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屆廣交會紡織服裝出口成交情況
開展前三天,紡織服裝館累計成交24.08億美元,比106屆廣交會增長11.7%,比105屆廣交會增長20.46%。其中紡織紗線面料及原料成交3.37億美元,比106屆秋交會增長18.4%,比105屆增長23.1%,占全部成交額的13.6%,家紡及服裝輔料成交7.2億美元,占全部成交額的31.5%,比106屆秋交會增長23.3%,比105屆增長12.1%;服裝及衣著附件成交13.2億美元,占全部成交額的54.9%,比106屆秋交會增長4.6%,比105屆增長25.17%。 本屆廣交會品牌產品出口成交4.3億美元,比106屆增長了2.2%,比105屆增長了45.3%,突出表現了品牌產品出口效應。
從市場結構看,歐洲市場成交5.26億美元,比106屆增長6%;美國市場成交1.97億美元,比106屆增長3.1%,日本市場成交0.84億美元,比106屆增長8%;其他市場中,非洲增長最快,成交0.6億美元,比106屆增長29%。
本屆廣交會外商到會人數好于106屆廣交會,到會的亞洲客商比例最大,占比半數以上。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在全球經濟初步啟穩的形勢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開始向好。新興市場表現更為突出,充分說明企業著力于調整結構、轉變經營方式、努力開拓新興市場。
本屆廣交會成交情況好于上屆秋季交會,其原因是世界經濟正在從危機中逐步復蘇,市場有所恢復,消費信心在增強。但是,由于此次危機的影響范圍廣、深度大、持續時間長,廣交會出口成交的全面提升還有待時日。據企業反映,今年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勞工不足、貿易摩擦趨多、政策可能變化等不確定因素,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雖然目前訂單飽滿,但大多企業對今年的利潤收益并不樂觀。同時,由于全球經濟完全復蘇尚待時日,采購商受到本國消費信心不振的制約,簽單的價格、數量、合同期等一時還很難恢復到危機以前的水平。因此長單和大單雖然有所增加,但短單和小單仍然占主流。
問題和建議
本次廣交會是在世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的形勢下召開的,雖然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是今年出口面臨的困難依然是嚴峻的。參展企業普遍反映,今年出口將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一是近來歐美日等主要紡織品進口國的一些采購商為了防范風險、降低成本,采取“中國加1”策略,將自中國采購份額的一部分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以抵消貿易摩擦、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等帶來的風險;
二是由于經濟衰退,歐美及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越來越多地運用貿易救濟措施保護本國產業;
三是歐美經濟沒有明顯改善,失業率居高不下,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
四是隨著國內經濟回暖,支持出口政策或將退出;
五是勞動力、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企業的成本風險增大。目前國內人工成本是印度的2倍、越南的3倍,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正在喪失,而出口價格卻難以提升,企業生存艱難。
有的企業甚至認為今年形勢之嚴峻不遜于2008年。雖然創新轉型成為業界的共識,但產業結構調整需要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并不能馬上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因此保持各項政策的穩定性對企業顯得十分重要。企業提出了如下具體建議:
1、企業對人民幣升值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希望能夠盡量拖后,給企業一些調整的時間,多數企業希望漸進式升值,并有一定的預期。
2、希望降低海關、質檢等行政收費,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提供更多便利。
3、希望政府不再將退稅作為一種調控手段,既然出口商品不在國內流通,就盡早采取征多少退多少的方式,到位后不再調整。
4、呼吁行業自律,抵制低價競銷,避免引發貿易爭端進而影響全行業的利益。對積極參加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應訴的企業,希望國家給予一定的傾斜,鼓勵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5、建議政府對輿論導向給予正確的引導,以免影響行業的利益。如前階段對于“民工荒”的高調宣傳,容易給國外造成一種中國已經充分就業、勞動力短缺的印象,使西方民眾產生中國出口擠占別國就業的判斷。
6、對非正常波動的大宗商品價格,如棉花、化纖,政府應進行一定干預。
7、對廣交會展期的建議:
廣交會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平臺,多年來已經成為世界馳名的展會,其品牌效應對我國的對外經貿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紡織品服裝出口產品通過這一重要外銷渠道走向了世界。廣交會改革繼續發揚和鞏固了已經取得的成果并不斷創新,但依然一些尚待改善的地方。
第一、由于紡織品服裝產品出口的季節性很強,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普遍感到,紡織展館排在第三期辦展,對出口業務的影響較大。按照國際市場慣例,每年采購商下定單時間在上半年的4月初和下半年的10月初,一旦錯過了最佳的交易時間,采購商就會轉移定單,即便接單,也將嚴重擠壓接單企業的生產和交貨時間,甚至帶來違約風險。企業強烈建議紡織品服裝展館展期提前,以適應商品特點,這對于維護我國出口市場和就業的穩定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