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棉紡裝備制造格局 同和充值正能量
曾以生產紡織專件聞名的企業轉型升級做棉紡主機會怎樣?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回答是:以高起點、集成創新的設計,精細化的制造工藝改變中國棉紡裝備制造業格局。2月21日,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委托,由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組織,在江蘇常州召開了由同和公司自主研發、完成的TH578J型集聚紡自動落紗細紗機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結果顯示,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副理事長祝憲民,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以及來自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德州恒豐集團、江蘇大生集團、河南舞鋼銀龍集團等國內知名棉紡織企業的代表參加了鑒定會。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任主任,朱北娜任副主任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機自主創新性強,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取代進口。定委員會建議同和公司盡快進行高端智能集聚紡自動落紗細紗機的研發與產業化,實施規?;a,滿足用戶需求。 專家鑒定委員會認定,TH578J型集聚紡自動落紗細紗機是集集聚紡、細絡聯、粗細聯、自動落紗、自動理管、長短車和電子成型等技術為一體的新一代集聚紡細紗機,實現了集成創新。該機在四羅拉負壓式集聚紡裝置結構布局、智能化自動集體落紗裝置等方面具有創新性,使該機減小了導紗包圍角,降低了紡紗斷頭率,有效提高了紡制紗線的質量。同時該機集體落紗效率高,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工,降低了能耗。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TH578J型集聚紡自動落紗細紗機錠數可達1200錠。該機在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運行半年多,已紡全棉集聚純棉精梳紗J50S、J80S37.5噸。魯泰紡織技術人員反映,設備采用集聚紡技術、長細紗機帶集體落紗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長細紗機帶集體落紗開車高留頭技術等關鍵技術,工藝性能良好,自動落紗機構控制系統穩定,故障率低,設備維護保養、運轉操作方便。特別是自動理管箱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成紗質量達到了2007烏斯特公報5%水平,很好地滿足了生產需要。 在鑒定現場,謝明認為,同和羅拉、搖架、集聚紡裝置做得好,主機根據集聚紡要求專門設計做得更好。江蘇擁有良好的紡織產業基礎,擁有像同和公司董事長崔桂生這樣有夢想有能力的企業家,理應在紡機行業中領先一步。 王樹田表示,同和公司經過充分準備進入紡紗主機制造領域,對棉紡主機制造業新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高勇在鑒定會上指出,2012年細紗機銷售約700萬錠,其中400萬錠是帶集體落紗的細紗長車,國內外棉花價格的巨大差距,使棉紡行業提高智能化、減人增效成為發展必然。倒逼機制還使棉紡企業減少對棉花的依賴,增加新型纖維等非棉纖維的使用,如何適應多纖維混紡,對細紗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和是棉紡主機制造業的后起之秀,幾年前創造出無機械波羅拉的奇跡,從去年起高起點進入主機制造領域,推出集聚紡自動落紗細紗長車,并可銜接配套細絡聯、粗細聯,順應了棉紡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他希望同和在智能化成套設備上進步更快,對推動中國紡織產業升級作出更大貢獻。 崔桂生表示,同和有夢想——做全球最優秀的紡織機械供應商;同和做主機,轉型不轉行,有責任、有義務、更有能力把產品做好。鑒定會期間,多家棉紡企業到現場考察TH578J型集聚紡自動落紗細紗機的運轉情況,不少企業表達了購買意向。 據悉,今年同和實現了“開門紅”。目前,主機合同已簽訂1.48億元,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