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 中國服企海外并購時機到了?
特邀嘉賓 北京產權交易所總裁 熊焰 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鄭京平 美邁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宏絢 主持人伍年 全球金融危機除了對國內服企的市場銷售造成一定沖擊外,也激發了國內部分企業海外抄底的熱情。 理論上,現在是中國服企海外并購、擴張的好時機。更便宜的資產價格,更強烈的出售欲望,以及可能存在的價值被低估等等,似乎都預示了現在是國內服企“掌控”全球的絕好時機。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海外并購擴張的風險與困難仍不小,除了面臨傳統海外并購所需面臨的文化整合、管理協同等難題外,眼下的“抄底”服企將不得不自問,現在是不是真的到了底部?危機是否還將惡化?而自己是否又有能力度過這場危機? 在自己都無法確認危機的深度與持續時間時,貿然的行動將有可能拖垮一家原本運營良好的企業。正如國資委前段時間對國有企業的告誡那樣,要謹慎對待這場幾十年不遇的危機,“現在國有企業不要急于并購,要留著現金,將來還會有很多機會。”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服企海外并購? 熊焰:由于金融危機,歐美眾多實體企業陷入資金困境,為緩解這些企業的資金壓力,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不得不降低對外國企業的投資門檻,因此,當前的國際市場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個百年難得的機遇。 目前,中國與其擔憂跨國公司來并購我們,不如抓緊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利用資本市場把我們的企業做強做大才是根本。不要把經濟行為意識形態化、民族情緒化,企業并購本身就是企業與企業間的利益博弈,經濟行為就應按照經濟規律來談。中國企業走出去勢必會經歷實踐失敗,再實踐再失敗逐步走向成功的過程,但眼下確是啟動的好時機,企業不能因沒有意識準備而錯過百年不遇之機。 中國的優秀企業有條件和有能力的要率先積極地走出去。而歐美行業中的行業龍頭企業、技術領先企業以及資源類企業應為中國企業參股的主要選擇對象。 丁寶和:這是個學術問題,無論海外擴張還是國內擴張,現在可能是個好時機。目前,國內服企分為三六九等,有的是很危機的企業,環境造成了這個危機,有的是看似沒有危機的企業,不過并不是它真的沒有危機,只是說這個時期它沒有危機,它存在別的危機。 沒有危機的企業可能是擴張、抄底的一個時機,但是沒有普遍性,整個環境中,大部分企業都是緊縮的。本來就要擴張的,現在對這一部分企業是好時機,不過是極少數,雖然現在擴張成本低,但能否成功也要看企業是否精明與運氣是否足夠好。 主持人:跟以往相比,現在進行海外并購,我們還要面臨哪些風險? 丁寶和:這時候要抄底,不能說不是機會,但是這機會是不是就一定行。比如現在這個形勢,你認為到頭了,于是開始海內外的擴張,但實際上,事情并不是你想得那樣,也許形勢又更不好了,結果把你這原本形勢好的企業都帶進去了。抄底要看你精明不精明,還有運氣,沒準你現在抄底剛好就是危機的底部,而運氣不好,那就可能在這波危機中越陷越深了。 趙宏絢:可以拿日本、美國以往的并購歷史經驗來看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風險。在海外并購方面,日本企業并不怎么成功,而美國則相對成功。日本當時走出去的企業都是很大的企業,效率應該還是很高的,可是它們在海外收購方面還是很難獲得成功,原因包括文化差別、語言差別、管理方法等。 美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成功率更高,這可能是因為很多大型美國企業并購工作已經做了很長時間,已經有很多經驗,他們知道重點在哪里、難點在哪里。美國企業有專門的部門、團隊從事企業并購工作,它們在并購方面投入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而且很多美國企業的增長策略就是企業并購。相比較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們只有極少數大型公司才有專門從事并購交易的團隊。 鄭京平:金融危機下對被收購企業的金融資產和債務的估值存在更大的難度和風險。金融衍生品的復雜性,使得與金融資產投資相關的企業的經營狀態以及債務狀況一下子比較難看清楚,被并購企業的金融債務的價值該怎樣去評估是個難題。 主持人:對于國內服企眼下的海外并購,我們還缺什么? 熊焰:中國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國內企業積極參股歐美實體公司,政府出臺的配套政策也是中國企業在金融危機中海外購買股權能否成功的關鍵。目前,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相關審批程序十分復雜,國家應放寬對跨國并購的審批。同時可設立專業的“境外收購基金”,由富有成熟海外經驗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PE?牽頭,吸收社?;稹⒈kU基金等政策鼓勵的國有資本加入,發改委負責具體協調工作。 鄭京平:并購時最好選擇實體經濟和債務比較清晰的公司,另外,目前更應該考慮借助審計和研究機構來協助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