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建議上調紡織服裝在內的多種商品出口退稅率
:一是繼續實行普調——即除部分“兩高一資”化纖產品外,其他產品全部列入調整;一是有選擇地調高服裝、家紡等附加值較高、對整個產業鏈有影響的產品出口退稅率。 有關官員透露,在商務部方案中紡織服裝可能仍然以普調為主。 據業內網站測算,僅服裝、家紡出口退稅率年底前上調2%,也有望在2009年令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獲得106億元退稅額,為全行業增加80億元凈利潤。 勞動密集型產品中以箱包鞋帽產品為主的輕工類出口退稅率本次也有望恢復至2007年水平,即從目前的9%上調至13%。 出口低迷時上調退稅率,重點保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穩定,在中國早有先例。1998年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一度降至6%,但是此后為擺脫亞洲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又逐漸回升到13%。 “兩高一資”產品未列入 但是出口退稅率頻繁調整,令生產企業和進出口商覺得無所適從,政策預期始終難以穩定。出口退稅率對中國出口結構調整利弊之辯也始終未有定論。 1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表示,出口退稅率并非針對出口產品補貼,而是考慮到產品在進口國還要征收增值稅,因此在出口時退還本國增值稅,避免重復征稅的1種國際慣例,因此不應該將其作為1種調節出口規模的政策手段,政府應該加強外貿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 2007年6月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聯合發布的財稅(2007)90號文規定,取消鋼鐵、化工等533項“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降低服裝鞋帽等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調整共涉及海關稅號中37%的產品,調整范圍之廣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當時財政部明確表示,該次出口退稅率調整主要目的是為抑制出口過快增長、緩解順差過大給宏觀經濟帶來的壓力。 但是美國金融危機迅速惡化,加上多種因素影響,中國出口逐漸顯現疲態。外貿政策的主要目標不到半年,就從“壓順差”,變成“穩出口”。 本次政府出手“救市”,一方面是由于外貿對于中國經濟拉動作用顯著下降,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下降,可能導致登記失業率上升,進而無助于社會穩定。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公開表示,據初步測算,前3季度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2.5%,比2007年同期下降8.9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自年初起商務部就將調研重點放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業相關產業上。 從本次商務部方案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確是關注重點,2007年被下調出口退稅率的“兩高一資”產品并未被列入。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