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下行壓力增 收儲支撐作用顯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一二七團六連的棉田里,一臺采棉機正在采收棉花。 今年,農七師70臺采棉機助力秋收,20萬畝棉花采取了機械采收,緩解了拾花勞力緊張局面。 行情回顧——國內外棉價下跌 9月中旬以來,全球經濟增長緩慢,歐洲債務危機蔓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國內外棉價差快速縮小。截至10月14日,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為101.94美分/磅,環比下跌11.73美分/磅,跌幅10.32%,同比跌幅7.22%;國際棉花指數(M)125.31美分/磅,環比下跌14.02美分/磅,跌幅10.06%,同比跌幅3.35%,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0504元/噸,高于國內市場744元/噸,環比縮小1972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0875元/噸,高于國內市場1115元/噸,環比縮小1617元/噸。 國內方面,收購加工工作陸續展開,市場棉花供給前景充裕。10月14日,國內鄭棉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為20505元/噸,環比下跌1390元/噸,跌幅6.4%,同比跌幅17.3%;代表內地328級皮棉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為19760元/噸,環比上漲47元/噸,漲幅0.2%,同比下跌18.0%。 9月中旬以來,全國原糧收購價格指數與中國棉花綜合價格指數均小幅下跌。截至10月17日,中國棉花綜合價格指數為154.02,較上月下跌3.4%;全國原糧收購價格指數為137.64,較上月下跌0.9%。中國棉花綜合價格指數較原糧收購價格指數高16.38個百分點,較上月縮小4.09個百分點。 2011年9月,我國棉花進口量保持增長。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9月,我國進口棉花25.27萬噸,較上月增加4.57萬噸,增幅22.07%;同比增加5.19萬噸,增幅25.9%;2011年1~9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94.40萬噸,同比減少20.88萬噸,減幅9.7%。 2011年9月,我國紡紗產量平穩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9月,我國紡紗產量為263萬噸,同比增加29.6萬噸,增長12.7%;環比增加18.9萬噸,增幅7.74%。2011年1月~9月,我國紗產量累計為2095萬噸,同比增長11.3%。 市場解析——全球消費仍然疲弱 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 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態勢仍然疲弱,全球消費短期內難以出現明顯轉機。歐洲債務危機仍在繼續,希臘破產預期增強、意大利和西班牙信貸違約評級均被調降。標準普爾下調了對歐洲經濟增長預期,預計歐元區經濟在明年將小幅增長1.1%,而此前為1.5%。美國數據顯示,9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為9.1%,連續第三個月保持高位,8月美國個人消費者信貸減少95億美元,降幅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11個月以來個人消費者信貸額首次下滑,這些均表明美國經濟并未出現實質性好轉,增長前景黯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月20日發布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0%,較6月份的預測值下調0.3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為1.6%,比6月份低0.6個百分點;預計2012年全球經濟難見起色,增長4.0%,與2011年持平,較6月份的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 全球棉花預期豐產 受印度盧比近期持續疲軟及本年度棉花預期豐產的影響,10月10日,該國政府及業內人士對2011/2012年度印度棉出口預期均擴大。有官員表示,棉花出口量可能增至136萬~153萬噸,同比增17萬~34萬噸。印度農業部對本年度印度棉產量的預測達到613.7萬噸,高出該國棉花咨詢委員會的預測10.2萬噸。 巴基斯坦軋花廠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新棉上市量為47.6萬噸,同比增長6.93%。最近幾周,巴基斯坦產棉區天氣適宜,有機構預計棉花產量有望達到220萬噸,高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213萬噸,為近幾年來的最高水平。隨著洪水的退卻和軋花廠收購數量的增多,市場對棉花減產的擔憂有所緩解,巴基斯坦棉價逐步下跌。 今年9月份,巴西棉花出口創下14萬噸的歷史新高,連續三個月同比顯著增長,其中,對中國的棉花出口量達到史無前例的5.54萬噸,同比猛增兩倍多,連續第二個月同比大增。本年度前兩個月,巴西棉花累計出口量已接近26萬噸。 國內棉花交售緩慢 9月下旬以來,國內各主產棉區天氣以晴為主,采摘速度加快,但棉企、棉農均保持謹慎態度,收購并未放量,市場成交清淡。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購銷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14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49.7%,同比上升9.9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同期平均值,下同)下降2.9個百分點;相對于采摘量,全國交售率為45.8%,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下降7.2個百分點。