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印度尼西亞合成纖維的產量不景氣
在2013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亞合成和聚酯纖維(聚酯短纖維)的產量同2012年上半年的27.5萬噸相比低迷。此外,歐洲和美國低迷的經濟條件是造成印度尼西亞合成纖維產量不景氣的主要原因。歐洲和美國是印度尼西亞合成纖維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印度尼西亞合成纖維生產商協會(APSYFI)的秘書長維拉瓦斯達提及,在今年的上半年,來自于美國的需求增長,但是沒有明顯改善,只增長了1%,而來自于歐洲的需求下降了20%-30%。 在2013年上半年,來自于中國的合成纖維產量仍然處于支配地位,去年的庫存已經耗盡。因此影響了國內的產量。維拉瓦斯達說。 維拉瓦斯達對印度尼西亞今年下半年的聚酯纖維產量上升仍然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今年下半年的產量能夠增長到32.5萬噸,導致今年的總產量達到60萬噸。這個全年產量數字僅比全年的目標產量超出了55.6萬噸。 維拉瓦斯達認為,在2013年下半年,國內的聚酯纖維消費量能夠實現今年的目標。今年,國內的聚酯纖維需求仍然達到人均6.6千克,去年為6.3千克。 上升的燃料價格和上升的工資能夠抑制國內紡織產品的采購力。然而,政府能夠削減創紀錄的燃料價格提高帶來的影響,保護紡織和紡織產品工業,避免中國產品的入侵。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