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賣毛線的錢投資物聯網 傳統紡織企業跨界發展
浦口區珠江工業園區的江蘇博天紡織有限公司里,一邊,紡織工人在車間里忙著紡毛線,另一邊,建筑工人開始裝修新蓋的物聯網研發樓。去年開始,這家傳統紡織企業嘗試跨界發展,拿著賣毛線攢下的錢,投資建設物聯網研發基地?! ?/p> 做紡織企業10年,常為資金周轉發愁 “長江牌”、“衛星牌”毛線是南京著名的本土毛線品牌。2003年,博天紡織花100多萬元買下了這兩個商標,并將“長江牌”、“衛星牌”毛線銷往江蘇、安徽、山東等全國各地,成為目前南京唯一一家生產毛線的企業。 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毛線銷量在逐年萎縮,利潤也在下降。經營了10年,博天紡織并沒有發展壯大。100多名工人,每年生產1000噸毛線,年產值6000多萬元,是如今公司能維持的最好狀態了。 “作為紡織企業,我們面臨用工和資金兩大瓶頸。”公司董事長虞學前告訴記者,當紡織工很辛苦,公司常常招不到工人,好不容易招到了很多也干不長,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轉。毛線銷售還有明顯的淡旺季,夏天淡季時,公司需要用很多流動資金去囤原材料。“為了這個,我們每年都要貸款,就這樣撐了10年。”虞學前說,2007年,由于一時貸不到款,公司差點就死掉了,“幸虧一位朋友借了我幾百萬元周轉,才渡過難關。”也就從那時起,虞學前開始考慮轉型發展?! ?/p> 求轉型,聯合南農大建物聯網研發基地 博天紡織廠區內一直有一塊閑置的土地。“剛開始計劃搞毛線染色,因為有污染沒有建成。”虞學前說,2010年,又準備建毛線專業市場,引進國內其他品牌一起做新產品研發、網絡銷售、物流等,最后因為發展前景、資金等問題也沒有實施。 2011年,市委、市政府把南京軟件園作為全市軟件產業“一谷兩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浦口區隨后啟動建設南京軟件園(西區),與之毗鄰的珠江工業園區也開始著手調整產業發展規劃。這讓虞學前看到了轉型的機遇,他希望企業也能和新興產業搭上邊。 當時,南農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正在浦口區尋找產學研合作項目。學院負責人與學過電子信息專業的虞學前很談得來,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合作共建物聯網產業基地。 去年7月,一號研發樓打下了第一根樁。去年底,7層高,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的一號研發樓全部封頂。 “根據合作協議,我們公司投資蓋研發樓,購買儀器、實驗設備,搭建物聯網技術平臺。”虞學前介紹,將來南農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將會在基地設立分院,并以其科研團隊為支撐,吸引相關物聯網企業入駐,以形成物聯網產業集群?! ?/p> 一號研發樓投用后,毛線生產線將搬離南京 記者看到,虞學前辦公室的一角,放著各色大理石、幕墻玻璃等樣品,這是他為研發樓挑選的裝修材料。“我們計劃用50天時間完成裝修。” 現在,虞學前正忙著招商,還托人到臺灣、美國去招商。公司還制作了一份精美的招商手冊,上面詳細介紹了研發基地今后能為企業提供的各項服務,比如:為入駐企業提供孵化、培訓、管理等一站式創業服務,設立創業快速辦理通道,免費為企業爭取政府稅費減免補貼等各項優惠政策等。 從生產毛線到搞物聯網,對公司大跨度轉型信心如何?“跨度再大,也得轉,這也是形勢所迫啊。”虞學前說,根據現在的市場需求,擴大毛線產能已經不可能了,而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在同樣40畝土地上,搞物聯網能產生更多的效益,值得一試。” 一旦完成一期招商,一號研發樓投入使用后,虞學前就準備把毛線生產線搬走,搬到紡織業較為集中或是勞動力比較集中的城市去。“等生產線搬走后,這里全部建成物聯網研發樓,相信會有不錯的發展。”虞學前說。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