被調查企業新棉加工率為32.2%,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下降3.2個百分點;銷售率為13.4%,同比上升5.8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內地銷售率14.0%,同比上升10.7個百分點,新疆銷售率12.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主要消費國棉花需求下滑 美國棉制服裝進口成本飆升,數量下降。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棉制服裝平均進口成本已飆升至3.8美元/平方米,同比漲幅達21.5%,創下2000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過去15個月以來,該國棉制服裝平均進口成本累計漲幅近1美元,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受進口成本上漲及零售銷售蕭條的影響,美國服裝進口商和零售商持續減少棉制服裝的進口訂單。今年1月份,美棉制服裝進口量延續此前10個月雙位數比例的同比增長趨勢,同比增幅達10.7%,8月份,同比減幅達到15.8%。今年1~8月累計進口量僅89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6.9%。 越南棉、紗進口成本倒掛,棉花進口數量下滑。根據越南統計辦公室的官方數據,今年9月,越南外棉到岸價達到136美分/磅,同比上漲57.6%;紗線進口單價僅有106美分/磅,同比下跌了25.3%。棉紗價格倒掛帶來棉花進口量的不斷萎縮。數據表明,9月份,越南棉花進口量僅為1.5萬噸,同比下降50%,創下了30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紗線進口量沒有出現明顯變化,同比僅減少5.7%。今年1~9月,越南棉花累計進口量同比減少17%,紗線則上升了10%。 眼下,歐美圣誕購物季臨近,但據了解,隨著家庭預算壓力的不斷增加,歐美消費者盡力壓縮圣誕開支。路透社一項調查表明,今年大多數美國人將在圣誕節減少花銷或與往年持平。大約27%的被調查者表示節日消費將少于去年,大約55%的人認為將和去年持平,僅有18%的被調查者計劃在今年圣誕節加大消費,比去年下降了23個百分點。目前,國內企業接單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但由于成本價格提高、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等因素,訂單利潤較薄。 國內用棉需求微升 國慶節前后,國內紡織市場有所好轉,紗、布銷售訂單增加,紡織企業棉花采購積極性較前期略有提升,但紡織企業用棉需求明顯回暖的可能性不大,對市場的拉動作用也將較為有限。 第一,當前宏觀調控收緊態勢仍未改變,紡織企業資金鏈仍然緊繃,進行規模采購的能力不足。第二,10月份以后,新棉上市量不斷增大,市場原料供給日漸充裕,紡織企業選擇余地較大,大量增加原料庫存的動力不足。第三,紡織銷售雖有起色,但好轉并不明顯,且可持續性仍待考驗。當前紗棉價差處于相對偏低的水平,企業利潤空間并未明顯擴大,10月14日,純棉普梳32支紗與國內328級棉價差為7690元/噸,較8月初縮小16%。另外,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中國棉花工業庫存調查報告》顯示,10月初,準備采購原料的紡織企業占調查總數的66%,環比下降了1個百分點;持觀望態度的企業占31%,環比提高了1個百分點;不打算采購棉花的企業占3%,與上月初持平。 后市預測——收儲政策支撐棉價 在收儲政策推出一個月后,隨著新棉收購加工量增大,現貨價格走低,10月8日起收儲開始少量成交。綜合各方情況來看,影響棉價未來走勢的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 一是供給增加。本年度國內外棉花均明顯增產,全球棉花供大于需,當前外棉成本已低于國內棉價,實際進口價格與國內棉價差距快速縮小。截至10月13日,1%關稅下外棉價格高于國內棉價579元/噸,而上月這一差距為3026元/噸。棉花供給增加的壓力已在國內外棉價上得到體現。 10月中旬以后,國內新棉大量采摘,但從經營主體收益情況來看,棉農交售積極性及國內棉花加工企業收購積極性并不高。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采集的數據,與上年同期相比,籽棉價格下跌22.2%,而農資價格平均上漲15.7%,棉農收益同比有所下降。因此,大多數棉農目前仍不愿交售。而棉花企業加工利潤縮水也導致其收購積極性低。皮棉價格與籽棉收購成本的價差大致可以反映棉花加工企業收益(不考慮加工費)情況,9月中旬以來,棉花加工企業收益快速下降,不少棉花企業反映當前收購加工成本已出現倒掛。由于交售及收購積極性不足,近期收購加工進度仍將保持緩慢。 二是需求遲緩。國內紡織行情在急轉直下之后已步入相對平穩的狀態,銷售、采購行為趨于正常,但在相對黯淡的服裝消費前景下,下游的拉動作用仍難以體現。 三是收儲政策維穩。敞開不限量收儲政策給棉花市場下了定心丸,9月29日召開的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明確,為穩定棉花生產,國家將根據今年執行情況進一步總結完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明年春播前繼續提早公布下年度臨時收儲價格,下年度收儲預期也有助于穩定棉價。 四是相關農產品收購價格繼續走高。2012年生產的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分別提高7元、9元和9元。從棉花與相關農產品比價關系來看,棉價有望獲得支撐。 10月8日起,收儲開始少量成交,截至10月17日,本年度收儲交易累計成交4820噸,其中內地成交1140噸、新疆成交3680噸。隨著棉花上市量的增大,收儲政策的支撐作用將得到更為明顯的體現,若無其他因素干擾,未來棉花市場有望呈現緩慢下跌行情,但跌幅也十分有限。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