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企業動態>正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財富越來越顯示其威力。紡機企業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把握主動,也有利于營造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 ?/p>
不久前,常熟紡機終于打贏了與斯托布利-法韋日公司歷時5年之久的專利知識產權官司,在業內轟動一時。近年來,紡織機械行業知識產權訴訟呈高發趨勢,不但商標類的知識產權糾紛時有發生,專利糾紛等亦不鮮見。
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據記者了解,不少紡織機械企業包括一些大中型企業雖然重視技術革新,但都存在知識產權保護誤區。另外,因為國家法律等的不同,涉外知識產權官司中國企業鮮少有贏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怎樣才能有效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誤區:看輕自己的,也看輕別人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紡機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仍然存在著認識誤區。不少紡機企業重技術、重質量卻輕視了知識產權保護,他們舍得投入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但卻對自己的研發成果缺乏保護意識甚至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產權來保護自己的成果。不少企業把專利申請僅僅理解為申報科研項目的必要環節,或者是申報高新企業的條件之一,沒有真正把知識產權當成重要的無形資產妥善管理。由于規模、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多數中小企業對自身擁有的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沒有申請法律的保護,直到企業的知識產權被別人侵犯了才有所認識。有些企業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認識不深,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匱乏,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渾然不知,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侵權很難被發現和處理。有些企業不善于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自身的知識產權被侵犯后,很少采取維權成本相對較高的法律手段來應對。此外,還有一些企業沒有制定知識產權戰略,認為只要有技術,企業的發展便可以高枕無憂。“掏心窩地說句話,現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行業形勢也不太好,我們能把產品做好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如果再花成本去養一個部門去做知識產權保護,成本一下子提升,而且一個官司要打幾年,我們耗不起,有那精力不如去把產品做得更好,或者多開發幾個客戶更適合當前的市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紡機企業經理跟記者說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p>
據記者了解,盡管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重視知識產權工作,但國內大多數紡機企業尚未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沒有專門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人員,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識產權知識的人才不多。企業一旦被牽連到知識產權爭端中,一般要支付高額費用聘請外部人員應訴,常常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包括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產權談判及分析工作,因為缺乏專業人才而無人勝任,專利管理人才的不足讓他們陷入窘境?! ?/p>
一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我們經常碰見一些企業,對于使用別人的專利技術絲毫不當回事。一些懂一點法律法規的人也不太懂專利、商標,以及商業秘密這樣專業的知識產權知識。甚至一些提供知識產權法律咨詢的中介,也會給出誤導性的建議,使得有的專利不能授權,有的破壞了專利的完整性?,F在很多人眼紅知識產權這塊蛋糕,又缺乏相關專業能力,導致目前知識產權總體質量不高。”
維權:有理,走遍天下
近年來,國內外紡織機械制造商之間的知識產權訴訟增多。在這場“不見硝煙的專利戰爭中”,首當其沖的是那些在國內紡織機械行業中領頭的企業,他們是國外同類產品的市場爭奪者,同時成為國外競爭對手攻擊的主要目標。在專利要求的背景后面,是產品權利、市場份額、經濟效益的爭奪和再分配。在國際性的紡織機械展覽會上,經常發生國外紡機產品制造商投訴中國同類企業侵犯其專利權的事件。而我國企業在涉外知識產權糾紛中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準備和經驗不足,處境十分被動?! ?/p>
常熟紡機、斯托布利-法韋日公司兩家企業對簿公堂就經歷了異常艱難的應訴過程。盡管常熟紡機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織機用開口裝置在國內有著良好的市場基礎,但斯托布利-法韋日公司的開口裝置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其認為常熟紡機的電子多臂產品中“旋轉多臂機構以及裝備此類多臂機構的織機”、“旋轉式多臂機構及裝有該多臂機構的織布機”、“控制多臂機構和其他織造機構的電磁選針器驅動裝置”3件發明專利涉嫌侵害了他們的知識產權。其中2項斯托布利公司提出的專利,此前曾被判決為常熟紡機侵權成立并責令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涉案產品。但是,常熟紡機經過多年努力,憑借有力證據證明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技術水平,并最終取得勝訴?! ?/p>
