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服裝業受益中國產業轉移
在柬埔寨一座藍白相間、閃閃發亮的服裝廠里,擺放著一排排二手勝家(Singer)縫紉機。這些縫紉機是從去年關門的一家中國工廠運送過來的。 隸屬于香港黛麗斯公司(TopForm)的這家工廠共有700名工人。過去一年多來,大量企業把工廠(多數來自中國)搬到了柬埔寨,因為這里的工資水平更低,大致相當于中國的三分之一。黛麗斯就是其中一家。 中國的工資水平呈兩位數增長,工廠勞動力短缺,導致多家企業搬遷到越南、孟加拉和印尼等成本更低的國家。 文胸生產商高華(Clover)的行政總裁劉敏姿(AngieLau)表示,她的公司發現,在柬埔寨經營比在印度更容易。該公司在印度也有一家工廠。而且,其柬埔寨工廠的生產效率正在迅速趕上其中國工廠的水平。 柬埔寨只有1500萬人口,大批外國企業涌入正在改變該國經濟狀況。在首都金邊的周邊地區,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也有一些投資是從泰國轉移過來的,因此柬埔寨毗鄰泰國交界處也出現了許多工廠。 去年,柬埔寨的外來投資規模急劇增加,這主要是由于中國香港企業及日本企業為尋找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而紛紛以該國為投資目的地。亞洲開發銀行(ADB)高級國別經濟學家彼得•布林布爾(PeterBrimble)估計,由于制造業、農業和金融業的投資增加,柬埔寨外來直接投資(FDI)總額從2011年的8.5億美元猛增至2012年的15億美元。 臺灣美德向邦醫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Medtecs)在位于柬埔寨毗鄰越南的中央低地的磅湛省(KampongChamprovince)擁有一家生產手術衣的工廠,員工有4000人。該公司總經理LarryKao打趣道:“大批外國企業在爭奪工人,我們都希望柬埔寨人口能翻一番就好了。” LarryKao估計,柬埔寨工人工資已經漲到每月110-130美元,而三年前為85-100美元。不過,這仍低于中國工人月薪400美元的水平。 除了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投資者把生產業務從中國遷到柬埔寨外,過去一年來數家日本企業也到柬埔寨投資,尤其是在接近泰國邊境的地區。 去年12月初,柬埔寨首相洪森(HunSen)出席了日本永旺(Aeon)在金邊興建的一座商場的奠基儀式。永旺的總裁承諾,還會再投資興建四座商城。 金邊以往較為清閑的交通也因大量SUV汽車的涌現而改變,部分車輛是中國商人開的。中式餐館也塞滿了來自中國大陸的企業管理人員。 不過,在投資涌入的同時,工業化速度加快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如工資通脹、侵占土地等。去年美德向邦的員工罷工了3天,部分原因是對工資不滿。不過LarryKao表示,他很幸運,因為他的工廠只有兩個工會。他說:“我曾聽說,有的工廠工會數量達14個,這就像娶了一大群老婆一樣。” 經濟高速發展,加上必須為工廠和大型種植場騰出土地,導致柬埔寨出現大量紛爭,結果世界銀行(WorldBank)2011年中止了提供給柬埔寨的所有貸款。去年11月,遭到強制拆遷的抗議者在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Obama)訪問柬埔寨之前,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周圍。在金邊一個填滿沙子的湖邊,一位72歲的婦女控訴道,她被從家里強行驅趕時,因為反抗被打得頭破血流,還被關進了監獄。 柬埔寨政府的人權紀錄飽受詬病。但外國投資者認為,柬埔寨政府歡迎海外資金。他們對柬埔寨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年輕勞動力印象深刻。布林布爾表示,去年一家日本小型汽車制造商在柬埔寨開了一家工廠,這家公司的人告訴他,該工廠的生產效率相當于他們公司在中國工廠的80%。高華的劉敏姿表示,盡管“中國擁有最好的技術工人,但柬埔寨正在迎頭趕上。” 兩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國商人在一天之內就拿到了為期一年的商務簽證,他們對這種效率贊嘆有加。但他們表示,“加急費”應該設為一項行政收費,這樣就能合法地支付了。 不過,亞洲開發銀行的布林布爾表示,阻礙投資者的不是腐敗,而是工廠所需的工程師和本地管理人員匱乏,而且用電成本過高。柬埔寨的電費遠高于鄰國越南,很多地區供電也不穩定。一名外國投資者表示:“如果你的工廠需要連續供電,你就必須準備一臺性能良好的發電機。” 黛麗斯金邊工廠的經理MichaelChoy表示,盡管他想把工人增加到2000人,但他必須培訓工人,教他們學習如何制作樣式繁復的內衣,擴充人手因此受到限制。在黛麗斯的產品線中,高檔內衣仍由該公司在中國剩下的兩家工廠生產,而柬埔寨的工人僅限于生產花樣簡單的文胸。 盡管目前尚無人抱怨勞動力短缺,但服裝制造商表示,未來勞動力短缺會成為約束。全國服裝制造商協會秘書長KenLoo表示:“柬埔寨不可能吸收從中國轉移出來的所有訂單。”他指出,去年柬埔寨的服裝出口額僅為43億美元。越南和孟加拉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規模約為200億美元,而中國去年前10個月的紡織品及服裝出口額就達2700億美元。 KenLoo表示:“從中國轉移出來的訂單價值數百億。東南亞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吸收這些訂單。”隨著工作從中國轉移到孟加拉和柬埔寨等地,西方的消費者將必須適應服裝和鞋子價格上漲的局面,因為這些地區的工資也會水漲船高。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