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國《紡織報》發表1篇“衰退喚醒保護主義”的文章,現將主要內容匯總如下:
文章說,長期繚繞著的保護主義幽靈,現借危機之際還魂。許多國家通過采取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限制,加大國外出口商進入其市場難度。這種危險障礙嚴重威脅著歐洲紡織服裝業出口。2009年初歐委會組成新的“市場準入”工作小組,歐洲紡織協會和法國紡織工業協會都積極參與該小組活動。該小組重點是通過對有關國家目前和以往法律法規的比較,審議是否存在或有新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限制,特別是對歐盟出口優先的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市場。
1.美國:2008年秋通過新的《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該法案目的是限制對美國市場出口,要求出口商的產品在進入美國市場前應該獲得美國認可的第3方出具的測試報告。法國認為,這類測試費用不但負擔很重,而且在法國也沒有這樣的檢測室,建檢測室投資很大。歐洲地中海地區在土耳其只有1家。鑒于目前的困難,歐洲業內人士獲悉,新法案實施已經推延到2010年2月。為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該小組向歐委會提出有關建議,目的是減輕美國限制,而不是改變美國實施的安全標準。
2.俄羅斯:自2005年實施GOST認證以來從未進行過任何改變,該認證不但費用昂貴而且費時。俄羅斯不接受歐洲ISO衛生和安全標準的認證,而是要求由俄羅斯同類機構出具產品證書,時間相當長。1件衣服品種的防火標準證明就收費4000-6000歐元。歐委會與俄羅斯海關已經建立對話機制,準備2009年6月進行商談。
3.土耳其:2009年對所有進口的紡織服裝品建立繁復的登記制度,該制度將延至到2010年。該登記表主要針對進口商,涉及很多資料信息而且敏感,出口商們為保密性資料非保護性問題感到擔憂,歐洲紡織協會與土耳其紡織服裝協會為簡化登記程序問題進行探討。
4.印度尼西亞:出臺進口產品新規定,要求5類產品進口商包括服裝、鞋,只能在其指定的5個港口和機場進入。
5.阿根廷:對不同類別產品包括紡織、鞋、皮件時有強制性規定,要求得到許可證。
6.印度:該小組對印度的特殊情況感到擔憂,因為印度是關稅和附加稅最多的國家,在非關稅上也有很多壁壘。印度不承認歐盟對偶氮染料的認證,要求在印度進行測試(費時而且昂貴),而且對標簽方面有特殊的和強制性的要求。歐盟雖然與印度進行過雙邊磋商,但是收效甚微。
文章總結說,自從紡織配額被撤銷后,反傾銷、反補貼、救濟條款就成為歐盟紡織服裝業自我保護的重要工具。但是自2009年1月以來在世貿組織加大運用這些措施的同時,紡織業卻沒任何就反傾銷和救濟案展開新調查的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