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正街”崛起漢口北
近日,漢正街三大鞋業市場整體遷入漢口北鞋業皮具城,“新漢正街”將增加至少60億元的年銷售額。同日,武漢鐵路局首次向外界推介即將掛牌營業的漢口北鐵路物流中心,該中心運行后也將成為湖北首個公鐵綜合物流中心。漢口北的商戶發貨、收貨將再添有力渠道。 今年以來,從漢口北不斷傳來消息,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15類專業批發市場之一——漢口北輕紡輔料城開門納客。首屆秋冬季服裝面料輔料訂貨會同時舉辦,當日成交額達300多萬元。漢口北輕紡輔料城承接武漢市老漢正街服裝面料和輔料批發業轉移的重任,已有千余家漢正街及江浙、廣東商家入駐。與此同時,輕紡城配套現代化生產基地——漢口北服裝工業園正在抓緊建設;窗簾家紡城、酒店用品城二期、新裝海寧皮革城、羽絨服大世界等四大市場開業;物流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15家物流公司已入駐;30萬平方米倉庫已投入使用,正在開工建設的約100萬平方米;漢口北美食街長達2公里、商鋪207間已全部建成,酒店、公寓、寫字樓、企業社區辦公樓建設全面提速。漢口北作為全國新的服裝批發基地已初具雛形。 老漢正街疲敝畢現 市政府為武漢服裝業提供平臺 1982年,一篇《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經驗值得重視》的報道,使得擁有500多年歷史的漢正街揚名天下。然而,進入新世紀后,由于漢正街業態落后、人口稠密、商居混雜、交通擁堵、市容臟亂、火災頻發等種種弊病難以根除,使得漢正街這個曾是全國十大服裝市場之一的大市場排位下滑,遠不及廣州白馬、虎門富民、福建石獅等,曾經風光無限的漢正街疲敝畢現,服裝業作為武漢傳統批發業的龍頭老大,難以回避萎縮的尷尬。 在此情況下,武漢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痛下決心、依法整治,整體搬遷、全面改造,轉型升級、限時完成”。政府希望通過搬遷、整頓消除市場的火災隱患、交通梗阻,進而改變“現場、現貨、現金”的“三現”傳統交易模式,將喧鬧、蕪雜的漢正街老批發市場改造為秩序井然的現代商貿旅游區。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漢正街文化商務區建設的意見》提出,將漢正街整體外遷轉移至市郊的黃陂區漢口北,在這里建成包括服裝服飾等小商品批發戶在內的三大承接市場。漢口北將成為全國又一個服裝服飾商貿中心。 漢口北紡織服裝批發市場 順應市場發展需求 早在2006年9月,卓爾控股就選取武漢市漢口北端盤龍城故址一帶,斥資百億元,打造了總面積800萬平方米的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欲構筑中國第四代國際化批發市場。兩年后,漢口北批發第一城舉辦了招商大會,近500家品牌和企業入駐漢口北批發第一城服裝市場。2011年10月,卓爾控股收購了中國基建港口入主陽邏港,為漢口北打通了江海直達物流通道。一年之后,內陸首家商品指數——新華卓爾漢口北消費品指數成功發布。 武漢市委市政府關于老漢正街整體搬遷到漢口北的決策順應了市場發展需求。在老漢正街整體搬遷中,服裝服飾行業在漢口北全面重新集結,實現高位重組。隨著幾個龐大的專業市場集群相繼建成,漢口北的商業規模也逐漸壯大起來。而打造成中國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商品交易中心的漢口北,規劃中包括了輕紡城、鞋業城、服裝城、倉儲物流中心、國際名品館、窗簾布藝城等69個專業市場。迄今為止,漢正街已有9200多戶服裝服飾等經營戶在漢口北購鋪經營。 政府全力支持 漢口北商業環境逐漸完善 業界有種鮮明的觀點認為:武漢商業的繁榮正從批發與零售并駕齊驅變為零售一枝獨秀,而在廣州、義烏,甚至成都、長沙等地的批發市場風頭正勁,中國商業批發的版圖上,武漢正在被忽略。如何發揮武漢的區位優勢,重振正在嚴重萎縮的批發業務,建設好武漢市重點規劃的新型區域漢口北,是武漢市委、市政府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的內容之一。 在武漢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漢口北所在的武漢市黃陂區區長介紹,漢口北已經建成了三大承接市場,其中,批發第一城市場承接漢正街服裝服飾等小商品批發戶。政府將全力支持漢口北市場的建設和發展,為新市場服好務。 近兩年,為了完善漢口北的商業環境,武漢市在漢口北設立了3個消防站,建設了3家客運站,17條長途客運班線,開通了4條公交線路。武漢市主干道解放大道將直通漢口北,輕軌漢口北延長線正在建設,到時,漢口北到武漢市區,只需20多分鐘。商戶的住宿、就醫、讀書、交通等問題均一一得到解決。市委、市政府希望漢口北帶領武漢服裝服飾批發業重塑輝煌,希望作為武漢商業符號和標志的漢正街,在漢口北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回到這座城市的“起點”。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