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現狀
紗線產量開始公布的是2894.5萬噸左右,統計出來的是2900萬噸。比較2001年到2010年年均的增長速度是12.95%,產能的實際增長速度是12.37%
我國紗線每萬錠年產量,從1969年到2010年的總數據,1996年是最低的,每萬錠的年產量達到了1099噸,到2009年以后都超過了2200噸,相比最低位已經翻番了。
從幾個產品來看紗線的產業布局。
2011年紗線產量數據和2010年進行對比。湖北在總紗線里面的產量比重是第五位,從棉紗、化纖紗、混紡紗可以達到第五位,中國的紗線產業里面是屬于比較靠前的。山東、河南、江蘇地區加起來有將近60%的量,其他區是比較少部分的。隨著中西部的轉移加快,后面的紗線產能是逐漸往中部偏西部轉移,前期有一個調研的數據,2011年總的紡織投資里面東部地區只增長了25.3%,中部地區增長了59.7%,西部地區增長了49.3%,這個數據明顯的看出來現在的紡織市場一個新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往中西部。東部的這部分產能逐漸往內陸轉移。
棉紗的比重最大是山東,山東總產量占到了全國將近1/3的量。河南和江蘇地區也有近1/3的量。和2010年的對比來看,河南地區是增長比較明顯的,相對于江蘇和山東地區都是縮減的。從排名來看,在這個之前,江蘇是排第二名的,河南在2011年的比重提升了之后現在還在第二名。
棉混紡和棉化纖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區,前三明是江蘇、浙江、福建這些區域,我們湖北純化纖是排在第四位。從增長的情況來看,主要的增長區域是福建和湖北,福建最集中的是在三民這邊轉移。
2010年公布的是2761萬噸的量,最終調研出來的數據在2000萬噸左右,從統計企業公報的數據2900萬噸來看,棉紗線占據了76%左右,化纖纖維這一塊的比重并不是太大。從年度增長來看,08年到2011年的產量增長了34.95%,但是棉紗增速是跟不上總紗線的增速,主要的增速是體現在混紡紗和纖維紗這一塊。進口和出口非常明顯的一塊,棉紗以進口為主,進口大于出口,中國的棉紗出口中低端產品是沒有優勢的,主要是在于高端的產品。相對來說高附加值的產品目前往意大利等地出口比較多,化學纖維紗的出口增加比較明顯,而且量也是逐漸的在增加。
各個產品年均增長的速度,紗錠數的產能比較,從2001年到2011年12年間的年均增速,除了混紡紗和化纖紗的比重有所變化外,混紡紗在前期有所增加,但是在棉花大漲之后出現了混紡紗的增長?;w紗在“十一五”期間有比較明顯的增長,2011年的體現并不是很明顯,但是長周期來看,化纖紗的增速還是會繼續增加。
從長期的角度來做一個預測,中國的紗錠數到2020年很有可能要增長50%,從這個角度來講,棉花包括化學纖維的需求量也是會大量的增加,這一塊還是要國內生產化學纖維紗的比重增加來達到這個目的。棉紗這一塊是沒有實現這么大量的增加,不管是從種植來講還是從全球的供需來講都不可能達到。
渦流紡這幾年的發展非???,在浙江蕭山地區占有全國1/4的量,目前發展非常迅速。但是這一塊主要是在于粘膠短纖,還有純滌的、純棉的,純棉這一塊的技術無法達到,純棉大部分是要使用長絨棉,目前對我們棉類產品還沒有太大的促進作用。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純棉紗如果進口印度棉里面來進行生產,我們企業可以得到盈利,但是如果以進口棉目前的成本來算,我們的紡紗企業都是在虧損,按照我們測算來看,大的企業目前已經有45—60天的量,基本上是保持在一個月左右的量,小企業也是在30—40天的量,這個比重是非常大的。
布的庫存是偏高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包括上市公司和準備上市的公司,庫存總量都非常的大,30多個億,占總資產有的達到50%以上。從國內需求來看,國內的服裝企業后續的的營業情況還是集中在庫存消耗這一塊,后續原料的需求可能會減緩。這是庫存這一塊,也是我們第一步要攻破了,從產業恢復的情況來看,如果庫存量還是這么高,一個是占壓資金,同時對市場的信息也不夠,估計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高成本,從國家穩定棉價的角度來講,現在國內棉價和國外棉價的價差還要維持一段時間,用工用電這一塊的成本上漲已經是常態化的,沒有辦法再轉變。
高財稅,這也是最難公關的,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棉紡會議上也提到過,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了,必須支出的達到了35%左右,這個比重是相對往年是大幅增加的,我們紡織企業貸款的時候基本利率要提升30%左右,這個對于我們企業來說融資成本相當高。
稅收,這個也是我們行業一直在呼吁的問題。
