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成為泉州鞋服等外貿企業“淘金”地
“今年傳統歐美市場仍然不景氣,但非洲市場增長超過30%,已經成為繼東盟之后增長最快的區域。”對于出口市場的變化,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紡織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 這只是泉州制造對非貿易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非洲成為泉州市外貿企業的“淘金”地。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今年1—2月泉州市與非洲進出口貿易值3.7億美元,同比增長1.9倍;其中進口1.7億美元,激增31.4倍,出口2億美元,增長66.2%;貿易涉及非洲42個國家,泉州生產企業900余家。 南非市場占據“半壁江山” 統計數據顯示,前兩月與我市企業有貿易往來的非洲國家中,南非、埃及、利比亞、尼日利亞等國家位居我市非洲貿易伙伴的前列。目前,南非為我市最大的非洲貿易伙伴,貿易值為2.1億美元,同比增長6倍,占據泉州對非進出口貿易值的57.6%。 “從商品種類看,進口商品前三名為鉻礦砂及其精礦、牛皮革及馬皮革、原木,主要為生產原料型商品,出口商品集中于我市傳統優勢產品,服裝與鞋類表現最為突出,其次是機電產品、紡織紗線等。”泉州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全年數據來看,2012年泉州市對非洲貿易值高達16.1億美元,同比增長72.2%,其中進口5.8億美元,大增11倍;出口10.3億美元,增長16.5%。一般貿易進出口10.4億美元,增長17%;加工貿易5.7億美元,增長11.2倍。民營企業主導進出口,貿易值為7億美元,增長23.1%;其次為外商投資企業。對南非全年共進出口7.6億美元,增長2.8倍,占據同期泉非貿易值47%。 非洲市場有待重新認識 “盡管我市與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但目前對于部分出口企業而言,非洲仍是一片方興未艾的市場。”去年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組織了30多家企業遠赴非洲考察,該商會秘書長陳蒼松注意到,由于對市場缺乏認知且重視程度不夠,一些鞋服企業目前在非洲市場的業務多以代理為主,渠道主要通過展會進行,導致在非洲的市場份額處于較低水平。 “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非洲消費者對服裝款式及流行趨勢的要求不高,這其實是誤區。”陳蒼松分析,非洲有50多個國家,是世界消費層次最為多樣化的地區。受服務業投資增加、自然資源開發加快以及良好的經濟政策等因素推動,非洲中產階級人口快速增長。據非洲發展銀行數據,非洲已有3.5億中產階級人口,占其總人口的34%,其劃分標準為日消費2—20美元的人群。與此同時,目前,16—34歲消費者收入占非洲居民收入總量的53%。 “這些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與年長一代明顯不同。他們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也習慣從網絡尋找消費信息,更關心時尚和流行趨勢,并愿意嘗試新生事物。這也是目前電商渠道能成為一些泉州企業開拓非洲市場有效途徑的原因之一。”陳蒼松說。 應多增設專賣店打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對消費群體變化的把握,將是泉州企業進一步分享非洲市場增長機遇的關鍵。與此同時,在非洲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品牌價值的作用越來越大。據調研,72%的非洲消費者表示品牌和質量同樣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南非世界杯的舉行,以及中國制造的風靡全球等因素影響,非洲消費者非常認同中國品牌。 “設計時尚款式豐富(專賣店)多樣的泉州鞋服在非洲很受歡迎,很多年輕人甚至以穿安踏(專賣店)、匹克等泉州運動品牌為時尚。”一年多來,我市一家服飾公司的外貿主管王小姐一直忙著開辟非洲市場,“非洲除了市場潛力大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接受我們的品牌,這個很有吸引力。同時,非洲有很多共同體,只要能打入一個市場就很容易進入其他關聯地區市場。” “除了代理渠道外,未來泉州企業可考慮在非洲多增開品牌專賣店分享增長機遇。目前一些國際品牌如zara、gap等已在非開設專賣店。”陳蒼松表示,事實上,隨著非洲消費能力的提升,泉州品牌價值在非洲也將隨之提升。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