場開三輪摩托的司機,他親歷了不久前警察強力驅散廣場示威者的事件。從去年12月15日以來,柬埔寨最大的反對黨救國黨領導人桑蘭西發起“天天示威”活動,與反對黨聯系密切的5家工會組織也發起全國工人罷工活動,要求將工人工資從現在的大約100美元大幅提高到每月160美元。罷工在金邊郊區的工業園逐漸演化成暴力沖突,1月3日,一些示威者沖擊破壞工廠,并同警方發生沖突,警方隨后開槍,導致4人死亡。索庇說,柬埔寨民眾確實對收入過低非常不滿。“我們都同意,國家需要改革,但是,暴力并不是解決方案。”
記者近日來到柬埔寨時,金邊市區內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繁華,騎著摩托車的人群、各種品牌的汽車充斥著金邊大大小小的道路,旅游景點和大型超市里依然游人如織。不過,當記者從市區出發,開車約1個小時來到遭受沖擊最嚴重的汶盛工業區,感受到的完全是另一種氣氛。沿著汶盛路兩旁有3家較大的工業園,包括加華工業園、安達工業園、雨康工業園。除了在這3家工業園入駐的上百家企業外,還有其他私營企業建的大大小小的制衣工廠,數量加起來有300家之多,占整個柬埔寨制衣工廠數量的近1/3。
一進入汶盛路,記者就感受到這里的緊張氣氛,黑乎乎的焚燒痕跡、破碎的玻璃、滿地的石塊,還有聚在工廠門口閑聊的工人,而一隊隊荷槍實彈的軍人在附近執勤,既有駐扎在工廠里的,也有在街上巡邏的。
制衣業是柬埔寨最大的出口行業,該行業雇用了約60萬工人;制衣業占柬埔寨出口的八成以上,對GDP的貢獻率高達15%-18%。柬埔寨制衣廠商會秘書長盧啟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制衣工廠目前已經有9成工人陸續返回工作崗位,但持續近10天的罷工給柬埔寨制衣、制鞋產業造成2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而罷工和暴力沖突給外商投資信心造成的損害等非直接損失目前尚無法估量。“一些韓國制衣廠商正考慮搬遷到國外,而更多的客戶也可能考慮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些負面的效應將在未來一兩個季度內逐漸顯現。”盧啟建說。
進入加華工業園,記者第一眼就看到地上擺著被暴力推倒的大門,園區內一些吃完午飯的工人坐在樹蔭下閑聊。巨大的黃色廠房上很多窗戶玻璃都被砸碎,只能用布料臨時遮蓋起來。中資制衣廠英方(柬埔寨)制衣公司領導人張定告訴記者,領導工人非法罷工的5家工會,有3家在加華工業園內擁有組織,因此加華工業園成為工潮沖擊的首要目標。張定稱,他們制衣廠在罷工期間直接的經濟損失就達10萬美元,由于生產停頓,交貨延后可能會帶來進一步的損失,但最嚴重的是由于客戶擔心柬埔寨安全形勢,會取消后續訂單。“將給工廠帶來30萬美元以上的損失。”張定嘆息道。
柬埔寨籍工人恩孔是英方工廠10多年的老工人了,他在工廠擔任車間管理員,他的妻子也在制衣廠工作。他對記者表示,像最近發生的大規模罷工和暴力事件還是第一次經歷,“我現在每個月的基本工資為190美元,加上加班費每月能拿到300美元,家里有兩個正上學的孩子需要供養,我認為罷工并不是理性的行為,用暴力強迫其他工人罷工更是不應該。”恩孔對記者說。
低工資不等于低成本
近年來,隨著中國勞工成本和生產成本的提高,很多制造商開始轉向勞動力相對廉價的東南亞國家。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中國平均工資的提高,擁有充足廉價勞動力的柬埔寨、印尼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將是受益最大的國家。越南、孟加拉國和柬埔寨已經成為亞洲前三大服裝出口國。
與此同時,不僅在柬埔寨,東南亞很多國家的企業也都面臨著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帶來的問題,一些國家政治穩定因此面臨挑戰。泰國政府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300泰銖”計劃,即工人每日工資不能低于300泰銖(約合60元人民幣)。根據記者對泰國羅勇工業園等外國制造企業的走訪,加上勞保費、加班費等,在上調工資標準后,企業為每個工人支付的月工資普遍達到8000至1萬泰銖,很多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外國企業叫苦不迭。
