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三大經濟體都受到短期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疲軟狀態,讓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外貿出口承受壓力。
日前召開的中國對外經貿2011夏季形勢分析會上,專家建言,應把握美國和日本在下半年的經濟增速反彈機會,同時大膽出口,不應該總是顧慮重重。
中國出口訂單走低
美國經濟在二季度繼續疲軟,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日本連續兩個季度出現GDP負增長,影響新興市場國家出口的三大經濟體短期經濟均不太樂觀,并間接影響到中國經濟。
剛剛發布的中國PMI數據顯示,6月份的PMI已經降至28個月來的最低點50.9。其中,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5%,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11個行業高于50%;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9個行業低于50%。
不僅僅是中國,印度、韓國等地的PMI也都下滑至數月低點,因當地工廠受到海外消費需求疲軟和國內緊縮貨幣政策的雙面夾擊。
美日經濟反彈有助于下半年出口回升
日前召開的中國對外經貿2011夏季形勢分析會上,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認為,對于下半年三大經濟體的走勢,美國經濟增長在二季度預計在2%~2.3%之間,但下半年經濟將加速,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平均增長在3.5%左右,造成經濟增長原因在于個人消費支出的增長、出口增長和產能利潤率的提高;日本經濟在三季度因為災后重建預計會出現6.3%的增長,在四季度可能為4.7%,但電力短缺和企業家信心下滑可能影響日本的復蘇;歐洲方面今年二季度的增長目前的預測是1.6%,三季度是1.1%,四季度是1.4%。
丁志杰認為,今年中國貿易的順差會減小,但由于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速反彈,下半年的出口有可能會擴大,不過歐債危機的擴大會對國內的出口產生負面影響。在美國QE2結束之后,中國需要關注資本流動逆轉的風險,即一旦出現美元升值造成資本回流美國的可能,應密切關注跨境資本流動的變化,及時調整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和方式。
中國還應積極促進出口
除了三大經濟體短期變動會給中國出口帶來影響之外,美國出口政策以及對華進口結構變化也會增大中國出口壓力。
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何偉文就發現,同以往美國對中國進口增速高于美國對全球進口增速的情況不同,今年1~4月份美國對中國的進口卻慢于美國對全球的進口增速;今年一季度美國從中國進口方面,計算機、電子、電器設備、電器、機械都是兩位數增長,但傳統大宗產品,服裝、家具增長很慢,越南等新興市場國家已經在一些產品出口上替代了中國出口龍頭的地位。
在政策層面,何偉文認為,美國對華采取了兩頭夾攻的政策,而中國在談判中所獲得的回報寥寥;美國一頭擴大對華出口,一頭對人民幣繼續施壓,而中國所爭取的放寬高技術產品出口方面沒有進步,美國《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也將中國排除在外。中國應該努力實現2011年中美雙邊經貿還是兩位數增長,大膽出口,不必顧慮重重,爭取今年對美出口能夠增長到3300億美元,增長16.5%。
何偉文認為,中國還需要現在大力地鼓勵中小企業,以省為單位在政府支持下抱團出去,同時在美國收購營銷網絡。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