行業供需的結構轉變與趨勢。供需這一塊前面提到了產能產量,主要是提一下國外紗線。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紗線折合的美元價格,2010年到2012年的均價來看,中國的紗線價格一直是處于比較高的為止。上周統計了一個數字,印度棉折合人民幣按照當地的價格是不到1.2萬,比中國低了將近8000塊錢,巴基斯坦目前的價格折合在8600多塊錢,和國內相比還是比較低的。從紗線來看,目前已經在港口貿易商在報的價格比國內同規格相比價差有2000元以上,比較好質量的我們國內的價差可以做到1500左右,但是如果從全球的角度來講,我們中國生產出來的和巴基斯坦、印度生產出來的銷售到其他國家相比,我們中國的紡紗20支的和巴基斯坦20支的比較,實際成本他們要比我們低5000—6000元。從前期幾年的經驗來看,最高值基本上是2000—3000塊錢,但是現在這個價差是逐漸在拉大的,因為中國在收儲,但是國外的棉價是在不斷的下滑。
從紡紗企業制造的情況來講,后續國內如果再繼續生產同質化程度比較高的,甚至是一些中低端的產品,我覺得可能會受到進口紗布的沖擊比較明顯。中國的經濟環境不是很理想,導致了國內國外的紗線金融環境不佳,有一些做進口商的企業逐漸的退出了,去年年底在第四季度包括今年,很多以前沒有做進口紗的,只做進口棉的已經逐漸的增加這一塊的業務。包括內陸地區的也在做進口紗,進口紗后續的增長會比較的明顯。
各地區的產能,紗線的差能中國占到了49%的比重,印度和巴基斯坦占到了將近1/4的量,我們的競爭國家還是來自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棽歼@一塊中國占了將近一半的量。巴基斯坦對印度大概有1/5。這幾個國家競爭力的因素,中國的用工成本是最高的,針對紡織行業的數據,這個數據來看中國是最高的,還有一個比較大的也是我們做進出口企業最關注的,也是比較頭痛的,近幾年貨幣匯率的調整幅度比較大,中國升值了將近20%,但是巴基斯坦是貶值了將近50%,印度升值了11.39%,這一塊中國是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需求,大家目前提得比較多,外銷這一塊逐漸的萎縮,都想提振內銷,但是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效果。外銷逐漸的往新興市場轉移。內銷主要還是通過調結構。09—2011年我國紡織品出口主要地區占比情況,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來,歐洲地區09—2011年的比重占我國出口紡織品是逐漸下滑的,包括北美洲地區有比較明顯的下滑。東盟地區、中東地區、非洲地區都有一些增長。主要是一些新興市場的開拓。
服裝,在東盟、非洲、歐洲地區也有比較明顯的增長,日本減少的幅度是比較大的。
“十二五”規劃里面提到了一個數據,這里面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增加家紡用,另外一個是增加產業用。如果是做終端偏向于中下游這一塊產品的企業可以關注一下。從近期的市場來看,很多紡紗企業因為庫存量比較大,一些價格在協商上的空間都非常大?,F在棉紗市場處于凍結的狀態,定量少、需求沒有,這個也是大家非常難過的。最近在江蘇南通也是中國家紡制造集中點。后續家紡用和產業用的企業可以探討一下。
化纖紗產量、出口、表現消費臨增速均明顯高于棉紗以及總紗線,中國乃至世界的紡織品非棉化趨勢明顯。
2012年行業各環節庫存大,紗布企業季節性操作思維減弱。下半年是在8月份開始,8—10月份這段時間。去年這兩個旺季都沒有非常準確。去年都是以階段性的行情操作為主。今年過年很多企業,包括原料這一塊的企業期待我們下游紡紗和制造的補庫周期從2月底開始,粘膠短纖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集中下來一部分的單子,很多下游企業補庫到2月底,今年過年的行情里,反應最小的是純棉,空漲了兩千塊錢以后后來大跌了,粘膠短纖廠的庫存已經有將近20多天的量,現在粘膠短纖按照成本核算來看,粘膠短纖廠已經達到了1000塊錢以上。紡紗、純棉紗的虧損已經達到了500塊錢左右。在大家預期要進行集中補庫的時候,我們企業的操作并不是這樣的,很多企業也是在不斷的打電話過來詢問,短纖廠的意見是非常堅定的,不愿意降價,但是整個需求是沒有辦法起來的,大家都是預期3—5月份肯定能好起來,但是從下單的情況來看,包括剛剛過來之后的情況來看明顯比去年要差很多。這樣就大致了大家對于補庫的判斷會偏向于謹慎。包括后期的生產庫存和庫存總量的控制大家都有比較謹慎的思路。
近兩年單邊的高棉價,可能再次激活進口紗布市場,國內企業要做好準備。
國際終端市場的開拓可以瞄準新興市場,力保出口。內需方面跟進產業結構調整需求,使企業后續的生產經營能夠更加順暢。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