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抬頭 中國紡織出口將面臨更大成本壓力
金融危機爆發后,紡織品服裝領域貿易保護形勢日益嚴峻,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壓力與日俱增,在2009年上半年尤其突出。從歐盟不斷發出的召回通報,到奧巴馬政府的“買美國貨”條款,再到印度對中國迅猛增加的反傾銷案例,使得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今后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和政策及市場風險。 今日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獲悉,金融危機爆發以后,雖然全球所有共同經濟體都在聲討各種形勢的貿易保護主義,但是在經濟利益面前,各國不斷增加貿易保護措施,主要呈以下幾個態勢:一是反傾銷數量增多。預計2009年全球發起的反傾銷案將達400起,是歷史上發起反傾銷最多的1年;二是關稅提高。20多個WTO成員國提高臨時性進口關稅;三是技術壁壘。歐、美、日等國更加嚴格的質量檢驗設置更高的技術性壁壘;四是扶持政策。從奧巴馬政府的“買美國貨”條款,注資銀行業,到法國建立專項資金防止企業被并購;五是貨幣貶值。俄羅斯、韓國、印度尼西亞、阿根廷、越南等國的貨幣貶值,對中國出口產品也造成價格上的壓力。 中國紡織協會統計中心預計,在經濟衰退和復蘇的過程中,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都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中國也將會主要的目標國。它提醒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可從以下幾點應對: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多出口附加值高的產品;及時掌握有關進口國關于紡織品服裝的技術等標準和法規,根據貿易國家或地區的技術壁壘要求開發新產品;適時調整出口目標國,一是轉向東盟、印度、阿聯酋、澳大利亞、巴西等新興市場,二是主要和中國企業做貿易、結算資金周轉率都很高的國家,如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等。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