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企業動態>正文
此前有傳老牌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在本月底會關閉在中國上海以及山西的兩家門店,這一消息得到路易威登中國公司官方的確認。“是的,這兩家店從3月開始就不再營業。”路易威登中國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雖有關店但并不意味著停止在中國發展的策略,2016年路易威登還會繼續在中國投資和擴張。
2016年有新開店
目前,路易威登在上海共有4家門店,分別位于恒隆廣場、尚嘉中心、力寶廣場、國金中心,此次將關的門店位于淮海中路商圈的力寶廣場。
公開資料顯示,力寶廣場是香港力寶華潤有限公司及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優質與信心的杰作大廈,樓高39層,總面積超過40000平方米。
路易威登的上海力寶廣場店于2010年4月28日開業,店鋪共分為兩層,整體面積1475平方米,主要銷售旅行箱包、時尚手袋、男女時裝、男女鞋履、腕表以及配飾等在內的路易威登全系列產品。
從地理位置來看,力寶廣場無疑坐落上海的心臟地帶。其所在淮海中路商圈東起西藏南路,西至陜西南路,2公里商業范圍內聚集九龍倉、新鴻基、瑞安、百聯、新世界等眾多知名企業開發運營的商業項目,曾一度被外界認為將是上海下一個奢侈品聚集地。在這條商業街上,幾乎可以找到大部分奢侈品牌包括愛馬仕(Hermès)、杰尼亞(Zegna)、古馳(Gucci)、杜嘉班納(Dolce&Gabbana)以及一些高端鐘表珠寶品牌。
但近幾年來,商圈內商業體不斷面臨調整的尷尬處境。磐宏商業地產機構在其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這條商業街在原本定位高端的品牌中如今又不斷引入了Zara、優衣庫(Uniqlo)、H&M、無印良品(Muji)、Forever21等快時尚品牌,淮海中路正逐漸轉換為以新潮、時尚、年輕的快時尚品牌、運動品牌、輕奢品牌主導的商業區。
這一區域的奢侈品整體氣氛一直未成熟,而高昂的租金卻使這里成為滬上最貴的地段之一。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路易威登會選擇關閉力寶的門店而不是其它的。
路易威登方面則表示,關店是一個正常的店鋪調整行為。“我們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奢侈品。品牌關店開店實屬正常。不必過多解讀。”公司相關人士回復記者稱。同時,據透露,在2016年下半年,路易威登會在河南鄭州開出一家新店,同時在北京引入路易威登基金會,地址設在路易威登之家旁,如此二合一后北京旗艦店將會成為路易威登在中國面積最大的門店。
上述人士稱,雖然有關店,但路易威登也同時在開設新店:2014年,在天津、濟南、西安等地新開7家門店,而2015年則在杭州、青島、北京開設了4家店。“我們依舊會在中國進行投資和擴張。”
據官方給出的數字,目前路易威登在中國的29個城市里設有42家店。
整體行業疲軟
整個奢侈品行業似乎都已經進入了調整期。
歷峰集團(Richemont)董事長約翰?魯珀特(JohannRupert)在2015年參加英國《金融時報》在摩洛哥召開的國際頂級時尚品牌行業高峰會(FTBusinessofLuxurySummit)時給這個行業潑下了一盆冷水。魯珀特在會上表示:“讓我夜不成寐的是,社會將如何應對結構性失業等問題。”他談到了自己對人工智能將會扼殺就業的擔憂。“有錢人將不想炫富。如果你孩子好朋友的父母失業了,你將不想買任何華麗的東西”。歷峰集團旗下擁有卡地亞(Cartier)和梵克雅寶(VanCleef&Arpels)兩大品牌。
奢侈品大鱷們一度寄希望于中國,因為這個有著巨大消費力的市場曾是驅動這些大牌高速發展的引擎之一。但現在,卻讓部分曾因“激進”開店得到甜頭的品牌嘗到了“苦果”。
比如雨果·博斯(HugoBoss)。來自咨詢公司貝恩的統計,其在中國的門店數目在所有的高端品牌中僅次于于喬治·阿瑪尼(GiorgioArmani)和蔻馳(Coach),目前已經達到115家。記者注意到該品牌的開店量絕大多數集中于在2012年前,此后開店頻率急速放緩。2015年的關店數量達到11家,這也是奢侈品品牌中在華關店最多的一家品牌。
當然,也有謹慎的。比如香奈兒(Chanel)。這家公司在中國總部的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香奈兒最近的一次開店是2014年開設成都國金中心的精品店,2015年沒有開設任何新的精品店鋪。
“保守”的結果也意味著香奈兒相對于其它那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較少:截止2015年底,阿瑪尼已有154家,登喜路(DUNHILL)有111家,菲拉格慕(Salvatore?Ferragamo)則是74家。而于1999年進入中國的香奈兒,截止目前,在中國大陸境內,只開設有11家精品店鋪。但上述內部人士向記者確認,“我們從未關閉過任何一家精品店鋪。”
漢博商業商管中心總監崔薷予認為,由于國內高關稅帶來的奢侈品高價,以及政策層面反腐倡廉活動的影響讓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陷入低迷。“這兩年大牌開新店的頻率是明顯放緩的。”她注意到的另外一個趨勢是,中國與國外的差價讓可以去海外的人堅決選擇在那里消費,如果不得已在國內買,那么人們會選擇去折扣店。“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名牌奧特萊斯開業了。人們總是對打折的知名品牌趨之若鶩。”
歷峰集團旗下“上海灘”(ShanghaiTang)創始人鄧永鏘爵士(SirDavidTang)表示:“我們中國人要求打折。我們喜歡折扣!”他回憶起曾和中國最富裕的女士之一談及在歐洲購物的情景。這位女士說道:“打幾折?我想拿回銷售稅。”
奢侈品行業還會好起來嗎?暫時看來無法下定論。即使在形勢最好的時候,奢侈品也是個難以預測的行業。在過去20年里,時裝和奢侈品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已經增加。但奢侈品行業并未崩潰。按照貝恩公司的數據顯示,2014年奢侈品全球銷售額增長2%,至2230億歐元,市場規模是20年前的三倍。從樂觀角度來說,不僅僅是富人,興起的中產階級也渴望購買高檔的令人向往的商品。消費需求永遠存在。
為了維持增長,這些大牌需要與時俱進地改變策略:更加謹慎地選擇店址,對全球的價差做出調整,注重核心門店的維護翻新,擴大網絡銷售等等。
“如果不解決核心問題,國內的銷售很難恢復。畢竟消費人群已經不一樣了。”崔薷予說。路易威登為何一日連關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