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 龍抬頭 一年都有好彩頭!
春分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大意是: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由春分的“元鳥至”到清明的“桐始華”,氣溫都將逐漸攀升。
古人慶祝“龍抬頭”,相傳此節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當時的農民非常珍視春雨,慶祝“龍抬頭”敬天祈雨,希望上蒼能普降甘霖。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保佑一年好收成??芍^是一年之計春天最美好的愿望,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一直代代相傳,傳承至今?! ?/p>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 如吃水餃叫吃“龍耳”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吃春餅叫吃“龍鱗”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于清代,餅內卷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卜、豆芽等蔬菜?! ?/p> 吃油糕叫吃“龍膽”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須面”討個好彩頭。龍須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發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么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