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中非望提高紡織等經濟合作
26日,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運國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訪非的一系列表態和演講表明,中非在未來將致力于提高經濟合作水平,這對于中非關系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與此同時,中非合作與其他國家與非洲合作之間也可能產生更多競合,舒教授認為應當提倡良性、和諧競爭。 舒教授表示,要使中非關系保持良性發展,中國需不斷提高與非洲經濟合作的層次,著力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和技術交流。比如,由于中國和南非紡織品行業存在一定競爭,紡織業和汽車制造業是南非的最大產業,南非方面曾對中國紡織品實行配額措施,后來中國一度主動限制紡織品出口到南非,但是此舉實際上并沒有促進南非紡織業的發展,反而導致南非紡織品價格上漲,工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為此,中南雙方目前正尋求將中國的生產能力與南非的設計和營銷進行合作,共同生產可吸引西方市場的服裝。 在殖民地時期的影響下,一些非洲國家在紡織、水泥、飲料等行業方面有所基礎,但是制造業至今未能發展壯大,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舒教授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經驗未來將更多幫助非洲發展,從實處落實互利互惠合作,可有力回應一些質疑中非合作的西方國家以及非洲人士。根據多年來對非洲的走訪和觀察,舒教授指出,非洲從政府官員到民間對中國普遍抱有很大的好感,向往中非加深合作在非洲是主流意見。 而非洲擁抱中國這一合作伙伴,也是出于認同中國在與非洲合作中體現出的對文明多樣性的尊重。習主席提出中非為“命運共同體”,這表明中國對非洲因曾強烈依賴外國發展經濟而產生對走自力更生道路的渴望有深刻認同感。舒教授指出,西方國家和一些國際組織在對非援助時曾經常罔顧受援國經濟社會發展現實,提出附加政治性條件,讓非洲國家非常反感,而中國堅持為非洲發展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幫助,讓非洲國家更加認識到中國這個合作伙伴的不可或缺性,一些西方國家也因此開始轉變做法。 此前有學者認為,中國對拉動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能已經超過50%。中非加強合作對其他國家是否有擠出效應?舒教授認為,目前各國與非洲合作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法國自從薩科齊時代開始對于非洲其前殖民地國家提升關注,為保住其國際地位,目前是這些國家的最大援助國。法國和日本等國與非洲在安全合作方面投入較多,而中國在這方面更多是通過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與非洲國家開展合作。舒教授認為,盡管如此,一個政治社會穩定的非洲既有利于非洲國家自身經濟發展,也有利于其合作伙伴,因此各方與非洲合作有不少共同關切。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