“常熟紡機旋轉式電子多臂的研發工作從1995年就已經開始,歷經了‘十年磨一劍’的艱難歷程,終于在2004年被相關部門鑒定為可生產產品,到2005年開始生產并在客戶中推廣使用,前前后后經歷了10年多的時間。公司為此花費了巨大的精力、財力,所以我們一直在維權,一定要維權。專利案的勝訴更加增強了公司新品開發的信心和決心,也更增強了‘長方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常熟紡織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姚非常這樣對記者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指出,各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條件、內容、保護的范圍和水平等方面都是有差異的。國外的知識產權法律跟我們不完全一樣,有些在國內不是侵權的行為,到了國外就變成了侵權行為。特別是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上面,保護水平更高,保護條件更為嚴格。如果產品盲目地進去可能直接帶來很嚴重的侵權后果。所以國內紡機企業向海外出口產品,或者是要到海外去提供服務的時候,要事先把商品或服務進口國知識產權法的相關規定了解清楚,否則很可能造成侵權。商標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也許在中國是被一家公司注冊的,而到了別的國家,是由另一家公司注冊的。這些情況都是由于知識產權的地域性造成的,這往往又是企業最容易忽視的?! ?/p>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紡織機械走向世界,相關專利技術訴訟也會逐漸增多。在《專利法》的規則下,如何在產品權利、市場份額、經濟效益的競爭中取得成功,是擺在我國紡織機械企業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保護:能力在機制,功夫在平常
江陰市凱業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日前發布聲明稱,該公司全自動絡筒理管機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專利。凱業公司發現國內某公司在未經凱業公司許可的情況下仿冒該公司產品,并通過網絡、市場、免費試用等平臺進行推廣宣傳,嚴重損害了凱業公司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凱業公司為保護合法權益,提出嚴正聲明,責令侵權公司立即停止一切侵權行為,否則將依照我國《專利法》采取維權措施,屆時,侵權公司將會承擔商譽損失及侵權造成的一切后果?! ?/p>
像凱業公司這樣開始注重自身知識產權保護的企業越來越多,但是部分企業卻不知如何才能有效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為此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 ?/p>
這位專家表示:“保護知識產權是一件非常復雜,且耗時耗力的事情。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財富越來越顯示其威力,諸如搶注商標、搶注互聯網域名等侵權事件也大量出現。假如不去申請專利、注冊商標,別人便去申請、注冊,一旦取得了授權,權利人當然有權要求支付使用許可費,否則便可依法阻止實施使用,并且要求賠償損失。不過,目前我國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和機制建設,包括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這都需要企業及時學習和了解。”
具體怎么操作呢?多位專家表示,首先,要制定戰略保護策略。企業要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部門,加強知識產權前期預測和管理。紡機企業在利用外部法律保護自有知識產權的同時,也應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企業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保障技術創新,鼓勵科技人員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并形成知識產權,明確知識產權歸屬與保護責任,與員工簽訂知識產權相關協議。應規范知識產權轉讓與引進的合同管理,建立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 ?/p>
其次,要善于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選擇合適的途徑保護智力成果。專利保護是較強的保護方式,但其前提是要公開技術內容,而商業秘密保護則由企業自身采取的措施和技術本身所決定。如對產品結構或外觀新穎設計方面的成果可以考慮申請專利保護,這是因為這樣的設計隨著產品的上市,他人一目了然,如不申請專利這種強制保護,企業自身的利益便無法得到保護。
此外,申請專利時專利文件的撰寫十分重要。對一些涉及產品型號改進的,可以考慮申請商標保護。另外,企業在進行專利申請時要注意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或進行專利池建設,多方位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 ?/p>
另外一位專家提醒企業:“保護自身知識產權應杜絕4種傾向:一是在研究尚未成功的階段,急于發表論文或交流學術成就,這種做法一則因技術內容公開而失去申請專利的可能。另外,又容易被競爭對手借鑒,甚至將其略作加工改進后作為自己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合法地‘竊’為己有。二是有些人認為只有取得最終成果,尤其是成熟的研究成果時才考慮如何保護的問題,這樣在研究過程中有可能被競爭對手以合法或非法手段獲取階段性成果,完善后搶先申請專利,而最初的研究者則因此喪失了權利。三是不注意保密工作,導致研發中或對外委托加工的技術資料泄露,失去作為商業秘密和專利保護的可能。四是對于委托開發、合作開發的技術成果,在合同中對成果的權屬問題不作約定或約定不明。” 紡機企業怎樣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