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淮濱:紡織振興規劃能否使整個行業得到回暖?
當然,這是一種判斷,我們也特別希望對70%的企業不能純粹從扶優扶強的角度考慮,因為他們是就業的大多數,是農民工飯碗的大多數,同時,他們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所以對這部分人來說,我們應該是扶貧濟弱,這樣就不能純粹從扶優扶強的角度考慮,這是紡織的一個特點。 紡織企業是高度競爭性,所以它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如果純粹考慮優勝劣汰、市場規律,這也無可非議,但是它會造成大面積的企業在不利的背景下退出行業,退出市場,它帶來的陣痛太大。所以我們認為紡織企業的發展在政策的選擇上除了扶優扶強,可能扶貧濟弱也要強化。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中國網]: 其實對紡織品新技術的開發上,也是這些30%的大企業主要承擔的。我記得前幾年品種單一感覺特別明顯,比如說保暖內衣市面上有很多品牌,但是近幾年銷路就一般了。我覺得是不是這些承擔技術研發的大企業研發了一個新的品種出來,下面70%的中小企業就開始復制。對于這些中小企業,您覺得他們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是不是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孫淮濱]: 你說的很有道理。創新不光是大企業的事,中小企業同樣面臨創新的任務,但是這個創新是方方面面的創新,你搞不了高、精、尖方面的創新,可以做一些加工方面的創新,或者是組織配套方面的創新。有一些小的創新也可以,千萬不能跟風,不能盲目的做別人做過的事情,這樣對整個產業層次的提高,創新方面的發展都不利。所以我們現在提出的是全行業都要創新,靠創新來開拓市場。 [中國網]: 我們在規劃中專門提到了要優化區域的布局,向中西部轉移。比如在去年,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就開始帶領一些大型的紡織服裝節到四川等中西部地區推進產業的轉移。我想了解一下目前的推進程度怎么樣? [孫淮濱]: 你說的產業轉移實際上在這幾年,從進入到21世紀以后,特別是我們加入WTO以后,全球化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紡織產業的繁榮形勢在內部結構當中,特別是區域結構當中已經有了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發展勢頭。為什么這么做?有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就是我們的紡織工業過多集中在東部地區,主要是五省一市,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大概集中了整個產業80%的數量。這些地方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應該說這次金融危機對他們的打擊最大,太直接了,而且這些地區的比較優勢現在在逐步削弱,地貴、人貴、原材料緊張、能源貴、環保壓力大、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有一些企業為了尋找新的比較優勢,這幾年他們已經逐步的把自己的生產加工基地向中西部轉移,把工廠搬到那里。 [孫淮濱]: 但是這種轉移并不意味著放棄,就是說他們把加工環節轉移到中西部,但是產業的高端領域,設計、研發、品牌、渠道他們仍然用更多的資源去強化,把生產加工轉移到中西部,因為那里有人、原材料、土地,這樣既強化了它的高端領域,又在中西部獲得了新的比較優勢,所以產業轉移在這個行業當中是區域調整的重要趨勢。 這次振興規劃化又強調了這個政策的要點,顯然國家在支持產業上要采取一定有利的措施,這對我們行業的結構調整來說非常好。我們理解的結構調整不光是產品結構、技術結構,還有就是區域結構,這也是結構調整。 [中國網]: 您剛才說已經在西部建立了一些基地,比如說新疆的棉紡織品基地,請您介紹一下這個基地的情況? [孫淮濱]: 基地有很多方面,在中部地區,像江西、安徽、河南、湖北,這里面有很多生產服裝、家紡,還有細分的集聚的生產基地。另外還有四川、新疆,新疆主要是有棉花資源,棉花的粗加工、紡紗也在那里建立起來了。這些可以說都是在市場機制下,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的產業轉移,已經開始逐步形成了轉移的勢頭。我們行業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最快的是中西部,而且整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絕對額,中西部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多,這說明產業轉移沒有停止。這次克服金融危機,除了政策可以起作用之外,我們行業的競爭力也非常重要,它的比較優勢是基礎。所以克服金融危機從產業轉移方面來說,它也可以起到一個作用。當然,這是一個大的工程,但是它的路子和方向是對的。 [中國網]: 今年中國輸美的紡織品配額也取消了,再加上規劃的出臺,是不是能夠讓我們挽回一些流失的訂單? [孫淮濱]: 作出這種判斷可能還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觀察。因為今年配額的取消和05年不一樣,因為05年美國和世界經濟不錯,所以配額拿出以后有一個釋放。而今年是在美國經濟下滑,市場需求萎縮的背景下取消配額,我估計不會出現當時的出口高增長的情況,因為市場背景不一樣。 相反,在美國經濟簫條的情況下,會談貿易保護主義?,F在奧巴馬提倡購買國貨,馬上引起嘩然。所以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需求的下降,你的出口不見得沒有配額會增長。相反,經濟不景氣,這些國家都會用一些措施來保護本國的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