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武裝傳統產業
紡織服裝是重要的傳統產業和民生產業。在信息化、數字化社會發展階段中,傳統產業生存壓力凸顯,市場競爭力下降,再不變革、轉型,將面臨重大的生存考驗。 綜觀當今世界,紡織服裝行業已不再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即使有,也區別于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發達國家以“品牌戰略”輸出加工技術,轉嫁成本壓力,把發展中國家作為其世界工廠和生產基地。中國作為紡織服裝大國,正在走與發達國家相同的道路:輸出設備到亞洲、北非;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合作辦廠,建立紡織服裝生產基地。資本向價值洼地輸出,尋找本土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步消失后的新利潤。 在我國生產要素成本逐年上漲,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經濟環境下,許多新興產業贏利尚屬不易。在國際市場消費需求持續下降,國內生產要素上漲的不利形勢下,記者在采訪中接觸了一些日子仍然過得不錯的紡織服裝企業,他們的“生存經”就是“把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做得‘不傳統’”。 首先看看工業機器人產業?!?013~2017年中國機器人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工業機器人產業在未來5年將以20%的速度增長,市場份額將達數百億元。美國、歐盟、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機器人已經不僅限于醫療、汽車、軍用等領域,在傳統的紡織服裝生產加工中,機器人服裝生產流水線、衛生巾、紙尿褲機器人包裝生產線已經代替人工。而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專院校,人工智能專家多半是學國外的,機器人自主研發能力低下,尚未形成產業化。值得一提的是,廣東佛山順德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實現了服裝遠程定制與智能制造,開創了傳統服裝向數字化服裝生產轉變的新局面,在這方面具有指導作用和意義。 其次,看看新技術應用。一招鮮,吃遍天。企業一旦擁有了新技術“殺手锏”,就不懼市場風浪。例如,在市場熱銷的衛生醫療材料中,紡粘法非織造布SMS(紡粘、熔噴、紡粘)、3S(紡粘、紡粘、紡粘)獨占市場鰲頭,其主要原因是用其生產出的非織造布卷材,均勻度和柔軟性符合衛生、醫療材質要求。而要達到非常好的柔軟性、均勻性,更細的纖度成為主要技術指標。我國現有的3S、SMS生產線,噴絲板熔融聚丙烯冷風牽伸后,纖度為2旦左右。據了解,日本旭化成公司的新技術纖度可達0.5旦,生產出來的非織造布克重可做得很低,均勻度、柔軟性可滿足醫療衛生材料需求。 在成布速度方面,我國3S紡粘非織造布復合生產線,最快達300米/分鐘,而國外的生產技術已經突破600米/分鐘。更細的纖度意味著原料成本的節??;更快的速度使單位耗能下降(電能、熱能),產量提高。一旦企業擁有了先進的技術和自動化的機器人生產線,物料成本、人工成本不再是企業發展的“攔路虎”,想不發財都難。 再次,看看觀念創新。觀念是無形的東西。但有了創新的思維,就能變短板為“跳板”,跳出舊思維模式,撞出新的贏利火花。紡織服裝“玩”跨界,把過去認為不可能的變成了可能。 南通金仕達有限超微阻燃材料公司是以家紡產品起家的企業,總經理歐衛國有他的想法。他告訴記者,英國一個軍用帳篷的訂單,要求防紅外探測,找了數家公司都做不了,歐衛國得知后說服客戶讓他試試。經過攻關,金仕達做出了符合要求的軍用帳篷。據了解,這種軍用帳篷在實戰中可防備敵方衛星偵察,具有較高的實戰用途。從此,來自這家英國客戶的訂單源源不斷。最近,金仕達公司又在開發一種醫用止血速生創可貼,可吸收傷口膿血,促進傷口愈合。紡織跨界到醫用、軍用等領域。 在國內外不利因素齊壓紡織行業的惡劣環境中,靠跟風、仿造是沒有出路的,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創造新贏利點。那些已打破發展瓶頸,沖出市場陰霾的企業用實踐不斷證實著這一點。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