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紡織行業產銷對接方能擴大內需
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30年來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重要經驗總結,是紡織行業多年來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未來紡織業由大到強的立足之本。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突出強調“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其重點是內需市場,而擴大內需的途徑一個是拓展農村市場,一個是抓住產業用紡織品這個潛力巨大的增長點。 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內消費,開發新產品,開拓農村市場,促進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規劃中被放在突出位置,原因在于市場是紡織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統籌兩個市場,是紡織業當前也是今后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國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總量決定內需市場必須依靠我國自身紡織產業來滿足。我國在全球紡織貿易市場中占有1/3左右的市場份額,在全球紡織產業格局中具有產業鏈完整、配套能力強、專業分工明確、勞動力成本低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相當長時間里,這種格局不會改變。 國際市場方面,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1896.24億美元,同比增長7.98%,增速較2007年下滑11.13%。盡管對美國出口僅同比增長1.04%,但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卻增長了1.7個百分點,而對歐盟的出口同比也增長了36.66%。這表明我國在歐美市場的份額并沒有下降,還有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外部需求的變化,消費結構變化更大,歐美消費需求有向中低端下滑的趨勢,這也提醒我們的企業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外部需求變化。同時,拉美、非洲以及東南亞等地區國家對各種紡織用品的需求正呈上升之勢,再加上這些國家紡織生產能力的提高,均會給我國紡織行業開拓新興市場提供諸多機遇。2008年以來,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已經提高了4個百分點,而且還有繼續提高的空間,這對出口企業是實質性利好,未來保持出口按一定比例增長,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是可期的。 農村衣著消費只有城鎮的1/5,增長潛力巨大 多年來,內需市場一直是紡織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00年內銷比重為67%,而2008年這一比重已經提高到77%,9年里內需比重提高了10個百分點。當前,在外需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內需市場對行業發展的意義更加重大。紡織品是消費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在拉動消費,特別是拉動低收入人群消費中作用很大。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了21.6%,衣著類消費也增長了22%,這個增速是在衣著類消費品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取得的,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衣著類產品的銷售還是靠“量”取勝,但也說明內需市場潛力巨大。 衣著類消費增長之所以大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重要因素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據有關統計,在過去幾年中,城市人口增加了1.3億,農村人口減少了8000萬。未來內需消費的市場在哪里?規劃指出了明確的目標,就是農村市場。從2008年數據來看,城鎮居民人均衣著類消費支出在1000元以上,而農村卻不足200元,相當于城鎮的1/5。如果農村的衣著消費能達到城鎮的水平,紡織業銷售總量將增長2倍。 滿足農村消費需求要研究農村市場,開發物美價廉的產品。而要做到產品物美價廉,主要是通過技術進步、科學管理,靠流通領域的改革、營銷方式的變化,以降低成本,而流通領域改革重要的一環就是加強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建設。據統計,目前專業市場80%以上消費是面向農村,這些市場分布在各產業集群地,以集群地中心市場為龍頭向二級市場傳遞,二級市場再向縣城傳遞,縣城再向農村輻射。這樣把產業與消費聯系起來,促進了產業資源和市場資源的有效對接和高效合作。目前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已經有110多家市場成員,它們在促進內需、繁榮市場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在聯系產業和市場中,中國紡織產業網聯盟也在實現從原料到成衣、從生產到流通的上下游產業鏈互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此外,盛澤和柯橋市場建立的價格指數也為研究國內市場形勢提供了重要依據。為了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展會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廣渠道。即將在3月下旬舉行的“春季四大會展活動”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集中推出協會服務體系,為企業開拓兩個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用紡織品占比低,期待未來新突破 “促進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是規劃著重提出的,也是行業發展新的增長點。產業用紡織品目前占纖維加工總量的15.4%,主要用于農業、交通、鐵路、水利、基建、醫藥衛生、航天航空、軍工等領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發達國家的產業用紡織品在其纖維加工總量中的比重一般占到30%左右,日本、德國等國家甚至占到了40%。 產業用紡織品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比如目前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