對于制造業從中國向東南亞轉移的說法,在越南太平省經營一家紡織企業的曹先生并不認同。他告訴記者:“受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影響,不少企業都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等國。”但實際上真正在東南亞國家投資后才知道,“工人低工資并不意味制造成本低”。他說,以紡織業為例,目前國內一線城市紡織廠流水線熟練工人月薪在2800—3000元。在越南海防,月工資水平約合2000元人民幣,但員工的工作效率卻要比國內低20%左右。
與此同時,在東南亞,怠工乃至罷工頻發造成企業生產秩序常受到干擾。在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國,工會勢力比較強大。為此,不少外資企業往往選擇息事寧人或最終妥協以將損失降到最低。蔣彬是越南胡志明市一家中國建材企業老板,他對制造業從中國向越南轉移的說法也不認同。他說目前越南外資勞動密集型企業分布集中且都有大量用工需求,因此越南工人并不怕失業。很多工人在一家企業掌握了熟練技術后,就跳槽到薪資更高、工作環境更好、福利水準更高的企業去。另外,腐敗和不透明行政手段催生了高昂的成本外支出更加極大地抵消了勞動力成本優勢。越南《勞動法》規定,外資企業每年要以30%的幅度漲工資,這也令很多外資企業不得不考慮投入產出。越南勞動力成本優勢正日益受到限制。
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工人漲薪要求達不到而帶來的社會和政治動蕩。近幾年來,印尼罷工潮不斷,要求提高最低工資的呼聲越來越高。2012年的工人大罷工迫使雅加達市政府提高最低工資44%。2013年以來,印尼通脹率上升,預計今年將超過10%,政府調高燃油價格44%,土地、電力等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上升。2013年11月,印尼工人再度舉行全國大罷工,范圍波及爪哇、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20個省,約有300萬工人參與。他們要求提高最低工資50%。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0—2013年間,印尼最低工資上升幅度達30%,遠超過中國。最低工資的大幅提高給印尼企業,尤其是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制造業帶來了壓力。印尼工商業協會官員阿克巴對記者表示,近來,印尼土地、燃油、電力、物流價格大幅度上漲,如果勞動力成本再大幅度提高,將導致制造業生產成本上升,削弱印尼企業的競爭力。印尼制造業的主要投資國之一韓國2013年削減了6萬當地工人,占其印尼員工總數的10%。
東南亞短期無法替代中國制造
印尼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斯瓦格對記者表示,東南亞制造業成本是否會超過中國取決于生產率水平。目前,中國生產率水平和規模經濟都優于印尼。在2000—2011年間,印尼工資平均上升5.5%,而生產率僅上升3.4%。同一時期,中國工資平均上升7.2%,但生產率上升了10.1%。單純的靠廉價勞動力不足以取代中國。
柬埔寨首相府高級經濟顧問梅•卡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東南亞經濟的發展,工資水平相應提高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加上東南亞很多國家在法律上承認工會的獨立性,允許工人通過罷工方式同資方議價,隨著東南亞一些國家改革和政治自由化的推動,工人對于工資上漲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盡管柬埔寨、越南、緬甸等國同中國相比,勞動力價格的確有很大的競爭優勢,但電力等基礎設施不完備,更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勞動力技能和素質也相對低下,這些劣勢決定了東南亞很多制造業企業在中短期內仍然無法替代中國制造。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