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裝消費市場分析及拓展建議
日本的服裝市場從生產到銷售的一系列環節都已非常成熟,向來是亞洲服裝市場的風向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歐美市場。近年來,日本消費者的服裝消費意識轉向追求物美價廉,對服裝產地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對價格和品質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心。 日本“井水不犯河水”的渠道劃分,讓初涉日本的外國服裝品牌難以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品牌知名度的建立耗時長、成本高,若想打造金字招牌,就要做好經受千錘百煉的準備。 市場:渠道、營銷中規中矩 進軍日本市場的服裝廠商都對日本市場層次清晰、界限明確的銷售渠道深有感觸,服裝專門店、商場店中店、零售商自行銷售、商社型的服裝公司、自行生產制作銷售等幾大渠道涇渭分明。 專門店是銷售自主品牌的獨立店鋪,主要是歐美、日本本土等著名品牌采取的銷售方式,比如日本的優衣庫、美國的GAP等。專門店分為高、中、低3個價位檔次,既包括愛馬仕、香奈兒、Dior、阿瑪尼、Maxmara等一般消費者鮮有問津的國際一流品牌,也包括中低價位的ZARA、H&M等歐美品牌以及由優衣庫自行研發的JIYU等低檔品牌。金融危機之下,Forever21等更多物美價廉的服裝品牌正大舉進攻日本市場。 永旺、伊藤洋華堂、島村、西松屋等較出名的日本大型超市是零售商自行開發、制作、銷售模式的代表。島村主要銷售低檔服裝,一款設計往往只有一兩個號碼,每個號碼又只有一兩件,依靠快速的商品回轉率來保證店鋪的運營,靠低價位、新設計贏得客戶的支持;西松屋是專門銷售兒童服裝的零售店,在日本以價廉物美而著名;永旺和伊藤洋華堂是綜合超市,服裝占據了重要一環。這兩家超市以家庭為目標,服裝大部分是為家庭成員日常穿著而設計,號碼齊全,價位低廉,很受家庭主婦的歡迎。超市內也有品牌店,主要是為了迎合年輕學生以及有工作的主婦層,價位比百貨店要便宜很多。 Onward山、三陽商會、東京Style等在日本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著名商社型服裝公司,這類服裝公司主要代理國際知名品牌。同時,公司也會自行注冊品牌,根據目標消費者層次來設計制作,進而在百貨店里面設置店中店進行銷售。當然,這類公司也有買手到世界各地收集適合日本市場的服裝,帶回日本進行銷售。 商場店中店依舊是最普遍的經營模式,主要經營一些中檔品牌,適合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階層。自行生產制作銷售一般針對和服,價格非常昂貴。 近年來日本經濟一直不甚景氣,政局也時有變動,這都促使國民的消費心態日趨保守。另外,由于歐美一些價位低、設計新穎的服裝品牌進入,以及日本本土快時尚品牌的崛起,日本人的服裝消費意識開始偏向價廉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